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21》,主旋律现实中的浪漫表达
作者 | 六一
编辑 | 语境
*本文涉及剧透
亚热带向来多雨,毫无预兆的雨淅淅沥沥地绵绵不绝,地上的积水在夜晚上海城的灯光下形成了一个平行世界。
建党的故事在多雨的时节上演了。
电影《1921》中的雨天,是李大钊和学生们殷切地等待陈独秀出狱的那天;是长沙文化书社伴着磅砣大雨激烈讨论的那天;是李达和妻子王会悟推着载着《新青年》杂志的板车搬家的那天,是两人推开阁楼的窗,在朦朦胧胧的细雨中相互依偎的那天;是杨开慧在码头依依不舍送别毛泽东的那天;是嘉兴南湖细雨蒙蒙中,一叶小舟上正在诞生伟大政党的那天。
雨停了,王会悟收起纸伞,望向船舱里豪情壮志的青年人们正在积极地讨论着党的未来,形势如同雨过天晴的天空一般渐渐明朗起来。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那雄纳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电影《1921》的最后一幕。《1921》由黄建新、郑大圣联合执导,汇聚了众多明星演员,它聚焦1921年建党前后的故事,展示当时的热血青年在国内外风云变幻下,前仆后继的努力与勇气。
《1921》在叙事历史时,并未采取平铺直叙的表达。
早期的共产党小组在各地成立,五湖四海的代表在上海聚合;工人运动正在上海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国际代表远渡重洋,提防着法租界当局的跟踪与监视,与中国代表秘密会面;日本间谍独自来华,一边收集情报,一边预谋杀害在华日本共产党员。这种多线性叙事的逻辑展示了导演及主创团队希望展现时代全貌的野心。
在主线情节之外,主创团队增添了不少浪漫的细节和隐喻,让影片现实性与艺术性同行。
首先,影片中用大量的笔墨刻画李达(影片主角,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和妻子王会悟从新婚到共同筹办党的一大期间,两人之间的心照不宣、相濡以沫的关系。影片中对他们关系描述并非止步于简单的丈夫与妻子身份的交代,而是细致地挖掘了两者情感中种种浪漫而又美好的细节。
尤其是两人在阳台上泪眼相望,合唱《国际歌》的场景,既表现了两人彼此感同深受的情感,也展现了革命性的一面,他们既是伟大的革命先烈,也是普通的夫妻,这种真实而又温暖的伏笔,让整个影片都呈现出浪漫主义气质。
此外,影片对革命友情的描绘也十分出彩,既有老同志的革命友谊,又有年少学生之间的互相欣赏。
影片开头,陈独秀入狱,他和李大钊在监狱的铁窗两边,二人在一来一回的激烈问答中,展示了两人希望“建立一个真正政党”的共同志向。
陈坤饰演的陈独秀
刘昊然饰演的刘仁静(北京代表,19岁),刘家祎饰演的王尽美(济南代表,22岁)和王俊凯饰演的邓恩铭(山东代表,20岁)扇着蒲扇在草席上谈论自己的革命热情和抱负时,少年的热血和美好被展现得淋淋尽致。
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来自五湖四海、年纪差距较大的代表们,围着天井,在各自房间的窗前听彼此的诉说,年纪最大的何叔衡谈着读书人要直起腰杆做人的感悟,镜头扫过每一个人的面孔,有人若有所思,有人早已留下眼泪。
导演黄建新曾说,这一场景,正是在和饰演何叔衡的演员张颂文的聊天中得到的灵感。
主创的巧思远不止在情节和情感的描述上。
《1921》中以黑白的摇晃镜头展示人们在腐朽的政权统治下的被迫逃难,这是紧张不安的逃跑;而当镜头转向当时的年轻人,他们的奔跑则是充满朝气的,是奔向自由和未来的。
王仁君饰演的毛泽东在法租界奔跑
笔尖、印刷机、报纸在影片中被作为知识分子的象征,既展示了当时知识分子通过文章来宣传思想的现实,也表现了知识分子“文人治国”理想和抱负。
影片中的一个细节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李达跑去印刷厂,希望可以将“百姓”一词换做“人民”,因为“人民才是主人”,正是这“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才为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星星之火”。
五年前,黄建新和主创团队接手《1921》这个项目开始,就反复自问:有建党90周年时的《建党伟业》珠玉在前,作为百年献礼片的《1921》到底该怎么拍?
《建党伟业》是一部编年史的历史片,涵盖十年中的历史重要节点以及无数关键人物,黄建新在接受娱刺儿的访谈时说,重复十年前的题材没有意义。这次拍《1921》,就想把时间聚焦在1921年,把它变成线性的故事电影,有情节、有人物、有反转。
当年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如果去掉年纪较大的董必武、何叔衡,平均年龄还要再小几岁。
这让黄建新有点难以置信,他形容自己拍摄影片,就是穿过一百年的时间,触摸那个时代年轻人滚烫的心。
在他看来, 《1921》是2021年的《1921》,“不是用1921年的心态去拍,而是用当今的心态去拍”。
通过当下的心态去100年前的历史中寻根,导演为《1921》赋予了与现实同行的浪漫。
今年是,也是主旋律影视作品蓬勃发展的一年。
在电视剧方面,《觉醒年代》《山海情》《叛逆者》等剧集备受好评,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所接纳;在电影方面,包括《1921》《革命者》等主旋律作品,都成为观众在上映前期待的影片,讨论热度持高不下。
《觉醒年代》海报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毛尖总结,我国的主旋律影视在建国早期,以革命战争片、反特公安片为主,这是由于当时意识形态任务所致,接着是样板电影,到了八九十年代强力塑造国家本质和人民主体的关乎国家记忆的大事记电影出现,例如1989年《开国大典》。
到了新世纪主旋律表达被电视剧强力接棒,与此同时,在冷战和谍战剧全球复兴背景下,《暗算》《潜伏》等剧集备受观众欢迎,甚至在当下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无法超越的“神仙”剧集。
在电影市场上,著名导演在雄厚的资本投资下,将主旋律与个人故事相结合,2007年的《集结号》、2009年的《风声》、2009年的《叶问》、2010年的《唐山大地震》都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电影成绩。
而这些影视改变了主旋律多由国家/政府投资的情况,它们更多是来自民营公司在市场预期下的商业行为。
《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以中国历史重大事件为主题的电影的横空出世,则开拓了偶像明星加盟,助燃国家叙事的新路线,在热闹的影音表达和数百位明星的走马灯式的表演中,打造一幕幕“视觉盛宴”,以更为平易近人的方式传达教科书上的历史。
《1921》延续了这种模式,主要演员仍采用观众认可的“戏骨”,在群像式的剧情中大量选用年轻明星。在导演的指导下,这些年轻的流量明星并未暴露出过多演技短板,同时正因为年纪相仿,反而更能展现年轻的革命先辈们的青春与朝气。
生命过程是变化的,因此黄建新在拍摄《1921》时,一定要看到生命在青年阶段的这张脸。
除了王仁君饰演的毛泽东、刘昊然饰演的刘仁静、王俊凯饰演的邓恩铭、王源饰演的邓小平等年轻革命者角色,还有很多年轻群演。黄建新在五四运动这场戏中,用更加年轻大学生替代了打工的成年人。“他们的眼神是不一样的,镜头推向他们眼睛的时候,就是青春。”
如今的年轻人不仅希望能看到脸熟的年轻偶像,而是更加希望能在主旋律电影中看到精彩的革命先辈塑造,从中感受英雄主义的光辉,汲取力量。
从《人民的名义》等国家全力支持的主旋律影片开始,不少主旋律影视作品备受年轻人追捧。
在国家蒸蒸日上的今天,从犬儒主义到“今生不悔入种花家”的主流思想回归,年轻人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主旋律的护旗手,沉浸于爱国情感,认同并共鸣于那些将一生奉献给革命事业的先辈们。
《觉醒年代》中的守常先生(李大钊)、仲甫先生(陈独秀)、迅哥儿(鲁迅)在社交平台上被年轻人亲切地呼唤着,年轻人用青年文化包装革命伟人,原本教科书上平面的人物变成了表情包中说着俏皮话的“先生们”“哥儿们”,《觉醒年代》也和网络用语“永远的神”(永远的神)联系起来。
网友制作的鲁迅表情包
在刚刚过去的上海电视节,年轻人们为《觉醒年代》能捧得奖项大满贯感到兴奋雀跃,也为《山海情》中令人动容的水花(热依扎饰)未能获奖而感到遗憾惋惜。
毛尖认为任何一部影视剧集,都有时代的命。早在二十年前,《山海情》《觉醒年代》也许得不到这样的掌声,这样一个民心再出发的时代滋养了当下的主旋律作品。
不仅观众更年轻,主创人员也更年轻。在上海电影节“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探索”论坛中,演员、制片人梁静提到,过去参与创作的几部主旋律电影中,团队成员都非常年轻。
这个时代年轻人的创作激情,为电影提供了很多新鲜血液,正如那个时代里的年轻人一腔热血,为了国家无私付出,“革命浪漫主义”几个字完全呈现在荧幕上。
END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文娱、内容创业、二次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