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信

         写信,好像是一个很遥远的事。
         古人很早就开始用写信的方式表达情感。(鸿雁传)书、尺素、鲤鱼等都是书信的意思,还有诸如:函牍、信札、尺书、尺素、书翰、文牍、尺牍等等也都是古人用来对书信的称谓。
      在古人书信里寄托了多少情丝和浪漫,也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穷数”,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用书信表达感情并催人泪下的美好诗句。
       这是一笔多么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却忘记了书信,忘记了书信的浪漫和情怀,甚至忘记了书信的写法。
         一条微信、一句订制好的QQ问候语、一个表情包就把所有的思念全部表达出来。一样的问候、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图案:冰冷、无情、乏味和无聊。怕看,看一眼就随手转发出去或删除,因为占手机空间。
       书信已经成为过去人们遥远的一种表达方式,或许某一天,书信就要失传。
      你看古人表达得多么浪漫和真情,书信是感情的细雨、是倾诉的眼泪、是抒情的牧笛;是母亲的思念,是征夫的忠孝,是思妇的幽怨。
         陆游的“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让你情不自禁;“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让你怎能不感动流涕;而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读来相思之情跃然纸上。
         就在十几年前,我们还在用书信的表达方式向亲朋好友带去问候。在接到亲人的书信后,我们收到的首先是温暖和一份真情。鲁迅先生还将和许广平的书信集成集子,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
         有时邮递员在楼下高喊:小张有你的信!那种期待和温暖已经涌上你的全身。你会把信放在怀里,焐上一会,在没有人的地方,才小心翼翼地展开。看到父母的每一句问候,听到子女的每一声告白,你都会充满了温暖:“儿啊,你要好好读书,照顾好自己,当爹娘的就放心了。”、“娘身体还好吗,多保重,儿在部队表现很好,您老放心,儿一定给您争光。” 每一个字都寄托了父母的真心嘱托,每一句话都饱含了儿女的体温。
        记得大哥在上海当兵,我们全家都以他为自豪。母亲总是担心他在外不习惯,怕他训练坏了身体。临走前反复嘱咐他要听话,勤快。那时还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话。每当母亲想大哥时,就叫我写信。写什么呢,母亲说:你就写,家里很好,有两头猪,有一百多斤了,爸爸在生产队今年拿多少工分。
       最后总是嘱咐他要好好保重身体,在外面,不像在家里有大人提醒,要和战友搞好团结。母亲一边想一边说,想一句有时要很长时间。她有时望着墙上,凝视着远方,就像大哥站在面前一样。
        我总是不知道信怎么开头,甚至不知道怎么称呼大哥。我有时想,是亲爱的大哥,还是敬爱的大哥呢,我经常拿不定主意。反正最后母亲总是说,让大哥放心,家里很好,不要操心。其实,大哥也知道,家里非常困难,全家7、8张嘴要吃饭,只有父亲一人干活,哪里可能好呢。也不过是母亲怕大哥分神,影响工作吧。
       在结尾,我总是在母亲的希望最后,另外加一句,我最近学习很好的话。但最后读给母亲听的时候,声音特别小,母亲也高兴地认为这句加的好。
       后来在外地读书,我总算会写信了。其实写信并没有事,只是想家而已,几句问候的话。想家,一旦提笔,又不知道从何说起,但一般不会有回信,因为家里没有人回复我的信。大哥偶尔替母亲写一封信,了了数语。二哥在学徒,他是不善于表达。但每一封信,我都觉得温暖熨贴,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回味和快乐之中,因为似乎又听到母亲的话了,她就在身边。
       而现在人们再也不会写信了,也不屑于写信。那是落后得不能再落后的玩艺,老土了。有了现代工具,交流快捷了,也更加方便了。有事无事打个电话,也可以即时视频。尽管如此方便,但情没有浓,意没有切。他们更关心的是微信里的鸡汤,是微视频里的异闻,抖音里的八挂。
      有一天,我们再也不会写信了,我们赶紧去申遗,不知道能够成功不。最好要早,不然,外国人申在前头,又不好玩了。
(0)

相关推荐

  • 陈崇坤:​家书相伴

    家书相伴 安徽怀宁  陈崇坤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从皖南某林场带回到老家的一只小木箱子,里面除装有20多封书信,另外还有数本我喜欢看的文艺书刊.后来我干脆将箱里文艺书刊取出与别的书籍和报纸混放在一起. ...

  • 当古人念家千里,却归期无计时,他们在干什么?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弯弯,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乡思是潜藏在人们内心最深的情愫.每逢岁末,这种情愫都在背井离乡的游子们心底潜滋暗长. 然而,在通讯和交 ...

  • 古时书信,字字皆韵

    见字如面,见信如晤. 文字,如徐徐清风. 穿越岁月的风尘,跨越重重阻隔,带着手指的气息,将所有的情境和情绪都呈现在眼前. 展读古时书信,总会好奇:这样的书信该怎么写?心中情绪应如何表达?不妨一起来看看 ...

  • 神兽翻书 | 信夫与五娘

    信夫与五娘 唐元和年间,长安义宁坊有一个疯女子,人称"五娘",常年露宿于永穆公主的院墙下. 当时宫中的使者外出去金陵办事,在当地遇到一个疯子,路人叫他"信夫". ...

  • 《遥远救世主》,一本你一辈子都读不透的书。千万不要相信有前生来世,更不要信有救世主。

    许久没看过这样好的小说了.几乎茶饭不思地沉在里面,翻来覆去读到深夜,做了好多的笔记.有一两晚是通宵在读.早上晒着洒进窗棂的冬日阳光,回味着书中一句句精彩的对白,一下子竟不知身在何处.接下来,看了原著者 ...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释义: 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名称尽信书,不如无书 出处<孟子> 体裁战国 作者孟子及其学生 解释 [注音]:j ...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一):书写材料

    (图片来源:http://www.gansumuseum.com) 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药简 一开始需要定一个基调.文章名称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光看题目读者可能会认为又是一 ...

  • 读书三境界-上:尽信书,不如无书

    干货 · 良知 · 情怀 文章脉络 1. 书看得多,就有用吗?(曾经你是否交过智商税) 2. 哪些书根本没必要读?(垃圾书的特点) 3. 书分哪几种?-(科学和文艺书籍的界定) 4. 好书的标准是什么 ...

  • 【关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故事】作业帮

    现比喻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纸上谈兵的故事,讲的是战国时赵国大将赵括兵书读得多,理论知识深厚,和秦军作战不能理论联系实际,最终一败涂地,不仅自己 ...

  • 临书谱 002 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

    临书谱 002 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观

  • 捐一组书、写一匝信、晤一次面,讲堂邀您共筑“精神小康”

    日期:2019年12月23日 16:48:25 作者:袁琭璐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科教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 ...

  • 从书中获取人生体悟(写给儿子的信)

    男子汉:从今以后,我不再叫你"孩子",因为你成年了,你是坚强的男子汉,应知晓肩膀上的责任,并思考自己的未来,未来的路要靠自己行走和摸索.今天是周六,我完全可以像其他人一样多睡一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