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太极……
《和美太极》专业太极微刊
关注:和美太极
看陈雄老师习拳体悟最新更新
扫描二维码 了解更多
陈雄老师聊太极380
陈雄老师太极拳体悟在“和美太极”平台会不断更新完善,需要转载后台留言授权。
点击订阅陈雄老师的太极拳体悟
杨式太极拳研练随
现在公开发表有关太极拳的书籍和杂志,都是讲练法的多,讲心法的少,讲理论的多,讲感觉体会的少。我想这除了保守外,还有就是“体悟感觉”较难用文字和语言来准确描述,需要言传身教和意会。以前我在聆听了恩师林墨根的传授讲解后,还求得林老师的同意之下,用手抚摸一下他老人家示范动作时骨、筋、肉、皮的变化,这样学法心中有数,比较明白。在此我把在QQ、微信上与弟子们互聊练功习拳之体悟感觉的记录整理以下,希望对初学者练功习拳的参悟有所帮助。太极明师黄复元说:练拳贵在悟拳,悟拳贵在找感觉。太极拳的内在感觉是习拳者将领悟到的拳理习练“上身”的体现,是“心悟”到“体悟”的升华。
1、问:最近打每天打完拳架之后,背部脊椎骨两侧肌肉整天酸痛,按理说应该在全身放松的状态下,我觉得不会这样啊!这是什么原因呢?答:没有松腰的时候,后背的肌肉总是向上吊着,久了就会酸痛,松腰之后,腰部只是传递劲的通道,不受力,就不会酸痛了。2、问:我练了几个月的太极拳,现在觉得肩膀酸痛或者腰腿酸痛,这是什么原因?答:有两种原因。一是是因为筋骨强度还不够,而不是方法错。酸痛是阶段性的,再过多一段时间就适应不酸痛了,大约过多二、三个月吧。太极名家李雅轩说:“找着要领之后,经常练习,不数月便用两臂有松沉的感觉,两肩有些酸痛的情形,这到是很自然的,以后拳意就会达到手上来了。”二是练拳时肩膀或腰腿的肌肉僵紧而造成酸痛的,这是你用肌肉力去对抗地球引力的缘故;你如果感觉到哪个部位的肌肉酸痛了,就说明那里僵紧了,需要进行放松。答:初练太极拳拳,手指有麻木感觉是正常的。手指有麻木感是肩、肘、腕、掌、指的关节没放松,其次是自身气血不旺造成气血不畅,梢节供血不足所引起,尽量放松去做,以后逐渐就好了。4、问:站了几个月的桩功,身体出现酸、麻、胀的感觉,尤其是下肢,自我检查练法、要领都没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啊?答:初学基本功者,要经历一个脱胎换骨的身体功能的改变,初学者脉络细小、气血运行不畅、丹田元气储备不足等原因,自然会出现酸、麻、胀的筋骨锻炼反应,此时,不要因为害怕身体各部位的疼痛而退缩不练了。5、问:抱圆桩站得肩膀酸痛的时候,有什么法子缓解一下?答:当你抱圆桩站得肩膀酸痛的时候,可以活动肩膀,这个活动范围很小,就几毫米,有个意思就行,别人根本看不出来你在动,活动方向不限,向上向下向前向后随你便,在活动中找你觉得最舒服的活动方向,动起来以后,酸痛就能缓解了,动的时间长了就能体会到体内筋的位置。
6、问:我学拳几年之后,练习拳架中或收势合太极时唾液自然增加或有甜液生于口中,这样好吗?答:练习拳架中或收势合太极时唾液自然增加或有甜液生于口中,说明练之得法又处于较好状态,身心已感泰然。假如练后没有唾液自然增加或有甜液生于口中,有可能是练之不得法,也有可能是心神未静下来。7、问:比如练到“揽雀尾”捋过来或推按出去时,掌心、掌背或手臂感受到空气的阻力或浮力,这是怎么回事?答:当你心静体松的练拳,掌心、掌背或手臂自然会感受到空气的阻力或浮力,这是正常的现象。动作上升时空气是阻力,动作下降时空气是浮力,体会略有不同。太极拳名家李雅轩说:“练拳要空空的摸,去感受空气的阻力,锻炼皮肤的敏感性。”8、问:打拳中有肌肉松垂下降的同时骨头挺拔上升的感觉,正常吗?答:这种“肉降骨升”的练拳感觉,肌肉松垂下降,是克服地球引力进行松身运动的必然;骨头挺拔上升,实质是意的挺拔,是在于松沉的作用下产生的上升,感觉而已。答:主要原因是气血没有到达手指梢节,还是放松的不够,最主要是肩部太紧。如果肩部松了,就会感觉到手指麻账,手掌发重,这时候就是气血到了梢节,自然就会掌心发热,手指就不冷了。10、问:我练了一年多的拳,动作熟练了,呼吸也自然。近日试用逆腹式呼吸配合行拳动作,出现了胸闷、呼吸不畅的感觉,原因何在?答:太极拳论中讲,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意思就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只想着行拳动作,不要想着内气,不能用意念去想内气走到了没有,内气沉下了没有等等,这是不好的练法。如果一直想着内气的话,可能就会浊气上浮、横气填胸而有胸闷、呼吸不畅的现象,这样给强身健体带来不良效果。
11、问:我为了练好“劲顺气和”,我用意念控制深长呼吸的腹式逆呼吸配合动作,结果劲不顺气也不和,是我的腹式逆呼吸有问题吗?答:这种用意念控制深长呼吸的腹式逆呼吸,是一种憋气的腹式逆呼吸。你看吹笛子的演奏家或是歌唱家,他们一口气呼的很长,听说也讲究腹式呼吸的运用。但他们运气时肚子要较长时间的鼓硬,其实也是憋气的腹式逆呼吸,都是假腹式呼吸。什么是真腹式呼吸呢?真腹式呼吸就是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出现的深长呼吸。12、问:我打拳时小腹沉实,这样对行拳功效有什么影响?答:由于练习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气沉丹田,所以,胸膈下降,引起内脏下沉.使小腹沉实,有利于行拳运劲。值得注意的是,气沉丹田使小腹沉实是动态性的,内气沉入丹田后应往胯、膝、踝松到脚底,不要较长时间的把内气硬压在小肚里面,因为不是硬气功的鼓肚子。13、问:我打拳时在胸腹以及四肢有随动作而发胀并节节传递的流动感觉,这样正常吗?答:由于长时间的心静体松修炼,意念导引会使身体有一种沉实的感觉。由于动作节节贯穿的运行,使意念所到之处,在胸腹以及四肢有随动作而发胀并节节传递的流动感觉,这是正常的行拳状态,说明入门的松沉功夫又有了进步。14、问:我练拳打到了几分钟时两腰眼有温热的感觉,这样正常吗?答:由于松腰松胯,命门穴受到刺激,使两肾血液循环加快,进而两腰眼发热,正常。这样会增强体内肾气,有利于身体健康。
15、问:我练拳时腹部有咕噜咕噜的响声或打噎呵气,这样正常吗?答:行拳时的开合鼓荡可使胃肠蠕动功能加快产生肠鸣,发动胃气,如打噎呵气等现象,这是锻炼肝胃脾的良好状态,正常。16、问:我有时站桩或打拳,上面打膈,下面放屁,这样正常吗?答:这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均为气机畅通之现象,是正常的经络通气。如已持续较长时间,就需要注意一下,首先是运动及饮食习惯有无问题,比如餐后立即劳作运动,或饮食不规律经常暴饮暴食等使脾胃失和;运动前二小时内不宜就餐,提前排便,不使腹内饱胀。17、问:我坚持下功夫练了三、五年拳,似乎练出了入门的松沉功夫,但发现腿部变粗较大,臀部也相应变大,是不是女性太极拳爱好者才有这种现象?答:据观察,男性太极拳爱好者也有这种现象,相对比例较少;女性太极拳爱好者有这种现象,相对比例较多,尤其是中年女性太极拳爱好者。估计原因是这样的:腰以下的部分,由于重心线不能与上半身统一,造成上下重心分离偏移,也就是用到了肌肉的横力,三、五年时间的长练下去,就会造成部腿、臀部的肌肉较为发达,使得腰以下看上去非常的粗壮。根本的原因,就是追求外形动作的漂亮,而忽视了重心线到位的要求。如果松腰松胯动作到位以后,肌肉不产生横力,而这时再不断的放松,也就是减少肌肉上下的作用力,才能把真正的松沉功夫练出来。18、问:双盘打坐大约三个月后,左膝走动时不大舒服,似乎膝部筋膜稍有伤痛,尤其是打拳时左膝变软减力,较为受力就支持不住,这种现象是否与双盘打坐有关呢?答:非常有可能。练习打坐对松腰松胯有好处,但不能急于求成。欲想修炼打坐基本功,应从散盘开始练起,适应之后慢慢过渡到单盘、双盘,一般人练了四至六年才能双盘打坐。我认为应该顺取自然,无法双盘就不要勉强,尤其是过了五十岁的太极拳爱好者。如果年轻锻炼下筋骨到也可以,年纪骨骼已经成型了,强求就非常没有必要。如果勉强硬练,就会带来软组织伤痛。对于练习太极拳来说,打坐一下散盘、单盘就行了。19、问:我打一趟108式快架下来,心跳加快,气喘吁吁的,哪里练不对啊?答:可能原因是拳架动作较为僵硬,蛮劲较多,上下不相随,内外不相合,行拳速度与功力不成比例。有氧运动的内家太极拳就这样变成了耗氧运动的外家南拳。快练拳架的某些技术要求比慢练拳架要高,快练拳架所储备的功力比慢练拳架要高,快练拳架所需的身体素质也比慢练拳架要高。所以练习108式快架时尽量心静体松,自然呼吸;拳意不宜过重,不要刻意追求拳势动作或弹或抖的力度感;劲顺气和,行拳速度不宜过快,打一趟108式快架大约六至八分钟。
20、问:行拳盘架吸气时,小腹微收,丹田内收后气贴住脊柱向上流动,就是背部肌肉被动收缩的感觉,这样正常吗?答:这是正常的“气贴背”感觉。“牵动往来气贴背”是一种太极拳功夫,练到一定程度,背后圆散,有融化之感,这种气感能用意念将其送到需要的地方,随心所欲。21、问:在搂膝拗步或搬拦捶中练到后腿脚欲抬腿迈脚进步时,不好把握含胯的练法,究竟感觉如何?答:含胯的感觉介于转胯与扣胯之间,通常一般性的转胯,只是水平横向转动的松胯动作,没有合住松沉劲的感觉;扣胯既要水平横向转动,又要有以胯合住松沉劲的感觉;含胯与扣胯的差别,有如口含东西与口咬东西的感觉,含胯的水平横向转动没有扣胯幅度那么大,以胯合住沉劲也没有扣胯合劲那么厉害,更为讲究恰到好处的灵活和沉稳。22、问:我打拳时头颅搁正,尽量放松颈部肌肉,意想舍掉脖子上的肌肉,颈椎自然舒直,头部自然座于颈椎上。头顶似有绳悬,仿佛头部有微微的悬空感。这样是不是虚领顶劲“顶头悬”啊?答:我认为这样的感觉不是真的虚领顶劲“顶头悬”,而是过分用意的“竖项顶头悬”,因为不符合太极拳技术内涵。虚领顶劲的“顶头悬”是在松肩坠肘的同时颈、头往上松,不要单独的颈、头往上松,不必太刻意地头、颈往上拔。不是先升后沉,也不是一边升一边沉,而是沉中有升,颈、头松开往上领是松沉的作用之下而带动的。先有松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的沉劲,后有虚领顶劲。大家平时在生活和工作中看到一些人手提重物或者背着重物的时候,这些人在重物的下压下,造成脖子上伸,而且物体越重,脖子上伸的越厉害,并且感觉好像脑袋往上顶一样,这就是虚领顶劲的自然表现。太极拳的虚领顶劲也一样,如意念轻一点,是往下的松沉推动了向上松的领;如意念重一点,则是往下的松沉推动了向上松的顶。23、问:我打拳松腰塌胯、尾闾下坠、松膝舒踝的松到脚底时,脚跟、脚掌、脚趾贴着地面好像合成一体,自身一百多斤的重量差不多压在脚底地面,这样是不是通过节节贯穿的松开而沉到脚底啊?答:以上所言是沉到脚底的一种感觉。初学太极拳者,以沉到脚底为一个重要目标,松沉落到脚底就是练对了太极拳功夫的方向。对这种感觉,各人的讲法也不尽相同。我师爷李雅轩先生对松沉落到脚底的感觉说:“感觉踝骨以上,毫无力感。”太极名家郑曼青说:“周身轻灵,其根在脚。”他谈起松沉落到脚底的要领时说:“松沉为连贯性动作,松得几分,沉亦得几分,松沉绝非柔弱,而内含有弹性之劲。窃以为上身不松求改之在腰胯,大腿不松求改之在膝,小腿不松求改之在脚踝。脚跗松透则外形上浸浸入道矣。”24、问:我打拳时心静的从上往下放松,胸椎松开时肩胛骨稍微下坠,腰椎松开时命门稍微后突的同时肚皮松软的稍微向前鼓,小腹左右两侧亦同时往外稍微膨胀,松开腹股沟的同时放松臀部,感觉这样的松沉功效较好,这样是不是松腰松胯所起的作用?答:以上所言的感觉确是松腰松胯所起的作用。胸椎松开就是松腰的功课之一,腰松了,同时带动沉肩。腰椎松开也是松腰的功课之一,腰松了,气机自然较好,所以内气在下丹田、命门处前后左右的往外有所鼓胀。松开腹股沟是松前胯的功课之一,说明身前能沉胯;松臀部是松后胯的功课之一,说明身后能塌胯。,腰真的松了,胯又真的松了,加上恰到好处的气沉丹田,这样的拳势当然松沉功效较好哦!
25、问:前进太极步前腿开胯碾脚后是扣胯提脚,扣胯时要是大腿根有点腘裆的话,大腿根内侧向下向后落,在钦州拳场您掰我腿时的感觉,下一步垂臀就好像比较自然做到,虚腿脚跟脚掌抬起离地好像是腰胯运动的延伸或扩大,练对了吗?答:对的,这是扣胯合住沉劲的感觉。倘若扣胯时没有增强沉稳扎根和领动虚腿脚跟脚掌抬起离地的感觉,那不是符合太极拳要求的扣胯,而是舞蹈的扭胯而已。26、问:半年前练松腰蹲起功的时候,脚踝、膝窝、胯根吃劲较大,半年后,在练松腰蹲起功能用上沉顶对拔松开的劲和开胯圆裆的裆劲了,脚踝、膝窝、胯根的吃劲就没有以前那么厉害了,这个过程是正常的吗?答:这是正常的训练过程,腰脊、胯、裆、膝、踝、脚底能松开协调合理用劲了,吃劲当然没有以前那么厉害了。27、问:脚掌踩地是松腰意气贯通涌泉与地有根的感觉吗?答:涌泉吻地能沉能弹或涌泉粘黏于地能沉能弹,这样才是松腰意气贯通涌泉与地有根的感觉。28、问:练到弓步拳式后腿塌胯时,用意引导胯臀放松,胯臀有点往下塌落的感觉,但是松至膝部就沉不下去了,所以似乎有练不到位的松胯感觉,哪里出问题呢?答:恩师林墨根对此说:松腰塌胯。估计你少了松腰这个环节,胯与腰是密切关联的相近部位,所以塌胯要和松腰结合一起。如果松腰塌胯练到位了,就会有后腿胯之意气劲能松沉到脚底的感觉。29、问:练到半马步拳式后腿坐胯时,用意引导腰胯臀放松,坐腿胯有点松沉到脚底的感觉,但是松沉的功效不尽人意,哪处练不到呢?答:师爷雅轩公对此说:沉气坐胯。可见你少了虚胸实腹、气沉丹田这个配套,坐胯时如果有意气松沉到丹田的感觉,坐腿之胯松到脚底就会更沉实,功效就会更好了。30、问:手心有热、胀、麻感,起先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后来逐步明显起来,这是练功对路的感觉吗?31、问:练拳八、九个月,近段时间两肩有些酸痛、两臂有松沉的感觉,是正常的吗?答:这是正常过程出现的练拳感觉,有了这样的感觉,以后拳意将会达到手上来了。
32、问:打拳时腰胯腿脚有沉重的感觉,这样练拳的感觉是否对路?答:行拳走架对路的感觉是平衡沉稳,沉死至重的练拳感觉不对路,使人僵滞不灵活,所以要分辨“沉重”与“沉稳”一字之差的区别。33、问:弓步拳式的定势也好,半马步拳式、虚步拳式的定势也好,都有上身重量放在两条大腿上部肌肉群的感觉,正常吗?答:这是立身中正两股前节有力的较好感觉,有了这样的感觉,距练到神气内劲收敛入骨不远了。34、问:当打拳中以意引导肩与胯相合后,感觉到实腿比合前更有力和实脚入地之根比合前更深,对路吗?答:肩与胯合,重在合住松沉劲,所以说你的练拳感觉是对路的。35、问:打拳时我把大腿股骨与盆骨尽量松开,感觉到腿动作灵活,弓步变半马步转换自如,但未能松沉到脚底,这算是开胯吗?答:这是像练瑜伽、舞蹈那样压腿、劈叉的开胯,不是练太极拳的那种开胯,练拳开胯重在激活胯至脚底的沉弹功能,胯如真的松开了,应有能从胯松沉到脚底和又能从脚底松弹上胯的感觉,应有劲走腿后和腿内侧的感觉,再有腿动作自然会灵活的感觉。36、问:打拳松肩时两臂松得如两根绳子拴在肩上一样,肩关节处有点塌落的感觉,算是沉肩吗?但是未见腰胯上来的劲能顺肩背而传至大臂。答:沉肩重在肩胛骨松沉,是以肩胛骨松沉来带动肩关节松沉的。如是真的沉肩,脊背两边的肩胛骨应有下沉塌落的感觉,胸上两侧的倒“八”形锁骨夹角亦应有变小的感觉,再有大臂灵活的感觉,有了这样沉肩的感觉,腰胯上来的劲就能顺肩背而传至大臂了。
37、问:在练弓步拳势弓腿合胯扣膝时,膝有坚韧有力的固膝感觉,对上“扣中展”的练法吗?在练半马步拳势坐腿开胯展膝时,膝有坚韧有力的固膝感觉,对上“展中扣”的练法吗?答:扣膝时有扣中含展劲固膝的感觉,就对上“扣中展”的练法了;展膝时有展中含扣劲固膝的感觉,就对上“展中扣”的练法了。松膝是手段,目的是固膝传劲。38、行拳抬腿提膝向前迈步时,我让踝关节随着提膝而自然提起,就有松踝不着力的感觉;脚落地踏实时,我让踝关节随着身法及重心前移而去,也有松踝不着力的感觉。重心偏向脚外侧时,脚内侧没掀起;重心偏向脚内侧时,脚外侧没掀起。这样的松踝感觉对路吗?答:松踝之法,贵在任其自然的意念意识,当然需要松踝基本功的支持。你所说的松踝感觉,是对上练拳正道的。39、问:对练用于技击的碰手格挡基本功时,有类似外家拳硬碰硬的感觉,是否练对啊?答:《宋氏太极拳谱》中的歌诀曰:磕格碰撞是骨打,全身五弓为筋发。皮打抖弹震死牛,毛发松弹手三阳,气形化一归无象,阴阳互感通天下。可见太极拳有骨、筋、皮、毛、气五层功夫境界,其中骨劲有类似外家拳硬碰硬的感觉,这是初级阶段的功夫层次,但是到了高境界的也就不用了。
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