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还记得第一次通过电报知道远离自己身边的孩子在外一切顺利……或许你还用过手摇电话一遍又一遍的传递单位通知和下达文件……或许你还曾为腰间揣着BB机而得意忘形,“对,我这是汉显的!”……或许你还曾边走路边遍挥舞着你的“大哥大”,旁人一看就知道你不是老板就是大款……或许……实在有太多这样的或许。电报、手摇电话、BB机、大哥大、手机、3G……这一连串耳熟能详又让人回味无穷的字眼,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留有着一份属于它们各自的空间回廊。
事件介绍新中国通讯发展的里程碑:北京电报大楼说道通信工具的的进化史,那必须先从电报的发明开始说起电报的问世拉开了电信时代的序幕,开创了人类利用电来传递信息的历史。从此,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嘀—嗒”一响(1秒钟),电报便可以载着人们所要传送的信息绕地球走上7圈半。这种速度是以往任何一种通信工具所望尘莫及的。1949年全国解放后,电报通信得到一定的发展。国家投入使用了一批苏联和德国生产的电传机,分别安装在北京、沈阳、武汉等城市,并相继推出真迹传真业务。...【详细】Part 01从有绳到无绳
1981年转盘式电话走进寻常百姓家曾听老人们常起,那还是70年代,那时的电话可能还有这种摇把电话的影子,78年开始改革开放,那时电话里老百姓的生活还很远,只有政府机关才会有。每次打电话都像开手扶拖拉机,一通体力劳动过后才打到话务员那里,他再给转接。...【详细】“喂,小丽呀”喊出无绳电话大多数的中国人,家里的第一部电话,是这种90年代占统治地位的按键式电话,这时,改革开放的成果开始显现,中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腾飞阶段,老百姓的生活日新月异。电话发展的大时代终于到来。...【详细】
80年代拨盘电话
82年首批投币式公用电话
按键式电话机
无绳、移动电话Part 02皮带上别着的历史
那会儿流行“有事呼我!”“1987年的时候,BP机还是个新鲜玩意,即使最简单的数显机价格都是上千元的,后来高级的中文机出来了,价格更没谱,贵的高到8000元,但是照样有人排着队买,为什么,股票台开通了,大家都炒股呗。”...【详细】汉字寻呼机,寻呼机开始功能化随同传呼机发展的还有传呼台。从1990年开始,传呼台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传呼市场的繁荣,使各传呼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手段即服务费价格战。当时有的传呼台服务较高,入网费100元,数字机一年180元(每月15元),汉字机一年600元(每月50元),为竞争用户...【详细】
摩托罗拉BRAVO数字寻呼机
第一台国产BP机
摩托罗拉汉字寻呼机
NEC汉字寻呼机Part 03实现个人电话的梦想——蜂窝式移动电话诞生
实现个人电话的梦想——蜂窝式移动电话诞生1987年进入中国的移动电话,无疑成了加速人们信息沟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移动电话刚刚进入大陆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名称,叫“大哥大”。这其实是香港广东一带,称呼帮会头目的谐音。帮会一般管小头目叫大哥...【详细】GSM使移动通信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随着GSM的迅猛发展,GSM自然而然成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代名词。1993年9月18日,浙江嘉兴首先开通了我国第一个数字移动通信网。1994年10月,第一个省级数字移动通信网在广东省开通,容量为5万门...【详细】Part 042009年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
国内运营商大重组 呈三足鼎立格局2008年5月,铁通并入中国移动、联通C/G两网剥离,C网出售给中国电信、G网和网通合并,筹建新中国联通。至此,中国电信业大重组结束。...【详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3G标准TD-SCDMA2009年1月4日我国发放3G牌照,批准中国移动增加基于TD-S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电信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牌照,中国联通增加基于WCDMA技术制式的3G牌照。至此,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详细】Part 05专访TD-SCDMA联盟秘书长杨骅
程控交换机、第二代手机出现对我国通信影响巨大从通信的角度来讲,有两点非常让人记忆深刻,并且是对于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大的变化。第一个就是程控交换机的问世,或者说我们国产程控交换机在市场上大规模的实现应用。因为这个之前,交换机是纵横式的,能力都是非常有限。 ...【详细】TD—SCDMA和GSM双模话机奠定了第三代手机基础所从事第一个产品就是TD—SCDMA,我也很荣幸。我可以这么讲,我是我们整个产业界里面第一个TD—SCDMA终端的项目经理。从最早的标准到系统,后来我们发现没有终端这个产业链不完整,所以我们当时成立了第一个TD终端项目,开发了第一个TD—SCDMA和GSM双模的,那时候还没有芯片。...【详细】Part 06资深手机玩家:移动互联网随时伴我左右
手机更新换代频率只有几个月有数据统计新款手机的市场周期缩短到只有数月,但对我来说,更新换代却越来越回归理性,一方面可能要“归罪”于手机产品的日益同质化,另一方面,莫非我真的“老了”?” ...【详细】移动互联网伴我左右 从只有纯文字的WAP开始,但凡能够上网的地方,移动互联网都会伴我左右。事实上近年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小。网络以及手机终端的发展都是双网日渐融合的有力推手,当然最重要的推动力还是人们对于随时随地获得有效信息的需求...【详细】60年的通信工具进化岂能是区区几千字便可描述的。虽然历史的长卷中仍有很多影响着我们成长的变革没有在记录在这里,但它似乎已经潜移默化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今天,在我们身边的手机品种繁多、五花八门。如果仅仅作为通话的工具无疑对它是一大浪费,它大有取代任何电子产品来充当我们生活中的偶像势头,因为这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而它是个性化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