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热头疼!

今天有老师在后台问“烦”字,之前我们曾经讲过“页”是指人的脑袋,“烦”就是火烧脑袋,也就是发烧头疼,许慎的解释就是“热头疼”。发热头疼身体不适,这种不适迁移到心理,烦躁,烦恼、厌烦、烦闷、烦冗、烦琐,不胜其烦,心烦意乱……心理的不适又投射回到身体,各种不舒服。因此就需要调适。因为是病理性的,需要吃药,心理放松,配合治疗,这些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啦。

这个字从历史走来,变化倒是不大,除了字形,简化了。意义方面就是上述引申。

用“烦”构成的文献,最让我感觉怵目惊心的就是杜甫的《兵车行》,诗的结尾这样写:“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诗的开头是这样的:“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走的时候是人哭,到了结尾变成了鬼哭!何等惨烈的场面。

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这样的:《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打了败仗,还掩盖真实的战况,征兵征不到,就用枷锁捕人去当兵,怪不得哭声直上干云霄呢!也怪不得“新鬼烦冤旧鬼哭”呢,天宝年间,社会已经成了这个样子,跟初唐、盛唐人们建功立业的心理大相径庭。也难怪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爆发了,一切皆有因果啊!

烦,有时候还用在客气的句子中,比如麻烦您,劳烦您……最好玩的还是西门豹治邺的原文《史记·滑稽列传》中,西门豹说:“是好不好,烦大巫妪为人报河伯。”这种客气,在大巫妪看起来是多么瘆人啊!在河伯的新妇看来,又是多么喜人——司马迁在还原这各历史场景的时候,作何感想呢?一个字用的如此精妙!


传递语言文字知识,传递读书信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