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经络理疗 选穴配方原则!
1.选穴原则
(1)局部取穴:根据所有穴位都能治疗其所在局部疾病的作用,以及有些穴位还可治其附近器官和组织疾病的特点,在某一部位发生疾病,既可取其局部,亦可取其附近的穴位进行治疗。这是一般治疗选穴规律。如胃痛选中脘、梁门。肘部病变选曲池治疗。此外,阿是穴便是局部选穴中最典型的一种。
(2)循经取穴:首先要诊察清楚所出现的病变是属于哪一经络,哪一脏腑,然后即可选取所病脏腑经络的本经穴,也可取表里经或同名经。有关经脉中的腧穴,一般多取四肢部位的腧穴(尤以肘膝以下的腧穴为多),故又称远部取穴。这种方法多用于头面、躯干、内脏的疾患。如胃痛取足三里、公孙、太冲等。
(3)随证取穴:是指对某些全身症状或对病因病机而取穴。这种方法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范围而提出的。
(4)按神经分布取穴:按照脊神经及其所形成的神经丛、神经干的分布区域,躯干、内脏或头、面、四肢有病时,可选用相应段的夹脊穴以及某些躯干部神经干通路上的穴位或部位来治疗。特定刺激部位分常规部位和重点部位。诱导部位和局部部位是依据神经和经络学说理论提出的,为刮痧治病所常用。
(5)对称取穴;即在与病变相对称的部位选其相应点。这是一种左病右取、上病下取的一种选穴方法。
2.配穴原则
配穴即处方(又称治疗方案)就是将主治相同或相近似的腧穴配合应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使其相得益彰。配穴时,须根据上述选穴原则等形式,但具体配穴方法却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配穴原则是:
(1)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这是一种两法结合的一种配穴方法。即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即按局部(病变所在部位)和循经(本经循行之四肢远端)的腧穴,即成配方。如肺病咳嗽,即可取局部腧穴肺募中府,也可取本经下肢的太渊。
(2)辨证取穴与异向取穴相结合:即在辨证取穴(即循经取穴)的前提下,结合异向取穴、配穴。异向取穴是指按上下、左右和交叉取穴的方法。
①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如胃脘痛取足三里、内庭,牙痛取合谷;下肢瘫痪取肾俞、关元俞、秩边;手指无力取肩髑、曲池。
②左病取右,右病取左。通常称为健侧取穴法。
⑧交叉取穴。如右踝关节扭伤,可在左腕关节处取穴。此法对于四肢疼痛性疾病尤为适用。
(3)表,前。上。左,与里,后,下,右相结合:具体配穴法有四:
①表里配穴法:某一脏腑经脉有病,专取其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临床上,可单取表经或里经腧穴,也可表里经腧穴配合使用,
②前后配穴法:亦名腹背阴阳配穴:前,指胸、腹为阴;后,指脊背为阳。本法是以前后部位所在的腧穴配伍成方,所谓“偶刺法”,以及募俞配穴法。凡脏腑病均可采用此法。如胃脘痛,前取中脘,后取脾俞、脊中等,或用募穴“中脘”和背俞“胃俞”即属此法;
⑧上下配穴法:是指上部和下部腧穴配合成方,以及八脉交会穴配合应用等均属本法的应用;
④左右配穴法;即病涉及两侧时,左右腧穴同取,病在单侧也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4)对症取穴与病理反应点(痧象)相结合:如“针风,先向风府、百会中;或针水,水分挟脐上边取……”,采用的是穴位对全身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如高热取大椎,心悸取内关。是对具体症状取穴;再如胆囊疾病取胆囊穴,落枕取悬钟,带下取带脉,乳房疾病取乳根,头痛取太阳,感冒取大椎,牙痛取颊车,腹痛取神阙为神经取穴。同时根据病情可配合病理反应点应用。或配合神经分布点应用。
更多知识,全息经络调理手法实操,请你约课【视频教学,语音指导】让你真正做到,易学易会,一学就会
葉氏 经络理疗~教学~体验中心
教学·体验项目【一对一】
1;中医保健按摩【缓解疲乏,疏通膀胱经】
2;全息经络推拿【颈,肩,腰,背,胸腹部调理】
3;穴位刮痧【解决急性症状】
4;全息经络刮痧【疏通全身14经络】
5;穴位拔罐【急性症状处理】
6;全息经络拔罐【补,泻拔罐顺序】
7;面部拨筋【十次美容不如一次面部拨筋】
8;穴位针灸【急慢性疾病调理】
9;临床点穴艾灸【针之不到,药之不及,必灸之】
10;小儿推拿【关爱儿童成长,从不吃药,不打针开始】11;塑身减肥【经络通了,减肥是顺带的】
12;临床辨证论治【怎样开全息经络理疗穴位配方】
13;纯手法脊椎修复【预防调理三高两低慢性病】
葉氏经络 养生理疗;☎;13118501333;叶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