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伯克希尔大学1989年——巴菲特谈头25年所犯的错误

上周,主要的时间基本上用于对洋河股份的业绩快报和美的集团的回购方案及激励计划做了分析。

特别是后者,因为要查的资料比较多,总共写了差不多1万多字的两篇文章,花去了我差不多5天的时间。不过,估计对美的很多投资者而言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很多持有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股票的人更多靠信仰而不是常识。

原来计划要在五一前读完所有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现在看来可能有点太乐观了。

这些信作为经典的商业教材读起来虽然过瘾,但是因为要写读书笔记,为了搞清楚很多细节还要查资料。即使我的书柜里有几乎所有关于巴菲特的书可以随时翻阅,但是整体进度还是没有想象中快。

还有一件事也会拖慢这个进度。在4月底前,所有公司都要发年报和1季报,到时看这些报告也会占用不少的时间。

所以就尽力争取在五一前先把1986年-2006年这30年的信看完吧。

言归正传。

在1989年致股东的信的结尾,巴菲特很突兀的用“头25年所犯的错误(浓缩版)”的小标题,总结了自1964年接收伯克希尔以来所犯的错误。

都说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DANG不断进步的法宝,现在看来这个法宝也被美国人学去了。

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不仅会指名道姓饱含嘲讽的批评别人,开展自我批评时同样也不手软,我认真的数了一下,巴菲特在信中一共列举了自己的一个错误。

是的,我没有数错,就是一个。

~ 1 ~

巴菲特在信中所列举的这个错误就是“买下伯克希尔纺织的控股权”,在致股东的信中写出这样的话,就像孩子的爸爸对孩子说:“我所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娶了你妈” 一样的心酸和滑稽。

事实上,巴菲特买下伯克希尔的控股权的确是出于“年轻人的一时冲动”,最终陷入纺织业的亏损泥沼以致于20年后才得以摆脱,也实属是“冲动的惩罚”。

回到1960年代,巴菲特在一开始买入伯克希尔股票时,只是想用老师格雷厄姆的烟蒂股投资方法,赚一笔钱走人的。因此,在低价购买了一些股票后,巴菲特就和当时伯克希尔的董事长西伯里进行谈判,并就自己手中股票的回购价格达成了口头协议。

正当巴菲特回到奥马哈的家中美滋滋的计算这一笔投资的收益时,西伯里却“不讲武德”,将原来谈好的收购报价又压低了0.15美分,然后按照压低的价格把合同发给了巴菲特。

西伯里的这个做法,让34岁年轻气盛的巴菲特感到无比愤怒,转头就收购了伯克希尔更多的股份,获得了控制权,入主董事会,赶走了西伯里,然后成功的掉入日渐衰落的美国纺织企业的大坑之中20年。

在反思自己的这个错误时,巴菲特提到:“除非你是清算专家,否则买下这类公司实在属于傻瓜行径”。

这类企业如果不能快速脱手或者立即清算,你不但需要保持投入,去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它能正常运转;而且时间的流逝也会把你原本低价买入的优势抹平,使你的收益率低得可怜。

尽管从事纺织业务的伯克希尔还在不断吞噬着资本金,巴菲特又买入了巴尔的摩的一家百货公司——霍克希尔德-科恩公司。

这家公司基本与伯克希尔类似,以巨大的折扣价格买入,但是缺乏护城河,在剧烈的竞争中,业绩并不稳定。最终巴菲特仅仅以成本价脱手,并没有赚到什么钱。

有了这些经历,巴菲特才讲出了:“相信我,时间虽然是好公司的朋友,但却是烂公司最大的敌人。”

此后,有人讲“做时间的玫瑰”,也有人讲“做时间的朋友”,这些话的出处都是巴菲特的这句话。

而投资这些企业对于巴菲特的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他不断的体验到购买便宜货的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成为他接受“以合理价格买下一家好公司”这个理念的一个客观因素。

~ 2 ~

题目是”头25年所犯的错误“,但是巴菲特只是提到了自己的一个错误。但是在这一部分最宝贵的却是巴菲特就着这个错误所分享的7个经验和教训。

第一个经验,选择好的公司投资。

这个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讲过,不再赘述。

第二个经验,选择好的公司同时,还要有好的经理人。

巴菲特每次收购或者投资一家公司,都会讲到这个公司的管理层恰好是他喜欢的人。而且还会在很多场合提到,如果不是因为***,我是不会买这家公司的。

最开始,我认为这只是美国人的客套之词。但是,如果你真正读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后,你会发现几乎在每年的致股东的信中,他都会花大量篇幅不吝赞美的去赞扬这些管理层。

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有大概两点:

第一、巴菲特虽然对于商业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并且非常了解企业经营的方法。但是实际上,他并不善于或者并不喜欢从事具体的企业管理工作,在所有收购企业的广告中,“具备管理阶层”都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所以,巴菲特对于这些能够管理好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第二、巴菲特深谙管理学并且熟知皮格马利翁效应。当他说出这些话时,既是基于事实,又是充满期待的,而这些期待又能激发下属公司管理层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所以,他的管理层这些赞美,就会形成正面反馈的飞轮效应。

总之,在巴菲特看来,能力出众的管理层和优秀的公司一样重要,而且这会是他选择投资标的一个重要标准。

第三个经验,好的马也要搭配好骑师才能有好成绩。

这点和第二点很像,但是论述的角度还是有差别的。如果说第二个经验是侧重从投资的角度来讲的自己的标准的话,第三个经验则是更多是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资源的配置。

关于这个经验,巴菲特在信中讲到:“当一个绩效卓著的经理人遇到一家恶名昭彰的企业,通常会是后者占上风”。这句话的意思大概类似于所谓的“形势比人强”。

在1985年的信中,巴菲特这样讲:“当你遇到一条总是会漏水的船时,与其不断花费力气去修修补补,不如干脆换一条好点儿的船。”

所以,即使是好的经理人,去管理“只需聪明一次”的生意,也会比管理“必须每天聪明”的生意,更容易获得成功。

关于好企业和好经理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巴菲特的观点有不同的侧重。

但是,整体而言,最终他还是更偏向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再去寻找好的经理人。

至于广为流传的“寻找傻瓜都能经营好的企业”的出处,大概是1995年致股东的信中的这段话:

“如果你在很早以前就能很睿智的买下一家电视台,你甚至可以把它交易一个既笨拙有懒惰的亲属去大力,但这项事业仍然可以成功的运营数十年之久。”

第四个经验,我试着尽量只与我们所欣赏喜爱与信任的人往来。

巴菲特提到这个经验的时候,特别提到“在犯下其他几个错误之后”,至于他口中的这几个错误是什么,因为并不是单纯的企业质量的好坏,而是涉及到对人的品格的评判,巴菲特并没有详细的讲,因此我们无从得知。

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远离那些有劣迹的管理层经营的公司也是一个重要的避雷要诀。

在这件事上,不仅巴菲特有选择,普通的投资者同样有选择,和将你视作对手盘的人一起致富,你迟早都会被人骗的连裤衩都不剩。关于这点,我在《远离烂人》和《蟑螂理论》中都讲过。

那些有过劣迹的管理层和公司,往往会在过往因为某些事情的成功,形成习惯或者路径依赖,并进一步的强化这样的想法,大概率会再次重复这样的举动。而你去投资他们经营的公司,迟早都会被他们所算计。

对此,巴菲特讲:

“这种原则本身不会保证你一定成功,……我们不愿意跟那些不具令人尊敬特质的人为伍,不管他的公司有多吸引人都一样,我们永远不会靠着与坏人打交道而成功。”

第五个经验,我们专挑哪种一尺的低栏,而避免碰到七尺的调高。

投资和企业经营不同的地方在于,企业经营中可能真的会面临巨大困难,需要企业家去解决和克服。

就像《详谈:左晖》中提到的一样,贝壳就是靠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构筑起护城河而成功的。这种情况,企业家是不能逃避的,必须勇于面对的。但是成功之后,企业家也会获得坚持所带来的奖赏。

但是,投资并不一样,跨越七尺高的栏,并不会给你带来额外的奖赏,相反还可能会带来损失。

对此,查理·芒格在2002年的西科金融公司的年会上这样讲到:

“我们有三个篮子,分别是:“进入”“退出”和“太难”……我们必须对潜在的投资有特别的洞察力,否则,我们就会把它放进“太难”的篮子里。”

如果某家公司分析起来太难,业务看不懂,我们完全可以换别的公司,还有什么比这更简单的决定呢?

第六个经验,降低“惯性驱使”或者“机构强迫症”的影响。

巴菲特认为这种被称为“惯性驱使”或者“机构强迫症”的东西,在企业内部,是一种可以压倒一切的力量,从而导致正派聪明的管理层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这种因素,很多在企业工作的人都会有体会,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会在很多事情中发挥作用,我一般把它归纳到企业文化的范畴,或者称之为企业内部的潜规则。

巴菲特还专门举例说明:

“(1)就好像是受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所规范,任何一个组织机构都会抵抗对现有方向做任何的改变;

(2)就像我们会用工作来填满所有的时间那样,企业的计划或并购案永远有足够的理由将资金耗尽;

(3)任何一个崇拜领导者的组织不管有多离谱,他的追随者永远可以找到可以支持其理论的投资评估分析报告;

(4)同业的举动,不管是做扩张、并购或是制定经理人待遇等都会在无意间彼此模仿。”

巴菲特认为,企业的管理层这样做并非是因为愚蠢或者腐败,只是习惯在起作用。

可惜,即使巴菲特在1989年就曾指出过这个现象,但是至今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还是存在这样的问题。

虽然巴菲特说不是因为愚蠢或者腐败,但是这种事情的发生,官僚主义的因素起着极大的作用应该是没有争议的,一切按照流程和习惯走,即使干砸了也没有人能够挑出毛病,大家都安全。

或者这才是“惯性驱使”或者“机构强迫症”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第七个经验,采取保守的财务政策。

对于这一点,巴菲特态度坚决表示,从不后悔没有采用更高的杠杆,尽管可能会带来更高的投资报酬率。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从来没有100%的概率表明使用更高的杠杆是安全的。

因此,巴菲特在在信中讲到:“我们不会想要那种99比1的可能性”,以后也不会,……只有你的行为合理,你就一定能够得到好的结果。”

对巴菲特而言,更高的杠杆可能是增加更多的借款或者发行债券;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杠杆一般是指融资。大部分人在融资时,并不是看到了更好的机会,而只是觉得自己赚钱太慢。

如果你希望一生只富一次,远离杠杆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 3 ~

其实,巴菲特在这一部分还是有点遮遮掩掩的承认了另外一个错误,只是夹杂在一大堆经验教训中,表现的不是那么明显而已,这是典型的“三明治式认错法”。

关于这一点,巴菲特在信中是这样讲的:

“其实有些更严重的错误大家根本就看不到,那是一些明明我很熟悉了解的股票或公司,却因故没有能完成投资。错失一些能力之外的大好机会当然没有罪,但是我却白白错过一些自动送上门,应该把握却没有好好把握的好买卖。”

至于错失了拿些重大的投资机会呢,巴菲特又没有明说。

大概是在12年后,在2001年7月18日——在凯瑟琳-格雷厄姆去世后的第二天,巴菲特强忍悲痛按照计划到佐治亚大学特里商学院做演讲,在这个演讲上,谈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而这些内容记录在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下册)的第835页。

在大家问他曾经犯过那些错误。他除了提到购买伯克希尔之外,还提到了另外两个公司。一个是美国航空,一个是辛克莱尔加油站。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在1989年,巴菲特投资3.58亿美金,购买了美国航空10年期强制赎回的可转换优先股,年利率9.25%,转股价60美元。(请见后面的1989年伯克希尔大事记)

可惜没有时空门。

关于本该去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巴菲特在这次演讲中只是提到了:“没有买FNMA的股票,FNMA即联邦国家房贷协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房利美,而这项投资失误引起的损失达50亿美元。

《滚雪球》中,还提到了其他两个案例:“错过了汤姆-墨菲曾竭力要卖给他的电视台,没有投资沃尔玛。”

因为谈同一个话题的时间中间隔了12年,因此,也很难断定巴菲特在1989年想讲的所谓错失的机会,是否就是在2001年所讲的这些。

也有可能是在这12年间,巴菲特又积累了新的案例呢。

毕竟,在1989年,巴菲特在这一部分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我们希望25年后还能向各位报告伯克希尔头50年所犯的错误,我想公元2015年的年报,大家应该可以确定这一部分将占据更多的版面”。

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去翻了巴菲特2015年致股东的信。

嗯,巴菲特食言了。

1989年伯克希尔大事记

B夫人因为与家庭成员在内部改装与地毯部门的营运上意见不合,在5月离职,并以96岁高龄再次创业。

增加可口可乐股票的持有。增持918万股,共计2335万股,耗资4.31亿美元。共计投资10.24亿美元。

7月,投资6亿美金在吉列剃须刀公司十年期强制赎回的可转换优先股,年利率8.75%,转股价50美元。

投资3.58亿美金在美国航空十年期强制赎回的可转换优先股,年利率9.25%,转股价60美元。

投资3亿美金在冠军企业十年期强制赎回的可转换优先股,年利率9.25%,转股价38美元。

发行9亿美元的零息可转换次级债券,15年到期,发行价是面额的44.314%,年报酬率为5.5%。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