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南祖房(乌水房支系)的世略追溯到炎帝
盱南崔氏族谱》(建昌),为清雍正年间崔仁懋等编。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藏江西省抚州市建昌南城崔坊崔氏祠堂。该支崔氏奉崔伦为始祖。崔伦,自唐代乾符年间由抚州青泥徙居南城之北港(即今崔坊),是为建昌崔姓一世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各族支派皆其后裔。此家谱共16卷,卷一为谱序,卷二至十六为世传。旧谱自季子起,故称“通天谱”。
01世 炎帝神农氏,名石年,姜姓始祖
02世 帝临魁、柱(稷)
03世 帝承
04世 帝明
05世 帝直(帝真、帝宜)
06世 帝厘(帝来)
07世 帝哀(帝衷、帝衰)
08世 帝榆罔(名克,末代炎帝)
09世 炎居
10世 节茎
11世 戏器
12世 祝融
13世 术器
14世 勾龙
15世 垂(共工)、信(夸父)
16世 噎鸣
17世 伯夷 (佐禹治水有功,封吕侯,掌四岳)
18世 宣公
19世 定公、迩公
20世 怀公、恒公(定公子)
21世 宙公(怀公子)、宇公(恒公子)
22世 高公、许公
23世 宰公(高公子)
24世 禅公
25世 启公
26世 蒯公、副公
27世 正公、乔公(蒯公子)
28世 志道(正公子)
29世 祖荣
30世 杜公、成公
31世 济公(杜公子)
32世 林一、林二
33世 承先
34世 光公、荣公、平公、理公
35世 永和(荣公子)
36世 嘉禹
37世 衡车
38世 海复
39世 祖甲、祖丙
40世 一懋、二懋(祖甲子)
41世 正一(一懋子)、正二(二懋子)
42世 美成、心成(正二子)
43世 元一(心成子)
44世 仲调
45世 计恒、训元
46世 先一、先二(训元子)
47世 司会(先二子)
48世 辉前
49世 公伦、公显
50世 豫仲(公伦子)
51世 姜尚
52世 丁公
周初 太公封齊生丁公 丁公生季子封崔邑 因姓崔
(53)1季子
(54)2穆伯
(55)3沃
(56)4野
(57)5惠叔
(58)6莊仲
(59)7襄伯
(60)8懿子
(61)9文子
(62)10平子
(63)11夭
(64)12武子(崔杼)
(65)13明
(66)14良奔鲁
(67)15吉
(68)16延
(69)17求
(70)18點
(71)19班
(72)20岑
(73)21超
(74)22備
(75)23常
(76)24周
(77)25勣
(78)26全
(79)27秦東莱侯 意如 遷博陵
(80)28漢東莱侯 業遷清河
(81)29信侯 昱
(82)30襄国太守 紹之
(83)31光禄勳 雅
(84)32扬州刺史 忠
(85)33散骑常侍 泰遷鄃縣
(86)34淮阳太守 景
(87)35挺
(88)36破虜將軍 權
(89)37湫
(90)38安定侯 瀜
(91)39中書令 温
(92)40魏常山太守 就
(93)41上谷太守 公安
(94)42晋司徒 岳
(95)43后赵僕射 牧
(96)44征東將軍 蔭
(97)45聊城令 怡
(98)46劉宋楽陵太守 矌遷齊州
(99)47清河太守 守
(100)48劉宋库部郎中 霊茂遷全节
(101)49元魏祠部郎中 雅實
(102)50高齊三公郎中 逵
(103)51宇文周司徒長史 德仁
(104)52隋许州治中 君實
(105)53唐宜君丞縣 解
(106)54清河文公 融
(107)55礼部尚書 翹
(108)56渠州刺史 異
(109)57淮南节度使 從
(110)58太师兼都统任江西节度 安潜
(111)59安潜幼子(崔伦)避乱隐抚州青泥 天祐初遷居南城 谱称一世祖
江西抚州市南城县,“赣地名府、抚郡望县”。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建县,迄今2215年。崔伦,唐代人,清河南祖房之后裔,江西南城崔氏始祖。
(崔学法/文《白沙祠堂崔氏来源及“三戟堂”崔氏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