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期 | 今天的创业不再需要知识的堆砌,而是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我在写《黄昏亮起一盏灯》这本书的时候,曾经在扉页上写过这样一段话:这个时代不需要知识的堆砌,而是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罗振宇老师曾经说过:这个时代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知识灌输到另一个人的头脑,一个人学习做另外一个人。
这个时代的学习,是把别人的生命、智慧、经历,当做一盏灯悬挂在你自己的路上,灯挂的越多,你自己的路就越亮。
《黄昏亮起一盏灯》出版以后,我收到许多读者的各种信息,有关于如何赚钱的,有关于读书的,有的读者问我采访了这些名人以后有什么实际的感受,有的读者甚至特意从外地跑到北京来拜访……
只要时间允许,我都尽量见面或者是回复,因为我意识到在那一刻,我也成了一盏灯。
别人的灯照亮了我,我再去照亮别人,这样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
就像我们《一眼空间》公众号里面说的:大家抱团取暖,一起探索创新理念的新边疆。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许多新东西层出不穷。
而且新东西的冒出,大多是一种混沌、无序的点或者云状态,远没有形成学科和系统。
等它形成系统出成书搬到课堂上的时候,许多东西已经老了或者是过时了,只能作为知识留存在书本上。
许多大学毕业生为什么就业难,就是因为他们主要是从书本上汲取知识的原因吧。
有读者会问,你所说的这些灯带来的亮点是东一点亮,西一点亮,跨行又跨界,和我的专业相距甚远,有什么用呢?
古语经常说“学以致用”,有人把它解释为没有用的东西就不要去学它,这样理解有点窄了。
你学了就一定会想去用它,你不用它是因为你不会。
比如说,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你看什么东西都像钉子,东锤几下,西锤几下,如果你会用刀,你就可以去砍了,如果你还会用弓箭,你就可以远距离去射击了。
古语说“艺不压人”。
许多非常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是学者,他们每年都去学一样和自己专业毫不相干的学科,比如人类学、生物学、艺术……也就是为了让自己手里思考的武器多一些,看这个世界的视角和支点多样一些。
所以,那些强调“学以致用”的想法,似乎有点过时了。
现在,有些创业者在学习的时候,总喜欢自觉不自觉的舞动“鄙视链”。
在没有什么实力和学识的前提下,摆出一副创业大佬的高姿态来,甚至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高傲,喜欢好为人师,自恋地认为自己就是最高处的一盏灯,对周围能够照亮自己的灯视而不见。
在学习上有这样思维误区的创业者,就很难在创新的路上前行了。
几十年的商海沉浮,我有这样一种感受,不敢再小瞧任何人,哪怕他是一个很平常的人。
你如果把他看做灯的话,他就一定有亮光照到你意想不到的地方。
这些灯不是来自名人,也不是来自权威,也许就来自你身边的亲人、朋友、来自普普通通的你、我、他…..
拍摄于人民大学午夜的校园
都是些心里话和大家分享,今天送给大家的彩蛋是推荐我写的《黄昏亮起一盏灯》这本书。
保持一份好心情的成本是很高的,经风祝您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