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平随笔】说说“酒”字的文化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说说“酒”字的文化

原创/武德平

说起酒,有一个人怎么也绕不过去,他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他还是夏朝的国君。因杜康善酿酒,后世便将他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他为祖师爷。

不觉又想起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成了酒的代名词。

那么,“酒”字究竟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典故呢?

传说有一次,天降大雨,几日不绝,夏朝国内各地洪涝,杜康作为一国之君,担心粮仓被淹,就亲自去储粮现场视察。

他一看,粮库真漏水了,一部分粮食被大水泡了。后来又梅雨不断,杜康又差人巡查,果然许多粮食已发霉腐烂。杜康又去现场想探个究竟,他闻到从粮仓缝隙流出的一些液体味道清香,他好奇心挺强,就盛了一些液体,喝了一大口。

杜康此刻全身发热,感觉不错,又喝了一些,脑袋发晕,脚跟不稳,他就喝醉了,后来就睡着了。睡醒之后,他回味无穷,觉得这个饮料好喝,还想尝尝。

于是他又喝了点这个粮仓缝渗出来的液体,他觉得这个饮料略有点寡淡,好像缺了点什么。

之后,杜康又睡着了,这回睡着后他做了个梦,梦里一位白胡子老头儿给他托梦,告诉他创造这种喝的东西的方法:水为源、粮食为料,放置在一起,一直等到第九天的酉时,去外面的十字路口,等三个人,每见到有一个人,就取他一滴血,加入到这里边,这种好喝的东西就做成了。

杜康按照白胡子老头儿说的照做了,第九天酉时,他就去十字路口等人,要这三滴血,先看到一个书生走过来,杜康走过去,把神仙托梦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书生了。书生是个热心肠,十分乐意帮助人,就把食指划破,滴了一滴血。

这时候,马铃儿叮叮当当作响,来了一位骑着骏马的将军,杜康很顺利地向将军要了一滴血。说来也怪,之后就没人路过了,眼看酉时就要到了,迟迟等不来第三个人,这时候他一回身,身背后有一个傻子在树边坐着,疯疯癫癫朝他傻笑,杜康心想这也没办法了,虽然有点呆傻,但也是我遇到的人啊,划破傻子的手,取了一滴血。

三滴血加进去后,大功告成了,过了些时日,杜康开盖一品尝,哇!这东西美味无比,回味无穷,果然没有了当初的寡淡。

这种液体这么好喝,叫什么名字呢?

杜康一想,这可是得益于仙人托梦,就得顺应天意吧,“酉时”、三滴血、“三点水”,组合在一起,成了“酒”字,第九天酿造成功的,酒的读音就叫“九”。

杜康把酒做好了,请大家过来一块喝,喝过了才发现这“三点水”中,大有寓意。

酒刚一喝,大家打开话匣子,喝的比较优雅,出口成章,好像一个书生;菜过三巡,酒过五味,各位酒客开始撸胳膊、挽袖子,大口喝酒了,原来是将军那滴血发生作用了;因为好喝就继续喝,终于有人就喝醉了,胡言乱语了,姿态各异了,活像一个傻子,这就是傻子那滴血的作用。

这个关于“酒”字的传说故事,流传千百年,其实是道出了喝酒的三种境界,适量文明饮酒像书生,开怀豪气畅饮像将军,过量贪杯醉酒像傻子。

这就是深厚、含蓄、源远流长的中华汉子“酒”字的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武德平,男,1965年6月生,陕西大荔人,中共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1982年在延安师范上学,1985年在陕北革命老区志丹县教育局参加工作。曾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学习,2011年7月取得北京燕京华侨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证书。现为陕西日报传媒集团《陕西农村报》记者。

本人于1989年从志丹县调回老家大荔县,在大荔县政府办公室任副县长秘书;1992年至2003年在大荔县委宣传部工作,任通讯组组长兼《大荔报》编辑部主任和《大荔报·月末版》主编;2003年借调至《陕西农村报》,曾任《陕西农村报》延安记者站站长,之后任该报区县新闻部主任;2007年10月从大荔县委宣传部出来离职创业。曾任《三秦网》三农频道书画频道主编;《陕西教育》杂志《延安特刊》执行总编、《西部文学》杂志执行总编、陕西英才委员会《英才》杂志总编。

本人上学期间创办过《春草》文学社,工作初期主编过《红都教育》。回大荔工作期间策划编撰了《今日大荔》大型画册、纪实作品集《典范》。自费出版过《走近星光》《走向阳光》《走入月光》《太阳湾纪事》等文集。多年来采写并发表报告文学、新闻通讯、散文、诗歌等作品1500余篇计200多万字。新闻通讯与文学作品集《心的呼唤》即将出版。

主编:李跃峰

本期小编:草庐居士

诵读:李跃峰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图片来源:网络搜索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心灵圣地,芝兰之室。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