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四十 有些毛病可以不必改
这个观点,是我的一位同事朋友聊给我的,是说给我,也是说给他自己:“人过四十,有些毛病可以不必改。”
当然,这句话是有两个前提的,一是“有些”,不是所有的毛病都不改,尤其是涉及品质上的毛病,无论多大年龄,该改都是要改的,否则会被人骂“老而不死是为贼”的;二是“可以”,也就是说,在改与不改之间,其实自己是有选择权的,能改固然好,但改不了的,也不必过于介怀。
我理解他说的“毛病”,更多意义上应该是性情上的,比如不够成熟世故、过于急躁、或者贪玩、慵懒等等,让我们对自己也不太满意,或者为了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而试图进行改变。但是,想不想改是一回事,能不能改是一回事,而有没有必要去改,又是另一回事了。
那些改不了的毛病,你又总是想改,其实,就是在毛病之外,又多添了一份心病。而且你想想,这些毛病,四十岁之前你都改不了,四十岁之后就都能改了?当然,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只是一要看有没有确实的需要,二要看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就是说,需不需要改,值不值得改。
我的那位朋友说,就像我们不够成熟世故,那么我们为了迎合大家,非要去改变自己,一来自己内心也很痛苦,二来有些事可能也学不来、学不像。所以不去改这些毛病,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不去邯郸学步。
爱因斯坦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用爬树能力来断定一条鱼有多少才干,它整个人生都会相信自己愚蠢不堪。”很可能,我们煞费苦心的缘木求鱼,到最后,只会变成狼狈不堪的竹篮打水。
当然,我们也会尽量学着和光同尘,只是我们还想保留着自己内心的一份执拗、一份坚持,一些属于自我的东西。不必为了讨好别人,而彻底失去自我和本真的那些东西。
这位朋友说,我一直在想,孔子说的“四十不惑”是什么意思,是人过四十,就什么事儿都明白了吗?我看不见得,只是四十岁之后,应该更知道了该如何取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他的意思,我想应该就是不惑于心、不惑于物。人过四十,应该不再被内心和外物的纷扰所困惑,更坚定,也更从容。
人过四十,就像村上春树所说:“曾以为走不出的日子,现在都回不去了”,那我们就更应学会向前看,少一些踟躇、少一些羁绊。有一句话听起来有些鸡汤,据说是乔布斯的禅修老师杰克·康菲尔德说的:“最终,只有三件事是重要的:我们如何活过,我们如何爱过,我们如何释然。”但我觉得还是有些道理的,面对一些不能改变的事物,释然而不是纠结,应该是我们最好的态度。有些时候,当你释放了一些事物,其实也是释放了自己。
我的朋友说,他的“有些毛病可以不必改”,其实还有一个隐藏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足够优秀、足够出色,那么,就不是你需要去适应别人,而可能是别人主动来适应你了。所以,与其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克服那些短板上面,倒不如更多地发挥自己的长项。到了一定的时候,你的毛病可能就成了你的个性了。
这个很好理解,只要想想周星驰、郭德纲、赵本山这些喜剧明星就知道了,哪个不是一身才华,哪个又不是一身毛病?可能真要改了,他们也就不能成之为喜剧之王了。虽然因为这些毛病,会让有些人跟他们翻脸,会不喜欢他们,但还是会有更多的人,追随他们,喜欢他们。抛开那些是是非非不说,我们看他们,更多的还是看才华,而不是看毛病。
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是如此,只要在大的德行方面没有亏缺,而同时又具备了更强的能力,有些小毛病,放弃治疗又何妨?
郭德纲相声里不是说嘛:“四十不惑,四十岁就不让人祸祸了。”
嗯,自己也别祸祸自己。
请留下你指尖的温度
关注静扯淡
记得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也许,你还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