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牛虻》,重温“牛虻”精神
外国文学作品我读的不多,但却有也只有这两本小说给我印象深刻,一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是《牛虻》。两本书里曾经读过好几遍的是前者,但后来我更崇拜后者,因为前者曾经三度提及“牛虻”,我便爱屋及乌,转而熟读《牛虻》。由此我看到了保尔身上有太多“牛虻”的影子,保尔所做的事,“牛虻”其实已经大多做过了。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牛虻”塑造了保尔,所以,我把《牛虻》和“牛虻”摆在了第一位。
《牛虻》的作者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写主人公“牛虻”参加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最后为之牺牲。前苏联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都不约而同的提到过“牛虻”。1953年,一篇《祖国,你的儿子在捍卫着你》的报道中,提到一位叫马仁的志愿军烈士的英雄事迹。他曾在日记中写有“牛虻——保尔——马仁”的字样,这是他理想中的英雄谱系。由此《牛虻》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次年,梁羽生创作《七剑下天山》,将牛虻化身为一男一女两个角色,很多细节照搬了《牛虻》中的描写。1955年,电影《牛虻》上演,牛虻被塑造为坚定无畏的革命英雄,其形象在中国更加深入人心。后来在“运动”中稍作沉寂又“东山再起”,《牛虻》的影响持续不衰。
“不管我活着,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这是“牛虻”的人生宣言,也是“牛虻精神”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这种牛虻精神,曾经影响了中国好几代年轻人。如今民族复兴在即,中国梦实现在即,新时代新形势下,我们仍然很需要这种牛虻精神。
一. 对祖国无限忠诚,死而后已
“牛虻”的典故最早源出希腊神话,后来苏格拉底以牛虻自喻,对当时社会弊端实行针砭,表示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牛虻》中的“牛虻”就是一个“苏格拉底式”的,坚定的反教会统治的革命爱国主义者。“献身于意大利,帮着她从奴役和苦难中解放出来!”这是牛虻最早的人生目标,一经选择,他便为此奋斗终生。
在我国,无数革命先烈曾经像牛虻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为建设新中国始终不渝。在去年中印边界冲突中,我英雄官兵正是凭借忠诚祖国的坚定信念,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他们就是新时代为国戍边的牛虻!
二. 坚定的理想信仰高于一切儿女情长
牛虻被捕后,蒙太尼里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的条件劝他归降;牛虻则要他在上帝(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作出抉择。牛虻曾经深爱琼玛,但当又见到琼玛,他坚持不与自己心爱的女人相认,宁愿再一次活生生地死在她的面前。为了理想信念,牛虻割舍了亲情与爱情,也舍弃了深爱他的吉卜赛女郎绮达,最终含笑走向刑场。
现在虽是和平年代,但一些特定场合关键时刻,依然需要,甚或更需要党员干部具备这种不徇个人私情、敢于大义灭亲的“牛虻精神”,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做一个新时代清正廉洁为民服务的牛虻。
三. 追求事业,从不彷徨动摇
牛虻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他时刻“记住有一个高尚而又神圣的事业......心中燃起一线新的光明,一个为你的同胞完成某种伟大工作的梦想,一种为减轻劳苦大众负担的希望,接受这一事业的心灵必须纯洁得不受任何自私的杂念影响。”正因为有了这个理想,所以他才能对自己追求的事业有一种飞蛾扑火般的执着和坚定。他不相信誓言,“誓言约束不了人。如果一个人必须承担一件事情,他就必须尽量承担。如果他被压垮了下去——哼,那他就活该。”正因为有了这种担当,所以无论艰难困苦,无论生离死别,他都能够义无反顾,坦然面对。
现在看这些经典语句仍然可以震撼心灵,特别是我们党的某些干部,认真自觉的对照解剖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想想并牢记初心使命,实在是很有必要。如果我们连一个“西方世界的文学形象”都不如,那我们还能对得起谁?
一直以来,在中国经历了近七十年时代变迁的《牛虻》没有被遗忘,它仍以红色经典的定位受到官方推荐。教育部《大纲》指定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里有《牛虻》,中学语文课本里还选入了一篇以《牛虻就义》为名字的精编教材。让孩子们多多接受一些“牛虻式”的教育培养,于国于家当然是十分有益和有利的。
作为一部外国文学作品,肯定有它不适合中国特色的部分,但牛虻那种为革命忍辱负重,克服困难百折不回,对革命忠诚不渝的献身精神,仍然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和仿效。为了倡议再读《牛虻》,我又浏览了一遍这本书。精彩处我还是反复咀嚼,以致沉思。于是在似有似无之间,觉得那只“牛虻”正“快乐地飞来飞去”,心便十分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