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胃气上逆

病案:胡某,女,48岁。患者近半年 胃脘部时常有气逆上冲感常伴振水声, 不容易消化,排气多,大便不干,量少,多 梦,腰酸,行走时间长则酸困难忍,无法 继续行走,劳累后眼睑及下肢浮肿,怕冷 甚,舌质淡胖或舌边齿痕,舌苔白滑,舌 底瘀滞,脉偏沉细无力。既往史:患糖尿 病5年,子宫切除术后3年。胃镜示:反 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示: 胃窦幽门型黏膜呈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 方用附子理中汤合苓桂术甘汤。处方:附子 15克(先煎4小时),云苓60克,炒白术、生 姜各30克,红参6克(另煎兑人),炙甘草 15克,桂枝12克。7剂。常法煎服。嘱患 者若疗效好则继续服用至1个月。

二诊:服用上方28剂后,胃气上逆 减少80%,振水声消失,浮肿乏力症状 明显改善,现乳房胀痛甚,眼睑浮肿。上 方加入香附、佛手各9克,骨碎补30克, 肉苁蓉、补骨脂各15克,红参改为9克。 续服14剂,告愈。随访半年诸症未现。

按:患者之胃气上逆、水肿考虑为脾 肾阳虚,气虚不能温化摄水,遂用温阳法 健脾肾之阳、助气化祛水湿。取方附子 理中汤,药用附子暖下,温肾阳,助气化; 加桂枝取苓桂术甘汤之意,以助附子温 阳化气利水。处方立意始终以扶下焦阳 气和振奋脾阳为根本,故收效很好。胃 脘部振水声是应用茯苓的指征,需重用云苓,一般用量30克,甚可用至60—1:20 克。二诊时加用肉苁蓉、骨碎补、补骨脂以增加温肾助阳之力,加香附、佛手取疏肝理气之功。

这个是什么浅表性胃病阿

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最常见,有时可与萎缩性胃炎同时存在,胃镜检查有时在胃的下部见到浅表性胃炎,而在胃上部则为萎缩性病变,此种可称为浅表-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病变有可能完全治愈,也可转变为萎缩性胃炎。
【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常见症状,其痛不象消化性溃疡那样具有明显的节律性,疼痛的性质也不一样,或胀痛、或刺痛、或隐痛、或灼痛,多在进食后痛甚,空腹时反而觉得舒服。胃脘部常有胀满感,甚则可延及两胁,嗳气、泛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甚则厌食、短气、乏力、便溏等。舌质多呈淡红或暗红色,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多见弦象。
【诊断要点】
①青壮年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伴恶心、呕吐、泛酸、纳差等。②X线钡餐检查对本病诊断价值不大,但可以排除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③胃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镜下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间或花斑样改变;可见散在糜烂及出血点,常有灰白色或黄白色渗出物。活检病理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腺体一般正常。
【辩证论治】
浅表性胃炎初中期多为实证(实寒、实热),中晚期则以虚实兼见,寒热并存,或虚中夹实证为多见。
1.实寒证。胃脘痛、饱胀、饮食喜热恶凉,呕吐物为冷涎或杂有酸水。脉弦或弦迟,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证属胃寒气滞,治宜温中理气,以良附丸(良姜、香附)为主方,寒甚者重用良姜,酌加干姜、桂枝、吴萸以增强温中的作用(附子理中丸即可);胀甚者重用香附,并适当增加理气药如木香、陈皮、苏梗、台乌药之类。恶心、呕吐为胃气上逆,结合和胃降逆,常加半夏、茯苓、陈皮、旋复花、生姜;胃纳不佳,或嗳腐吞酸者,加焦三仙以助消化。胃酸多者,加吞乌贼骨粉3克,日2-3次;或在汤剂中加煅瓦楞子。胃胀而痛,舌苔白腻不退,食少便溏者为湿阻中焦之象,宜理气燥湿健脾,常用二陈汤合平胃散加藿香、佩兰、木香、砂仁、焦三仙、生姜。胃部有振水音、泛吐酸水,为饮停中焦,宜温中化饮,用苓桂术甘汤、二陈汤加味。
2.实热证。胃痛、胃胀,饮食喜冷恶热,痛处有明显灼热感,口干苦,呕吐物呈稠浊状,并有酸臭味或苦味,大便干结,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而干,脉弦滑数。证属肝脾郁热,胃气壅滞,治宜清泄肝胃、疏调气机,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为主方,加枳壳、蒺藜、赤芍、蒲公英、八月扎、桃仁、香椽皮等以疏肝清热。如1、2剂后痛减,腑气已通,舌苔由黄转为白,即应去大黄,或改用焦大黄,以免过用而损伤正气。
也有湿热并重者,证见胃痛、胃胀、腹胀、胸闷、身重肢倦,不思食,口粘腻或有异味,大便粘滞不爽,尿黄、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白腻相兼,脉濡数。治宜清化湿热,宣通壅滞。用温胆汤加味:法夏、枳壳、竹茹、陈皮、生姜、厚朴、川连、藿香、佩兰、苡仁、滑石、冬瓜皮、焦三仙。吐酸水加左金丸或少加吴萸1-2克,煅瓦楞子15克(打碎)。恶心、呕吐加半夏、生姜。
近年来有作者报导,若镜检见浅表性糜烂、充血及浅表溃疡者,可加入连翘、蒲公英、半枝莲等,分泌物粘稠加生苡仁、冬瓜仁,如有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者,可用少量生大黄(3-6克),或制川军,或加入黄芩、半夏、生姜,疗效较佳。这些新的经验,丰富了中医学治疗胃痛的方法。
3.气滞证。胃痛、胃胀、胀甚于痛,甚至空腹也胀,胀满感常延及胸胁,胀满与进食多少多无关系,生气后复发或加重,常嗳气,胀痛得嗳气或排气后明显缓解。脉沉弦,苔薄白。证属肝郁气滞,胃腑失和,治宜疏肝和胃,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炒枳壳、白芍、制香附、陈皮、苏梗、法夏、九香虫、生麦芽、川楝子。痛剧者加醋炒延胡索,气郁化火、口苦、目赤、烦躁者加黄芩、炒栀子、蒲公英、浙贝、铁树叶,泛酸加煅瓦楞子、左金丸。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之乡,故其病变往往较为复杂,特别是在浅表性胃炎的中期,由于病程较长,一般在数年以上,易见病久气虚,乏力,短气,可酌加黄芪、人参或党参,食少便溏加白术、炮姜。气滞日久,可致瘀血阻络,证见疼痛剧烈,痛点固定,拒按,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青筋横暴,脉见涩象。治宜活血理气、疏肝和胃,常用失笑散加味,药如蒲黄、五灵脂、丹参、延胡、川楝子、当归、三七、党参、赤芍、白芍桃仁、香附、枳壳、瓦楞子等(旧说人参畏灵脂,实际上用之无妨)。
4.寒热错杂证。胃痛较重,胀满,喜温喜按,同时兼见胃部灼热感,泛酸,口苦,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肠鸣,便溏,脉象弦细,舌质淡红,苔薄黄或黄白相兼。辨证分析既有脾胃虚寒,又有湿热气滞,这种复杂的病情,在浅表性胃炎中较为常见,用方也需数方合用以兼顾之。笔者常用良附丸(良姜、香附)、小建中汤去饴糖(肉桂、白芍、甘草、煨生姜)、二陈汤(法夏、茯苓、陈皮、甘草)、金铃子散(延胡索、川楝子)、左金丸(黄连、吴萸)合方,泛酸胀满加煅瓦楞子、甘松、苏梗、刺猬皮、蒲公英等。
如痛而痞胀,干呕食臭,饮食少,大便溏滞不爽,舌体胖大,质红,边有齿痕,舌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则为中虚湿热证,亦颇为临床常见,治宜益脾胃、清热(苦降)、燥湿(辛开)3法同施,常用半夏泻心汤:姜夏、干姜、川黄连,黄芩、党参、甘草,大枣。或脘腹痛方:白芍、甘草、延胡、川楝子、香附、蒲公英、沉香、乌药。胀甚嗳气加木香、白蔻、苏梗、甘松。饮食少,稍食多而嗳腐吞酸者,加砂仁、焦三仙(何任方),亦平正可法。对复杂证,其辨证用药,要求主次分明、杂而不乱,始能切中病情,取得较好的疗效。
慢性浅表性胃炎多见实证或虚实夹杂证,但如久延失治、误治,或治虽得法但长期过用寒凉温燥之剂(这还是得法吗),损伤胃阴胃阳,也会逐渐转化为虚证或虚中夹实证。从辨病的角度看,则多合并萎缩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本病之虚证大致可分为中虚寒证、胃阴虚证2种。
中虚寒证:胃痛、胃部痞满感,疼痛不剧烈,但绵绵不断,喜按,喜进热食,饥饿时疼痛,进食后可获暂时缓解,面色苍白或黄晦,乏力,大便稀溏或先干后溏,脉弦细无力,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薄白。治宜益气温中,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太子参、白术、茯苓、木香、砂仁、桂枝、陈皮、炙甘草。饮食喜暖恶寒加吴萸、良姜,恶心呕吐加半夏、广藿香,泛酸加煅瓦楞子、乌贼骨,便溏舌淡加炮干姜、砂仁,不应可配吞附子理中丸;乏力加炙黄芪,胀甚属气滞加厚朴、青皮、陈皮,痛甚属瘀滞加丹参、延胡索。
胃阴虚证:胃隐痛,进食后饱胀感明显,胃中嘈杂,似饥非饥,食少,干呕,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脉细数,舌红少苔,有裂纹(阴虚证多有此象,但其它章节多不提),少苔或无苔。治宜甘寒养阴,常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南北沙参、麦冬、细生地、生枇杷叶、石斛、花粉、白芍、谷麦芽、乌梅、炙甘草、蒲公英。气滞者可选加川楝子、绿萼梅、陈皮、苏梗1、2味理气舒畅开郁。大便干结加火麻仁、肉苁蓉、紫苑、瓜蒌,以润燥通便,嘈杂加炒扁豆、山药、莲子补中。阴虚胃热,舌红、口干、胃脘有灼痛感者加蒲公英、青木香。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较好。对其证型的分类,一般都按中医的“胃痛”病名来划分,本篇根据临床实际所见,分为实证(寒实、热实、气滞)、虚实夹杂证(寒热夹杂、中虚湿热、气虚血瘀)、虚证(虚寒、阴虚)。早期多见实证,中期多见虚实夹杂证,后期多见虚证。但证型的划分只能就大致情况而定,目的在于叙述或讲授的方便,使学者得其要领,与临床实际情况并非完全一致,所以不能受其限制,胶柱鼓瑟,代替了医者对具体病情的观察和分析。在处方用药上,即使是对证方药,也一定要掌握分寸,例如颇为常见的气滞证,疏肝理气为正确的治法,理气也摒除不了芳香药,如果香燥辛温药长期使用,虽然暂时气机可获通利而使疼痛胀满减轻,但另方面理气不仅耗气,而且辛温香燥久用可伤胃阴,所以原则上不论理气还是清热、温中、活血、消导诸法,一般均应中病即止,继之从多方面调理。此外尚须注意,确属肝郁气滞,有时疏肝方药竟然无效,这有许多原因。总的来说是由于久病的病情有了变化,一则初病在气、久病入络,血络壅滞,治疗则应从疏通络脉的瘀滞入手;再有阴已虚者,则愈疏愈燥,气机不得复常,则应从养血柔肝入手。此乃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中所言:“疏肝不应,必是血络中瘀滞”,“疏肝不应,当用柔肝”。这些都说明中医在治疗上有许多微妙所在,切不能一个病掌握几个证型,学会几个代表方剂就可了事。
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情志不畅、饮食失调2个方面,故除药物治疗以外,尚须注意情志的调摄,饮食应有规律、适寒温,避免刺激性饮食及暴饮暴食等。本病常合并有浅表糜烂及消化性溃疡,而大怒气逆或暴饮暴食等因素,最易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导致严重后果,需特别注意。其论治可参考本书有关章节。
--何绍奇(1944-2005,四川江油武都镇<后迁梓潼>人。1980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医学硕士。《实用中医内科学》编委、《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编委、病证学科分支副主编,兼任九嶷山学院医学系主任、教授,河北中西医学院教授,张仲景国医大学名誉教授)。
详见“爱问知识人-共享资料”上的《现代中医内科学-何绍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