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教学改善与“洗发”
【异史氏曰】这两天翻戴夫·伯格斯的《教学需要打破常规: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创意教学法》(这个副标题似乎有些夸张,不知道是作者的意思,还是译者的意思。我们这些不懂外语的人的麻烦就在这里,究竟是译著的问题还是原著的问题,除了猜测就只有猜测了)。尽管我对书中一些观点并不认同,但我以为下面我引述的伯格斯这段些文字对理解从反馈中寻求教学改善是有启发的:“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关键是改变你的思维范式,相信这里没有所谓的真正的失败——只有反馈。当你对你想要如何上课有一个愿景时,你在上完这节课之后就可以分析这堂课的结果。为了提升你的课堂和教学技巧,请有效使用这些结果(又称为反馈)。比如,如果你发现班级里的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你的课堂演示,那么责备你的学生对这件事情的改善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显然,如果学生没有积极参与,这其实也是他们向你提供的关于这节课的一些关键反馈:这一天,对课堂上的他们来说,你所做的事情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请不要带私人情感,客观地去评估这些反馈,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只要你这样做了,就一定能够调整和改善你未来的课堂演示技巧。真正技巧娴熟的从业者都会有职业的敏感度,去感知观众的参与程度,并立即进行实时调整,这就是最终目标,尽管很难,却是能够实现的。不要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你的下一个议程安排上,而错过那些你的观众持续提供给你的真正的反馈!”关注学生课堂上细微末节的反应,不要带着个人情绪去看学生的种种反应,更不要责怪学生。“实际上,学生可能不是真的讨厌数学,他们只是讨厌教师教授数学的方式,他们讨厌的是学习数学时那种苦苦挣扎的无力感和无助感。学生认为历史很无聊,是因为教师沉闷的课本讲解、大量的作业和严厉的训话扼杀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历史不无聊,是历史课无聊而已。当学生觉得所学知识和他们的现实生活毫无关系时,他们会怀疑这些知识是否值得自己努力投入时间和精力。这种疑虑的确是正常和合理的!作为成年人,我们也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被白白浪费掉,学生也同样是这样的。”学生的反应就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反馈,如果我们能根据这些反馈做些调整,哪怕是改变一下站立的姿势或者语调,或许部分“分神”的学生就会参与进来。
伯格斯认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最好的办法就是掌握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并让他们感受到你的教学热情!课堂上,感知课堂氛围衰退和高涨并适时调整热情的能力是卓越教师必备的技能,这种技能几乎很难量化,也很难教会,只能凭借教师自身的努力和经历才可能获得,这种技能也成功地将优秀教师从众多的教师中区分开来。”注意,关键是教师自身的努力和经历,这是其他任何因素无法替代的。
伯格斯转述的莫尔茨的《心理控制论》中对人类达到自己目标的方式和导弹、鱼雷击中目标的方式进行的对比来说明教学改善的过程对每一位有志于教学改善的老师也是有启发的:“鱼雷通过继续前进、寻找错误、不断纠正错误来完成它的目标。”伯格斯说,“事实上,导弹会对接受到的反馈进行持续的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不断地调整,最终达到目的地,并且击中目标。伟大的教学之路看起来就像你在冲洗头发时的操作步骤一样:摸索、失败、调整位置,再摸索、再失败、再调整位置……抹肥皂泡,冲洗,如此重复。”
由此,想到前几天魔都一位朋友问我如何看“同课异构”的问题。我以为对新手教师来说,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研修方式。“同课异构”的关键在“构”,我以为这“构”就是设计,而“异”就是尊重差异--教师不一样,学生不一样,方式方法自然不一样,但无论如何,目的应该是一样的--如何帮助更多的学生学得更好一些,如何帮助新手教师慢慢地改善教学。这样的研修要达成目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所有的参与者都要消除比赛心理,多一点揣摩改善的意识。于是又想到一个流行的术语,“磨课”。如果我接受这个术语(许多词语不接受也是不可能的,但如何理解则是我的事),那么我更倾向将“磨”理解为教师个体对具体教学内容如何呈现的琢磨,而非一班人替那个个体打磨,如此,那个个体就与木偶无异了。此外,课前的准备是必须的,但要有个度,否则与杜郎口的“展示课”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