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齐全的“穴位拍打操”,调理百病!自己就是最好的医生!赶紧收藏加转发!
了解更多穴位养身知识
点击并关注张焕养身堂
人体的经络就像线路,脏腑就像灯泡,穴位就是连接线路与灯泡的开关,中医认为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通畅则气血运行流畅,从而运送更多的精气、津液给我们的脏腑器官,使身体保持健康。
平时很多朋友都会在小区或者广场上拍打自己的身体,来经络强筋健骨、发达肌肉、通经活络、活动关节、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提高身体抗病能力等,从而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但大多数人的做法并不正确,还有很多人都只是一知半解,不会运用,如果我们能够长期正确刺激穴位,就能轻松地防治一些慢性病。
今天张焕就给大家分享一套最齐全的“穴位拍打操”,整套保健操做下来能刺激到我们人体的50多个穴位,兼顾多个脏器,集健身、养生于一体,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尤其适合中老年朋友锻炼。下方每个动作都有张焕给大家的动作示范,大家跟着我一起学起来,转发给身边的朋友每天早晨在公园里做一做,一起来强身健体吧!
穴位健康操基本动作示意图及功效
1.对击十宣穴
【取穴方法】
位于手十指头上,去爪甲0.1寸处约十个穴点
【功效】
十宣穴是经外奇穴,能宣散风热,清热开窍。用于急救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还可缓解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手指麻木。
2.对击八邪穴
【取穴方法】
手指背面,微握拳,第1~5指间,各个手指的分叉处,共有8个穴位。
【功效】
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缓解各种烦热、头痛、咽痛、目痛、牙痛等作用。
3.撞击虎口穴(合谷)
【取穴方法】
手背部,拇指与食指指蹼之间赤白肉际处,轻握拳,在第1掌骨小头高点至第2掌骨小头高点处取穴
【功效】
清热宁神。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烦热、心痛、盗汗、牙痛、扁桃体炎、肩臂痛不举等。
合谷为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可以降低血压、镇静神经,常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还有健脾胃的作用,对头痛、耳聋、视力模糊、失眠、神经衰弱等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保健功能。
4.撞击大鱼际、小鱼际
1、对击大鱼际
2、对击小鱼际
【取穴方法】
手掌内、外侧缘由一组肌群构成稍隆起的部位,大拇指一侧为「大鱼际」 ,另一侧为「小鱼际」 。
【功效】
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而且对咽痛、 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也有缓解作用。有“保命穴“之称。
小鱼际可辅助治疗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及扁桃体炎,小儿营养不良等。
5.敲打后溪穴(换手)
【取穴方法】
把手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
【功效】
它是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当我们头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时可按摩此穴。
同时点揉此穴,对小肠经有热、腿疼有很好的缓解症状功效。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身体就会像熊熊燃烧的火炉一样,暖彻心扉。
6.手背对拍中诸穴
【取穴方法】
俯掌,掌心向下,中渚穴位于手背部位,小指与无名指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凹陷处。
【功效】
本穴可清热、舒筋活络。通过刺激中渚穴,可以调节人体的中气,使耗散在四处的中气汇聚在一起,供给需要的地方。
中气充足了,那么肾气也就得到了补充,耳鸣耳聋症状自然就可以减轻了。对于三焦经热邪上扰所引起的眼、耳、咽喉、顽固性偏头痛、落枕、头晕目眩、头眼昏花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长期按摩,对于耳朵疾病、手背浮肿、坐骨神经痛、眼睛红肿、头痛、晕眩都有不错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7.拍击尺泽穴
【取穴方法】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功效】
清宣肺气,泻火降逆。
1.咳嗽、气喘、咳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的疾病;
2.肘臂的挛痛;
3.急性的吐泻、中暑;
8.内劳拍少海
【取穴方法】
少海穴:屈肘,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
劳宫穴: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一说在握拳屈指时无名指尖处。
【功效】
少海穴:理气通络,益心安神。
劳宫穴:劳宫穴可清心热,泻肝火。有凋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
9.轻敲中府穴 云门穴
【取穴方法】
位于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
【功效】
能肃降肺气,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泻肺热,健脾补气。治疗咳嗽、气短、气喘、胸满、胸中烦热、胸痛、肩痛不举、四肢逆冷。
10.拍打肩井穴
【取穴方法】
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功效】
对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证,起到很好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11.叩击风池穴、百会穴
【取穴方法】
颈部,当枕骨之下,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与风府穴相平。
【功效】
治疗头痛、眩晕、感冒。
叩击百会穴:
【取穴方法】
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功效】
这个动作刺激的是我们头顶的百会穴,属督脉,有安神助睡眠、降压、治头痛等作用。
12.揉拍打腹部
【取穴及功效】
神阙,人体穴位名,位于脐正中,属于任脉的穴位。有治腹痛、久泄、脱肛、痢疾、水肿、 虚脱。禁刺,宜灸。
气海在下腹部。当脐中下1.5寸。辅助治疗虚脱,厥逆,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等,具有强壮作用。
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13.擦胆经
这个动作是刺激头部胆经,包括头维、颔厌、率谷、悬颅、天冲、目窗、正营、承灵、浮白、角孙等穴,能够起到降压、预防偏头疼的效果。
【取穴方法】
循行部位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上至头角(颌厌穴),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经额部至眉上(阳白穴),又向后折至风池穴。
【功效】
缓解治疗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14.拍击肾俞穴
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刺激我们后腰的肾俞、三焦俞等膀胱经穴位,这些穴位适合泌尿系疾病的预防和缓解治疗,能强肾固本。
【取穴方法】
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功效】
缓解治疗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15.脚跟踢然谷
【取穴方法】
位于在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方凹陷中
【功效】
可以治疗足跟痛,以及跟骨骨刺引发的足底筋膜炎,都是然谷穴很好的主治作用。除此之外, 对于治疗咽喉炎、膀胱炎、尿道炎、月经不调等病症有很好的作用。
16.拍打委中穴
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古有「腰背委中求」之语,是指凡腰背部病症都可取委中治疗;此穴具有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等作用。
【取穴方法】
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功效】
主治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
点个'在看'和'分享'支持张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