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哪个优先?
大学、城市、专业,已经成为当今高考志愿选择的三大变量,有人主张学校优先,有人主张专业优先,有人主张无论如何都要去一二线城市读大学……可谓众说纷纭,但更多时候它应该是一种组合,而并非绝对的答案。就好比相机中的快门优先或是光圈优先,实际上都是某种程度的傻瓜模式,真正要拍出专业水准,是要逐个手动调教出光圈、快门、感光度的最佳组合的。
三大因素的优先级,在不同情况的考生中有不同的答案。譬如,多数考生在专业意向上并不是那么确定的,三大因素才有权衡可言。而也有极少数考生专业志向已经非常坚定,非自己向往的专业不念,那肯定必须专业优先了。
那么,对于大多数可以权衡的考生来说,首先把他们分为高分段、中分段、低分段三个层次,给每类考生的建议是不同的。
稍微违背常识的是,分数越高,选择越少,分数越低,反而选择越多。对于学霸级的高分考生,无非就是清北复交等十所以内的名校,至于状元级的学神,其实只剩下清北等两三个选择,不然对不起自己的成绩。然而挣扎在二本线的考生,往往可以收到无数的通知书,很多你没有报过也没有听过的民办院校会抛来橄榄枝。介于两者间的中分段考生,则不得不在位于全国各地的几百所本科院校中精心筛选出很多组合,其费神最多,也是方案优劣落差最大的。怪不得今天高考志愿咨询已经成为一项新兴职业,有名嘴开出数万元的顾问费。
毋庸置疑,对于高分段考生来说,应该是学校优先,选择与自己分数匹配的综合水平最高的名校,并且服从调剂,别管它们在哪个城市。最典型的例子,不要因为合肥而绕过中国科大,也不要因为寒冷而忽略哈工大,或因为大西北而跳过西安交大,去选择比它们排名更低的大学。
为什么呢,对这一层次的顶尖大学来说,它们无论就业还是深造,都是全国范围认可的,甚至在全球也有一定的认可度。念书的地域绝对限制不了你将来奔赴北上广深,甚至北上广深的大厂还会主动前来校招。另外在考研保研、出国留学等方面,它们的资源和机会也是最好的。
对这一层次的考生来说,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最多,可能走专业路线,也可能走商业,走政务,从普适性上来说,作为陪伴终身的第一张名片,学校的招牌比专业重要。北大永远是北大的,专业再不理想也是北大毕业的。
而且专业不理想只是你自己的角度而言,但名校的大多数专业都是很强的。虽然你不愿意去灰头土脸修理地壳,对你来说是不好的专业,但是北大考古那也是考古界的NO1,就业出口是没问题的。专业不喜欢可以改行,现在别说冷门专业,热门专业改行的概率也非常高。专业带来的损益可能很快就消失了,但名校的光环会带一辈子,另外还有校友圈的资源加成,在商界政界学界这都是实实在在的。
另外还有个一般人不太注意的因素,包括北大在内的诸多名校也是率先实施大类招生、通识教育、双休辅修、中外联合培养、跨学科项目等教改实验的标杆,有很多二次选择的机会,而且质量很高,被调剂根本不是个事儿,在校期间就能把这个缺憾校正回来。所以,高分考生不要太多顾虑,把学校放在第一位。
对于中分段的考生,则必须要权衡了。如果有中端985和前排211实力的中上区段考生,仍然建议学校的权重大于城市、大于专业。普通一本实力的考生呢,则要选择专业与院校的最高性价比组合。譬如,不是985、211院校,但具备双一流专业,专业排名很高的那种特色学校。比如很多行业内都有所谓“老八校”,学校名气和综合实力并不亮眼,分数也不高,但拳头专业在业内认可度很高,圈内大佬尽是校友,这就是其性价比所在。
另外一种思路,干脆放弃专业意向,不怕偏远地方,哪怕被调剂,尽可能擦边进入一所综合实力最强的重点院校,来尽力提升自己的出身背景,这对将来计划考研、考公的同学是最有利的。像哈工大、西工大、吉大、川大、兰大等等,由于地域原因在某些省市分数不高,可谓捡漏之选。总之,在中分段考生来说,重在最优组合,而不是绝对哪个优先,但相对来说,城市的优先度是靠后的。
对于低分段考生,专业和地域才上升到了主要权重,学校牌子就别考虑太多了。但是如果分数擦线,还是尽量选择公立普本,甚至找找那些能降分录取的公立院校和专业,除非实在没戏,不要选择民办院校和独立学院。
对于低分段考生来说,已经无法进入全国影响力的大学,一般都是省属市属的普本,外地很难被认可,但在本地有一定的就业渠道,甚至就业情况还不错。因此,尽量选择比较发达的大城市、省会城市,可以提前做就业准备,通过实习和当地招聘会,乃至师哥师姐的协助等等,用充分的努力和多次的尝试去获得比较好的就业机会,收入肯定远超过三四线城市和欠发达省区。
专业方面一定要贴合实际,避开纯文纯理,选择实用性强的应用技术专业,密切关注人才市场的动向,留意新兴职业的缺口,通过精准定位,也有机会成为职场上的香饽饽,成功避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
最后,祝大家都能0失误不浪费,成功上岸不后悔。
作者:纸上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