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 | 噻嗪样与噻嗪型利尿剂,还傻傻分不清?

自1958年氢氯噻嗪问世以来,利尿剂就成了重要的降压药物。最新的国内外指南都强调利尿剂对降压治疗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盐敏感型高血压和难治型高血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噻嗪类利尿剂可分为噻嗪样和噻嗪型利尿剂,两者虽然仅一字之差,但降压效果和对靶器官保护却有所不同。

利尿剂的分类

根据降压机制不同,利尿剂通常可分为四类:

① 襻利尿剂/袢利尿剂 

主要作用于肾髓襻升支粗段皮质部, 阻断Na+-K+-Cl-共同转运体, 抑制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② 噻嗪类利尿剂 

作用于远曲小管, 阻断Na+- Cl-共同转运体,减少Na+和Cl -重吸收, 促进Na+ 、Cl-和水的排出;

③ 保钾利尿剂 

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Na+-H+共同转运体, 抑制Na+再吸收和减少K+分泌, 其作用不依赖醛固酮, 利尿作用弱;

④ 碳酸酐酶抑制剂 

抑制碳酸酐酶活性,利尿作用较弱,很少用作利尿药。
其中噻嗪类利尿剂又可分为噻嗪型(TT)和噻嗪样利尿剂(TL),代表药分别为氢氯噻嗪和吲达帕胺。

TT与TL的不同之处?

1. 化学结构  

TT利尿剂的基本化学结构由苯噻二嗪环和磺酰胺组成,TL化学结构与之不同,但含有磺酰胺结构。

2. 药代动力学  

吲达帕胺生物利用度达95%,持续时间约24h,清除半衰期平均18h,而氢氯噻嗪生物利用度为60-70%,持续时间16-24h,清除半衰期9-10h,因此吲达帕胺利用度更高、持续时间和清除半衰期更长。

3.  降压效果  

2015年,发表在《hypertension》上的一项“Head-to-head”荟萃分析显示,吲达帕胺收缩压降幅优于氢氯噻嗪5.1mmHg。此外,吲达帕胺还具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

对靶器官保护,孰优孰劣?

对心血管保护方面,2015年发表的两项荟萃分析结果表明,TL较TT利尿剂心血管保护更优。
汪道文教授19项RCT荟萃分析结果表明,心血管事件吲达帕胺组下降22%,氢氯噻嗪组下降8%(P<0.001);心力衰竭吲达帕胺组下降43%,氢氯噻嗪组下降29%(P=0.039);卒中吲达帕胺组下降18%,氢氯噻嗪组下降3%(P<0.001)。
对肾脏保护方面,2016年,国际高血压学会(ISHR)上发表的相关研究对比了TL利尿剂和TT利尿剂在肾脏保护方面的差异,在氯沙坦50mg/d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中分别加用吲达帕胺1.512.5mg/d或氢氯噻嗪12.5mg/d。

结果显示:

  • 吲达帕胺组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下降4.23ug/L、氢氯噻嗪组UACR下降3.8ug/L;

  • 吲达帕胺组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下降28.4ug/L、氢氯噻嗪组NGAL下降14.92ug/L;

  • 吲达帕胺组肾阻力指数(RRI)下降0.08,氢氯噻嗪组RRI下降0.04。

因此在对心、肾等靶器官保护方面,TL较TT更有优势。

小结

利尿剂在临床上的使用已有超六十年的历史,但目前为止,它仍然是降压治疗的基础药物,很多新药仍难以超越。

在噻嗪类利尿剂中,TT和TL在降压效果和心脑血管保护方面差异巨大,以吲达帕胺为代表的TL显著优于TT。

因此,当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时,应合理选择,并注意联合用药。

本文来源:心希望快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