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奋斗者该用什么姿态?
文丨书情画意 · 主播丨涂山
“我和他们开玩笑说,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土猪’,也要立志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
张锡峰在演讲,《超级演说家正青春》节目视频截图
被流量选中的这一句话把衡水高三的孩子推到了风口浪尖,人们嘲笑着这个孩子就是个“凤凰男”,有人哀叹着现在祖国的新青年怎么如此世俗不堪,有人说这个孩子充满了狰狞和丑陋,有人以“城里人”自居提醒自己以后要远离这种人,有人对这个社会又开始失望了......
好多人在网络上发表着自己的“高见”和“清醒”,我看到了贫瘠,一种群体性贫瘠。
这个社会,人们接受不了不够“体面”的奋斗,接受不了欲望的完整表达,接受不了把“功利心”明目张胆的放到桌面上,更加接受不了对贫穷摆脱的急切。
人们最接受不了的,是一个17岁的孩子口中的梦想不是为祖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崇高理想,而是更加现实的迫切希望拥有更好的生活。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忽略这个孩子所指的真正的“白菜”究竟是什么,主观和绝对主观开始将真实埋藏起来了,也连带忽略了“我和他们开玩笑说”这前半句话。
大家都清楚这里的“白菜”是指资源、机会、设施、政策等等,但是大家不愿意相信,因为人们只希望听到他们想听的。
有人说照这个孩子的想法,得赶紧给自己的女儿定一门“娃娃亲”了,你看,这像不像为了保持血统纯正而绝不与外族联姻的模式?像不像由外国的种族歧视演化出来的地域歧视、阶层歧视?
那些高高在上巴不得用尽一切力气去指责这位男孩儿的成年人们,或许是真的没有穷过。
穷过,也就理解了。
我实在不知道对于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人脉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想要“改命”除了好好学习还有其他什么更直接有效的方式了。
所以你也大概率能够想到这个孩子严肃的表情、略带哭腔的声音里究竟含有多少哀怨、受过多少委屈,他站在台上的十分钟里,不是在说对大城市的向往,更多的是在用自己的声音传达出“贫穷”和“普通”的能量——我不认命,因为我还有改命的机会。
年轻人不应该这样吗?从不认输,拼命改变,一路向上,狂且张扬,怎么就错了呢?
我一直以为最好的三观是尊重别人的三观。我们一定要明确的知道“猪拱白菜”从来都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这只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了安然无恙,他选择了野心勃勃,仅此而已。不要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判别人的选择,你只是看到了别人人生中的这一程。
我看了很多遍他整个视频的演讲,也被感动到流泪。
在这个十分钟略带浮夸和技巧性但却又不失真诚的演讲里,我看到了许多人的影子,我的老师,我的父辈,我的兄长,我的朋友,还有我自己。
布迪厄称教育为“现代炼金术”,是一场“始于家庭、经由教养、成于趣味、通向学校的文化资本的最大化渗透,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谋的具身化的惯习之争”,其主要作用是“一药两吃”——“对底层人,其药效近乎障眼法;对上层人,其药效类似宽心丸”。
教育,本质上就是具有工具化价值的。
所以,缘何批驳呢?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接受教育除了基于生计、逃离苦役的实用态度外,还有对于读书、认字作为一种天道的敬畏,对学习乃“个人生成”的顺其自然的宿命观。
这种观点不同于“读书无用论”或者“读书限制论”的观点,因为它的本身从不否认除读书之外的生存之道,但是倘若能多读一些书就再好不过了。
“读书至上”观点究其源头是不存在任何歧视与偏见的,既无仇富心理也无强权色彩,甚至是饱含敬畏之心的。
如果一定要说一些什么“不满”出来,那大概就是对于资源分布不均的无奈与反抗,也恰巧是这种分配不均所以才让人产生了跨越阶层的想法,跨越不均,才能改变不均。
我所看见的出身于底层读书学习的前辈们,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是高学历竞争压力,但是他们又保留了读书的纯粹性一面,有江湖侠骨,亦有务实求生。最终帮助这些平民子弟实现“逆天改命”的,除了被现代人嗤之以鼻的“功利心”之外,还有“成而为人”的功德意识和纯粹精神。
平民阶层人的读书也是具有神圣性面向的,只是这种神圣必须要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才可能实现的,这也就是键盘下嗤之以鼻的“功利心”。
传统耕读的读书之“用”其实是对他人的“功用”、“功德”,而非对自己的“实用”、“功利”,在这一点上,从古至今很多人对此存在误解,因为“跨越阶层”这四个字太过于敏感,也太具有威胁性。
教育是个体突破结构的天花板,是实现阶层流动,是社会维系平等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允许这个世界注定会存在阶层,同样更要接受阶层的可变动性,这句话看起来颇为刺眼,但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国家、哪种制度、何种时代,只要存在群体,就存在阶层,这是必然性,阶层具有流动性,这也是必然性。
寒门子弟依托教育提升自己这是人生升华的最佳路径,“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没错,也没过时,其永远是真理;“学习知识为了改命”这句话也没错,改自己的命格,改家族的命运,甚至改国家的命途,这些“逆天”行为只要不伤害他人不违背伦理那就是没有错的。
所以,请允许努力“改命”的孩子继续疯狂,这是时代和社会给予他们的权利自由,请包容他们“功利心”的肆意生长,这是他们能够改变世界的第一步。
与其把目光放在一个17岁孩子的措辞上,不如去思考一个更有价值的问题:教育的心态。
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17岁的孩子应该是怎样的?学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不论是否充满野心,至少不能是对普通和落差的无法接受。
好的教育,不仅仅是让我们立下鸿鹄之志,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成就和创造不凡,更应该教会我们在理解并且接受生活本来的样子之后仍然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应该高兴才对——幸亏没扎在眼里。初读前半句十分不解,甚至感觉有些可笑,但是读完后豁然开朗,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变故即便是困境,也能在困境中看到希望。
健康的心态,在我看来应该是平和的。
古人常说做人要遵守“中庸之道”,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诚、至善、至仁、至圣、至德、合内外之道的境界。
教育,应该用更加中庸的方式教出更加平和的学生,而不是让我们的孩子空有野心却无法冷静的看待这个世界。
教育者应该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历史舞台去思考人类的未来,我们要培育的不仅是具备丰富学识的学生,我们要培养的是有足够的能力去创造成功和有足够勇气去面对失败的学生。
古语云: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反之则神难聚、气难凝、事难成。只有做一个心态平和的“撞钟人”,才能不卑不惧轻装前行。
好的成长是一路走来,在看过世界辽阔之后,在直面内心深处之后,还懂得去思考、去质疑、去脱变、去成长。如果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总是怀着“教育工具论”的态度,这证明我们的教育文化是失败的,至少没有让我们步入下一个人类文明。
我曾读过一本书叫做《夏山学校》,书里没有大谈特谈教育之道,这是一所“自由式发展”的学校,但这种自由又不同于“放养式”,它只是不被“教育”的光环所笼罩,更加关注于学生本身。
夏山学校的校长尼尔认为:“我衡量成功的标准是能快乐的工作和积极的生活着。”他强调孩子的人格和品性成长远比学业优异更为重要。在夏山,孩子的成功不是用学业成就来衡量,而是按照孩子自己对成功的定义来衡量,孩子们应该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我们的教育,理应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而有个性的自由人,积累知识沉淀智能,拓宽视野建立自信,在步入社会之后力所能及的参与到社会改良中,活出丰盈而有价值的人生,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少年感”。
正心正举
健康与发展公益讲堂开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