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肾13法,不花一分钱让你肾气十足
“肾气足,百病除”。人体左肾为阳,右肾为阴。
左肾司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之功能,右肾辖五脏(心、肝、脾、肺、肾)之运行。
肾对五脏六腑起着至关重要的温煦、滋润、濡养、激发作用。
肾亏疾病的根源,许多内脏疾患的治疗,应从补肾入手。
中医还有个歌诀:
“肝病先调肾,肾病先调肺,肺病先调脾,脾病先调心,心病先调肝”。
1.握固
将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于无名指(第四指)的根部,然后屈曲其余四指,稍稍用力,将大拇指握牢, 握固可以固守精气神在体内。
推拿、针灸、拔罐、按摩刮痧理疗手法技术大全,穴位经络查询、面诊手诊舌诊辩证、黄帝内经视频,点击下方↓↓↓免费关注
2.提踵颠足
提踵时五趾抓地,两腿并拢,提肛收腹,肩向下沉,立项竖脊,百会上领;向下颠足时身体放松,轻轻咬牙,先缓缓下落一半,而后轻震地面。提踵可以牵拉腰背腿部的膀胱经肾经,轻震地面还可以按摩五脏六腑。
3.用脚后跟健走
迈开大步,脚后跟先着地,不要弯曲膝盖。腿往前迈时,脚尖伸直如同踢球;前脚落地时,后脚脚尖踮起。脚后跟先着地,实际上就是刺激了“肾经”穴位。经常用这种方式健走可以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
4.摩肾腧
并腿坐于床沿,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分别按在后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肾腧穴,至有热感为止。可早晚各一遍,每遍约200次,可补肾纳气。
双手握拳,拳心虚空: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不会取穴?关注“经络技巧”公众号,点击穴位查询或在公众号内输入任意穴位即可查找穴位!)
5.三元式站桩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前合抱于腹前,位置与脐同高,两臂抱圆;同时两膝微屈,重心下沉,两膝关节微微向两旁打开。背略弓形,胸要含,背要拔,腰背部略向后拱,命门穴打开。这样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圆,整个人显得十分圆融。这是一个补益元气的基本站桩法。常做能使肾元充沛、筋骨劲强。
6.热水泡脚
每晚7~9时,是肾经气血最衰的时辰,此时泡脚、按摩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肾和肝的目的。以木盆为好。泡脚水,以40左右为宜,以15~30分钟为宜。然后按摩两腿根部的“气冲”穴,两脚心的“涌泉”穴,反复拍打、叩击、推揉、按摩两腰出的“肾俞”穴,则效果更佳。
7.深呼吸
选择空气清新的环境,尽量用鼻子吸气。呼吸保持柔和、缓慢、均匀、深长。以6次深呼吸为一组。然后平息调整,可以再做。
8、外劳宫补肾法。
每晚临睡前将两手背紧靠腰部,仰卧于床上,5-10分钟后,其热感会逐渐传遍全身。开始时,双掌被腰压住会出现麻胀现象,3-5天后即可适应消除,双腿会感到轻松灵活。不论是晚上,还是白天,只要你躺在床上,坚持两手背紧贴两肾半小时,便可收到奇效。
9、搓腰眼
“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每次便后,用搓热反双手搓肾脏36次,你会感到腰部发热;
10、若你腿脚冰凉、麻痛。
可将左腿架于右脚脖子上,20分钟后,腿脚便会变热。
11、小指头提水法
手指头有许多神经末梢,联结五脏六腑,例如右小指头通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强壮,开窍于二耳与二阴;左小指头通膀胱,是人体主持水液的代谢,它通肺、通胃、通肾。常练小指头提水法可以强肾。
12、膝盖逆时针走路法(走圆圈路)
靠人体自身练出的功能,就能治好肾亏、肾衰之疾患。
13、按摩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适宜症状: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肾虚、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特别是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可祛痘、祛斑、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增强记忆力、改善听力及视力、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过大以免伤及皮肤。对于肾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压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显减少。
按摩虽然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仍然需要配合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