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相欠,怎会相见?——从《来不及》到《何以》

1

1905年,一个名叫慕容沛林的男孩,出生在冰天雪地的江北承州督军之府。

1910年,一个名叫尹静婉的女孩,出生在桃红柳绿的江南乌池富商之家。

一个是江北统帅之子,一个是江南富商之女。他们之间,隔着的不止是千山万水。

他们只能说是两条平行线,在各自的世界里,展开各自的人生,永无相交的可能。

2

仓央嘉措曾有诗云: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佛也曾说: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前世,是他欠了她?抑或她欠了他?他们,竟然相见了。

1928年,在那辆从乌池向承州疾驰的火车上,风度翩翩、器宇轩昂的他,遇见了豆蔻年华、冰雪聪明的她。

惊鸿一瞥,缘定三生。

3

有了相见,就有了相知;

有了相知,就有了相恋;

有了相恋,就有了相思;

有了相思,就有了冲破一切阻力的“沉沦”。

沉沦在彼此的山盟海誓里,沉沦在“执子之手,与之偕老”的憧憬里,沉沦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眷恋里。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若非天意,怎会相爱?

一切,都是前世的相欠,今生的天意。

4

曾经,沛林问静婉:“从乌池到承州,那样的远,为什么你会闯进我的生活?这么漫长的二十几年时间,为什么独独你会在这个时候出现?那么多人在宴会厅前,为什么独独你替我挡了那一枪?静琬,你相信命吗?以前,我不信。但经过这么多因缘际会之后,现在,我信了。”

这份爱,生死相依,荡气回肠。即使烽火连天,即使水阔山遥,即使千难万险,也不曾被磨损一丝一毫。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在沛林心中,静婉是那朵世间最美的天丽花。他要用一辈子时间,找寻她,守护她,疼惜她。今生,来生……

5

光阴荏苒。这一年,是2008年。距离沛林和静婉在火车上的相遇,整整80年。

一个盛夏的午后,大一学生赵默笙,在大学校园里遇见了大三学生何以琛。

一如沛林和静婉的惊鸿一瞥、缘定三生,这段青春岁月里的爱恋,牵出了以琛和默笙一生的爱恨纠缠。

或许,以琛和默笙,就是沛林和静婉的来生。

上一辈子,沛林终究亏欠静婉太多。因此,这一辈子,以琛和默笙注定要相见。

6

年少时读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罗生门》,扑朔迷离,不知所云。感叹,不懂。

其实,未必需要懂得。

所谓“真相”,永远并不只有一个。各说各话,就有了世间太多难解的谜题。

何以琛和赵默笙的爱情,就各有各的“罗生门”。

那场7年前的分手,在何以琛看来,是赵默笙一言不合,就狠心地不辞而别,从此杳无音信。

在赵默笙看来,当然是何以琛说绝情的话在先。她的远走他乡,无非是伤心欲绝后没有选择的选择。

7

虽然各有各的“罗生门”,但有一点却是笃定的。

以琛和默笙,都在认为对方无情的情况下,痴痴等了对方七年。

这七年中,以琛和默笙身边,不是没有优秀的追求者。相反,追求者众。

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以琛说:“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

默笙说:“只要不去想,肤浅的快乐其实很容易。”

以琛说:“如果这份等待有尽头,7年和7分钟又有什么区别呢?”

默笙说:“终于明白,这天下之大,竟没有一个没有以琛的地方。”

8

于是,七年后,他们重逢了。重逢在对彼此的蚀骨思念里。

以琛貌似平静的外表下,汹涌着刻骨的相思;貌似冷淡的语言中,暗藏着最深的温柔。

默笙,注定是那束来自宇宙洪荒的拯救他的独一无二的阳光。

千年冰封的雪山,遇到了这束光,也顷刻融化了。

曾经的误会和伤害,都消逝在风中。从此,他们的天空,阳光明媚,云淡风轻。

You are my sunshine。

在一个清风徐徐的海滩上,以琛亲手为默笙戴上了那个有sunshine挂坠的项链。

这一刻,他们终于可以像百年前的沛林和静婉那样,长相厮守,再不分离。

-作者-

吕瑜洁,浙江绍兴人,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

2017年1月,出版亲子教育畅销书《我的心里住着一个孩子——写给女儿们的50封信》,已加印6次。

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淘宝等网站和新华书店均有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