魏淑珍:又是一个雨雪交加傍晚

又是一个雨雪交加傍晚

山东济南 魏淑珍

  题记——有时候,可能因为一个人的小小善举就会温暖许多人.....

  初冬的一场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傍晚的时候似乎又大了点,后来还夹杂着些雪花,行走在路上的人们个个行色匆匆,当然我也人在在其中。

  虽然穿着雨衣,但不时的有雨雪打在脸上,凉凉的倍感湿冷。心想:这场雨雪过后冬天真的就要来了。快到家的时候隐约听到有手机的铃声,由于路上车辆行人拥堵,声音噪杂我也顾不上去看手机。

  回到家先看手机,原来是母亲打来的电话。我立刻给她回了过去,那边的母亲正要打第二次呢!她说:“也没啥事,只是惦记你到家了没;有没有淋着;再就是问问你家通暖气了没?”我一一的回了她。母亲还一直兴致勃勃的告诉我说,“俺家的暖气已经正常供暖好几天了,家里很暖和,即使现在不送暖家里也没感到冷。现在的人是真享福了。哎!想想过去你们上学的时候手脚的冻疮不断,你这闺女又格外怕冷....”娘絮叨了一会后,突然想起我刚到家还没做饭,然后就催我挂了电话。

  是啊,在阴雨连绵的冬日,享受着一份温暖的同时,再回忆着从前的曾经.....我想:此刻娘的心里一定又平添了一份幸福的感觉吧?而我又何尝不是呢?

  因为母亲的几句话,我不由得也想起了那年那个下着雨雪的傍晚。

  记得那年我们刚搬到新家去住, 新家坐落在村东北边的河沟边缘上,只要风一刮我家里的门窗就会随着风的节拍不断响起。新家虽然是住进去了,可还没有真正可挡风的门,墙也没有干透,屋里格外湿冷。母亲又不舍得在新屋里烧火、做饭、取暖。(说实话,就这三间“码褂子”屋是父母东借西凑才盖起来的,所以,他们格外珍惜。)父亲每周回家一次拿饭,看到我们母子挨冻他也很着急。

  一日,不知父亲从哪讨来一张仅有200斤指标的无烟碳票,天不亮就推着车子去了离家20里以外的煤矿。天快黑的时候,下起了小雨,不一会又飘起了雪花。不见父亲回来,母亲有些着急,就去打听去推碳回来的二祥哥,这才知道父亲还在废渣堆里捡一些看似像碳的“二石头”。母亲就匆匆回家拿上灯笼、绳子往外走。顺便又喊了我一声说:“锅里有炒好的虾酱和萝卜条子,你们三个在家吃饭看家,我去河那边等着给你爹拉车子去, 听说河水还不小呢。”望母亲渐渐模糊的背影,我赶紧向前跑了几步追上她说:娘,河水深你自己能拉上来吗?母亲说:“半篓子碳我自己就行”,我说万一我爹捡满了篓子呢?母亲说:“你愿意去就跟着吧。”

  我们刚出村子不久,雪就下大了。我和母亲徘徊在河岸边等爹,河风冷飕飕的夹杂着雪花,不断地打在脸上生疼。母亲还是舍不得把灯笼点上,我不顾她的反对刚点着灯笼,河那边就传来了爹的喊声,我和母亲便着淌着刺骨的河水过去,我们望着满满两篓子碳,简直是喜出望外,瞬间浑身热乎乎的......

  爹推起车子,好在河水不是太宽,我们不一会就过了河。我提着灯笼走在一旁,地上的积雪渐渐增厚。车轮子压在雪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一直蜿蜒着向前延伸,伴着我们三人噗、噗、噗的脚步声,听起来是那样的绵柔和舒心......

  后来才知道,爹推来的全是好碳。是煤矿上一位过磅的阿姨见父亲过完磅后,一直在废渣里刨石头。便上前问:“没捡着多少吧,家里就没有一点碳了.......?”嗯。父亲一一作了回答。她又问爹:“你还有钱吗?有的话,就先把我给亲戚准备的两张指标买了吧,等他们来了以后时候再说。”父亲一时感动的也不知说啥好,就问及她的姓名与家庭住址,以后好做回谢。可她怎么也没说。

  说来也巧,十多年之后她的丈夫调到了我们小镇上工作。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她丈夫还去过我家里一次。父母用家里最好的饭菜招待了他。这也了却了当父母的一桩心愿。想来也算是一种缘分吧!

  就那个冬天,也许是因为我家经常点炉子的缘故,所以周围邻居的女人们经常来我家串门子,她们围在炉子旁边做着各种针线活,拉着家长里短的事,家里也特别热闹。有时母亲就拿出些地瓜靠在炉子上,或者用笊篱爆些玉米粒供大家分享。那冒油的烤地瓜、酥脆的玉米粒,现在想来依然让我回味不已......

  特别是到了周末,我家里会更热闹些。本家的婶子、大娘、她们就来我家的炉子上烙火烧。(这种用老面、泥巴炉子烤出来的火烧再也吃不到了。)当然她们有时也会带些碳来,带与不带娘都不计较。当炉子旺起来的时候,蓝蓝的火苗能窜起半尺多高,她们有切面剂子的、擀饼的、翻烙的,个个忙的不亦乐乎。火苗烤红了她们的脸,也暖透了她们的笑。此刻,我觉得大娘、婶子她们比平常更可亲了......

  当一股椒盐味的香气挤出炉围子(一种黄泥麦穰做的泥圈,有四五十厘米高,罩在炉口子周围烤火烧时上面放上一平底锅),一个个圆鼓鼓的火烧就熟了。第一炉自然是给我们这些围炉的“馋猫”解馋了。急着先咬一口外酥里软,满口余香,即便是烫了舌头当时也浑然不觉。不一会家里的簸箕、椽子里的都是火烧,屋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浓浓的暖香。之后,也会随着大娘、婶子的脚步飘散在她们各自回家的大街小巷里。

  与此同时,那暖融融的场景像画一样,也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作者简介

  魏淑珍,女,网名:晴竹。山东济南钢城区人,莱芜评论家协会会员、莱芜作协会员。喜欢文字,爱好读书,喜欢用文字抒写心情的小女子。

(0)

相关推荐

  • 母亲啊 从今以后,我不再说想念

    母亲,都一个样 /雨雪艳阳 母亲出走一年又仨月. 之所以说"出走",是因为心里还有很多的期盼. 今天,朋友圈里与母亲有关的文字,我读了一个遍.母亲是他们的,仿佛又是我的. 是啊,母 ...

  • 李晴|目断飞鸿,送你走

    南裴的爷爷走了,享年九十七岁. 十岁那年,我跟着母亲来到南裴,一进村,就望见爷爷立在路边,头顶着夕阳,脸上挂着笑.那一幕,成为我对南裴残存的唯一温暖的记忆. 爷爷是继父的父亲.一生育有三子:柱子爹.花 ...

  • 老物丨铁汉子红心子,暖烘烘一辈子

    鸟筑巢为防寒,人生炉为取暖.在北方,特别是农村,一到冬天,便会起生火炉.因为大多数的农村住的是平房,没有集中供热,所以家家便有一个火炉,既为冬日取暖,又是做饭烧水的重要工具. 火炉有三层,表面火圈层, ...

  • 魏淑珍:我的南肠情结

    我的南肠情结 魏淑珍 无论是去超市闲逛,还是路过标有"南肠"字样的专卖店,我总会情不自禁的驻足去浏览一番.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有百年"老字号"的荣耀,当然还有一份情 ...

  • 魏素珍|一个四零后的时尚婚礼

    我那年周岁二十三,到了婚嫁的年龄.对象是个当兵的,婚礼需要定日子,定日子的前提是农闲时候,不能耽误农活儿.1969年,农历的十一月底,农活儿忙完,公爹在月份牌上选了个有红字的日子,那天是星期天,算是结 ...

  • 魏淑珍:又登寄母山

    又登寄母山 魏淑珍 在莱芜东部60华里处.相传梁山好汉李逵回沂水县百丈村搬请老母,一路跋涉来到此山,因老母饥渴难忍,他便把老母寄放在山腰一块平坦的大石上,寻水回来时,老母已被四虎吞吃.李逵急得眼冒金星 ...

  • 魏淑珍:敬畏生命的奇迹(外一篇)

    敬畏生命的奇迹 山东  魏淑珍 生命,无时不在;生命,也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可以寻找到顽强的生命,在我们的视野里处处可以发现生命的奇迹. 2012年的夏天,公司院内搞绿化,购来许多花花草草栽种 ...

  • 魏淑珍:蜜食情节

    蜜食情节   山东济南  魏淑珍 每每去超市赶大集,我总爱在甜食摊前转转.若有成色好看的蜜食,我会买,亦或不买.这也许是因为某种情结,深埋在心底不能释怀吧. 记得小时候,那是一个初春周六的下午.我放学 ...

  • 魏淑珍:冬日感怀——菜团子情结

    冬日感怀 --菜团子情结 山东  魏淑珍 冬日的某一个清晨,我还眯着眼不想醒来的时候接到了母亲的电话.电话的那头母亲兴致勃勃的述说着她如何做了几种菜团子,让我们抽空去拿. 与母亲的通话竟然还" ...

  • 又是一个三国:北魏为什么会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永熙三年(534年),南北朝时期的北朝第一政权北魏灭亡,享国一百四十八年.不过有意思的是,北魏的灭亡不是被权臣篡位,不是被起义军推翻,不是被敌国所灭,而是分裂成了"东魏"和&quo ...

  • 一碗葱油拌面,竟然让我浮想联翩...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

    一碗葱油拌面,竟然让我浮想联翩...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

  • 【斋月征文35】海莉|又是一个阴雨天

    又是一个阴雨天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 海莉(甘肃) 又是一个阴雨天 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一段, "2021年的斋月,阴雨绵绵. 好在  国泰民安 信仰安好  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