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终于知道什么叫“满嘴跑火车”了

最近几天,一个名叫丁璇的讲师,以及她开设的“女德”讲座火遍了网络。

她的“跑火”,不是因为她的讲座有多精彩,而是因为她的言论够出格。

比如,她说:“女孩最好的嫁妆是贞操”、“女孩穿着暴露克家克夫”、“总挨揍的女人不容易得病”。

如此奇葩言论,真是颠覆了我等的“三观”。更有甚者,她以一个“武警战士肉身扛火车”的故事,来阐释她眼中男人的“阳刚之德”,惹来众人的愤怒。

丁璇讲师说:有一年她坐火车回北京遭遇大雨,火车晚点六小时。为了让乘客早日到达,她居然在夜幕中看到“一排排的武警战士,他们正用他们的肩扛着板子,板子上面托着的是铁轨呀!”她说,“我眼泪就流下来了,大家想,京九线上的火车,一天那得过多少辆啊!所有滞留六小时的火车,是从我们战士的肩上,开过去的呀!”

这段声情并茂的演讲,感动了她自己,也感动了许多“听众”,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作为一名业内人士,见过推火车的,还真没有见过扛火车的。有人算过一笔账,一节车厢差不多45吨重,长度大概是20米,就算0.5米站一个武警战士,一个武警战士也得负重1吨;而算上铁轨和火车上人的重量,这恐怕只有钢铁侠才能举起的重量。

铁路部门的内心可能也是崩溃的——什么时候出现过武警扛火车啊?!

有人戏言:“满嘴跑火车”这句话,原来出自于丁讲师。

作为读史爱好者,本人太想知道“满嘴跑火车”的出处了,但查询了许多资料,都没有找到相关介绍。仔细一想,“信口雌黄”倒是与“满嘴跑火车”有异曲同工之妙。

“信口雌黄”这句成语,其意思是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信口二字容易明白,意谓不加思考随口说话,但为何与一个矿物名字——雌黄联在一起呢?

雌黄是一种矿物,其成分为三硫化二砷,柠檬黄色,多为细粒状、片状或柱块状,多为珍珠光泽。古时,人们写字时用的是黄纸,如果把字写错了,用这种矿物涂一涂,就可以重写。所以,成语的源由就出于此。

晋代,都城洛阳名士云集,人才辈出。但大家最喜欢研究的并非经世之学,而是围绕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展开清谈,玄妙而又空虚。王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信口雌黄”这个成语也因他而产生。

史载:王衍,字夷甫,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生于公元256年。他出身名门望族,父亲曾任平北将军,“竹林七贤”中的王戎为其堂兄。

王衍少年时随家人在京城生活,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美男子,身姿俊秀,双目如神,言谈举止安详文雅,连名士山涛看到后也禁不住对朋友感慨道:“不知是哪位妇人,竟生出如此俊美的儿子!”

王衍从小博览群书,才华出众,年纪轻轻就做到了黄门侍郎这种皇帝侍从官的官职。由于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他渐渐地迷上了玄学。当时,人们清谈时必定要手执一种用木条和兽毛做成的工具,名叫尘尾,是一种名流雅器。王衍常常拿持在手的尘尾很特别,柄为白玉做成。每当清谈的时候,人们一边听着他的高谈阔论,一边看着他那和尘尾玉柄一样白皙的手,无不目瞪口呆。

与友人谈玄论道,王衍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大家便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口中雌黄”。

丁讲师的“满嘴跑火车”,和古人王衍的“信口雌黄”,何其相像!

多一点常识,少一点胡诌;多一点理性,少一点吹捧,才能有效避免此类“满嘴跑火车”的现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