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眼中的天平春色
俞正阳
金石碑帖在书家眼中是无上的艺术瑰宝,在学人眼中则是特殊的档案文献,不仅让今人得以窥知历史的细节,亦可与存世的纸质文献相互印证。
在距离苏州千里之外的甘肃岷县,保存着两通与苏州颇有渊源的明代古碑,碑石正反两面各刻有一首吴门才子文徵明手书的七言律诗(图一)。
苏州才子的书法为何出现在甘肃?说来其中有一段故事。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洮岷副使迟凤翔忧心当地士子缺少学习书法的资料,便将自己所得的四件文徵明晚年书作镌石立碑,立于衙署门前,供当地读书人观摩学习书法。清同治年间,衙署毁于兵火,所幸这两通诗碑完整保存了下来,旋被有识之士移至当地文庙,现存岷县文化馆。
有意思的是,甘陇地区兵燹劫余的古碑,向我们讲述的并非“骏马秋风塞北”,而是“杏花春雨江南”。碑石上铭刻的四首诗均为文徵明游览吴中山水的遣兴之作。拂拭坚冷的碑面,久违的吴门风雅扑面而来。最能引起笔者注意的是一首《天平道中》,诗以画人之笔写就,把苏州山水的温婉特质描摹得淋漓尽致,堪称文氏记游诗中的佳作。三月韶华过雨浓,暖蒸花气日溶溶。菜畦麦陇青黄接,云岫烟峦紫翠重。一片垂杨春水渡,两崖啼鸟夕阳松。晚风吹酒篮舆倦,忽听天平寺里钟。
想来文徵明对自己的这首诗也很是喜欢,反复书写就是证明。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着文徵明书写的一件条幅、一页扇面,内容都是这首《天平道中》,且均为清宫旧物。此外,在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文徵明行书册页、清人李廷敬摹刻的《平远山房法帖》中,也都收有这首诗。
在文徵明90年的漫长人生中,绝大多数时光是在苏州度过的,吴中大地的秀丽山水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与今人热衷秋天到天平山看红叶不同,明代人认为春天才是天平山最美的季节。从文徵明传世的诗文作品来看,他每次都选在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来天平山赏花踏青。
《天平道中》描写的便是文徵明春游天平时的所见和心情:春季天平山的瑰丽多彩,山下的菜花如金色海洋,和碧绿的麦浪相映成趣;雨过天晴,云雾在阳光下泛出紫气,山色更显苍翠欲滴。在山里,文徵明通常会和朋友酌酒赋诗,直到夕阳渐渐西沉,大家才趁着醉意,沐浴着春风,乘坐当时最便捷的交通工具——“篮舆”,也就是两人抬的山轿兴尽而归。这时从白云禅寺中传来阵阵晚钟,为这次完美的春游平添了几分禅意。
煮白云泉水试春茶,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风雅韵事。像文徵明这样爱茶、懂茶的名士,来天平山春游自然免不了要举行茶会。明正德三年(1508)农历二月十五,38岁的文徵明与吴爟、陈道复、钱同爱、朱凯这四位吴中雅士同登天平山,兴尽归来后画了一幅墨笔山水,便是现藏于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游天平山图》(图二)。
画上题诗四首,写的是游山的整个过程。当时的文徵明虽已年近不惑,但从字里行间依旧能读出些江南才子特有的清狂。不教尘负踏青游,出郭聊为一笑谋。新水已堪浮艇子,好山无赖上眉头。风撩鬓影春衫薄,树罨溪阴翠幄稠。一坞桃花偏入意,江村桥畔小淹留。舟行欲尽有人家,记得横桥是上沙。南望风烟随鸟没,西来墟落带山斜。烧催新绿初归柳,水映酣红忽见花。残酒未醒春困剧,汲溪聊试雨前茶。十里扶舆渡野塘,旋穿松峤入苍苍。风吹麦叶平畴乱,日炙草花村路香。春色酿晴供乐事,岩光摇翠落飞觞。清忙刚被山灵笑,却笑担夫为底忙。松根小径入天平,共舍蓝舆转翠屏。陟巘试穷千里目,勺泉聊憩半山亭。石凌苍霭相离立,树匝晴烟不断青。落日英贤嘑不得,荒祠古木有仪刑。
山村野桥,嫩柳新桃,田野里的麦浪,山路边的草花,汩汩流淌的白云泉水……酒酣茶酽中,文徵明的诗思逐渐由眼前的明媚转到历史的深邃,面对着落日掩映下略显破败的古祠堂,与其说文徵明是想和北宋贤相范仲淹对话,不如说是向苏州崇文精神的源头致敬。
243年之后,当乾隆帝第一次南巡来到天平,行箧之中就带着不少文徵明的诗画。当他读到当年文徵明留下的诗时,诗兴马上被勾了起来。
此时此刻,这位北方帝王已经陶醉在吴门风雅之中,当即提笔和诗四首,其中不乏情景交融的佳句:记得天平有范家,清泉白石带汀沙;峰为屏障横云迥,林绕墟闾得路斜;印我初心惟古月,发人新思是梅花;栖迟莫待吟喉燥,便可松阴一试茶。
看似轻柔却足以浸润人心,正是江南文化蕴含的强大力量。当前重塑江南文化品牌,从古老档案中汲取营养是一条必由之路。作为历史人文研究的基础,档案对于今人的意义又何止了解过往,天平山景区根据文徵明留下的诗篇,近年重现了油菜花海景观。三月的天平山麓,金黄的菜花,山道边紫色的二月兰,溪涧畔的流水落英……色彩绚烂,花气袭人,经过文史爱好者和园林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文徵明眼里的天平春色,正从金石、故纸回到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