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字育人,以字正身,我们继续讲解汉字,和大家一起探寻笔画间的逻辑,化繁为简,领略汉字之美。这一节我们学习“言”字。
言yán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上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说文》直言曰言,论难曰语。《法言·问神》言,心声也。
在使用中有指用语言交流的行为:议论、记载、问、告诉、叙述、说明等意义。又指用语言交流的信息:话、言语、口语(特指怨言、谤言)、言论、意见、言辞、号令、誓(约)言、盟辞、计策、学说、言语或文章中的字、口语或文章中的句子、著作等。
“言”有一个特殊用法:用于句中或句首,作语气助词,无义。
例如:《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左传》既盟之后,言归于好。这个特殊用法是吴世昌研究发现的,大家可以参考他的文章《〈诗〉三百篇“言”字新解》。吴世昌先生出身贫苦,自学成才。他曾回忆十来岁时读杜牧的《阿房宫赋》,旧书没有标点,一开头只见十二个字“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怎么也看不懂。就跑去问比他大四岁的哥哥吴其昌,哥哥并不教他,反问:“六是什么?”这样一问一答,只有“兀”字实在不懂,哥哥说是“光秃秃”的意思。吴世昌先生说:“他们的不教之教比任何教导都有效,使我以后养成了自问自答自己钻研的习惯。”说到“不教之教”,就不得不提起《论语》这本经典的中国古代教育著作。从内容上看《论语》就是弟子们记录孔子言行的学习笔记,是记录孔子言行最真实可靠的材料,也是我们了解孔子、儒家思想甚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入口。十分奇怪,作为记录中华文化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言行的《论语》全书只有七处谈“教”。甚至比孔子罕言的“利”提得更少(《论语》11处“利”)。同时,《论语》中130处“言”不但数量相当大而且涉及面很广,无处不在。孔子与学生交流“言”而不“教”,这是人们通常看《论语》所忽略的重要细节。读《论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与弟子平等交流,循循善诱,耐心解答弟子疑问,组织弟子自由讨论的老师。孔子这种平等、自由、宽松的教学方法不比许多所谓的“现代化”教学思路更符合人性,更科学吗?我们现在看《论语》中不教人的孔子,是否比许多言必称“教育”的“教育家”更懂教育?孔子和弟子平等交流,言谈中育人的教学方法是否比所谓“现代化”的教学效果更好?在官方垄断教育,民众普遍愚昧的历史条件下,孔子开辟私塾教育之路,为民众打开教育之门。他没有现成的私塾教育经验、方法可依。教什么,如何教,完全靠自己摸索。相比之下,我们当前的大学不要说三千学生,便是三万学生也未能出七十二贤人。更何况,孔子“有教无类”,弟子是不经挑选的质野之材。多年来,这个基本问题在学术界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分析各方面的能力”是卢梭和裴斯泰洛对教育本质的定义。除此之外还有“上层建筑论”、“生产力论”、“特殊范畴论”、“多层属性论”等等。对比《论语》中孔夫子的教育之道,这些理解只得皮毛。只不过用一个表象描述另外一个表象,根本不能说是“本质”。远未达至“教育”的精髓,不过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这也是现代教育改来改去,却越改问题越多,越改越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信息从教育者传播至受教育者就是教,学生从外界获得信息就是学。所以,在《论语》我们看到循循善诱的夫子不断和弟子进行语言交流2500多年前以“言”为教的孔子对于教育的理解要比现代的教育家要深刻得多。
理解了教育的本质是交流信息,提高教育质量的方法就十分的简明:老师提高语言能力,能更简明准确地向学生表述教学内容。后人学孔子之“教”却看不到孔子通过平等交流引导、启发弟子的高超教育艺术。有如此成功的教育先例,如此深刻的教育思想却无所师从,甚为可惜!孔子对教育的贡献之大无需我们美言,他对教育方法的深刻理解与深入实践即使在今天亦未有出其右者。但对教育本质这个基础问题的理解,却鲜有后人从孔子身上思考学习。今天我们讲到“言”字,再回顾《论语》当知“不教之教,方为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