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行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民歌,荡气回肠,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来到毛主席的家乡——韶山,追忆伟人,缅怀毛主席。
首先,来到韶山毛泽东广场,瞻仰毛主席铜像。
此刻,站在毛主席铜像前,联想到毛主席革命战斗的一生,他光辉的思想,清廉如水的风范,无私无畏的品格,勤勉好学的情怀、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及毛主席的六位亲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事迹,无声地感动着我,我饱含泪水,向伟人三鞠躬。
接着,来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和专题展馆。
纪念馆区分十个部分,系列形象地展示了毛泽东寻求救国救民真理、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创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央苏区、主持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缔造人民共和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的一生。
专题展馆中,有一件物品引人注目,那是一件白色泛黄的睡衣。这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主席一穿就是20年。我禁不住内心一颤,鼻子一酸,心想,一个人是有多么勤俭才能做到“新十年,旧十年,缝缝补补二十年”?毛主席的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感动着我,心中油然升起一种对伟人的敬仰。
最后,来到毛主席故居,这个我心之向往的地方。
毛泽东故居,坐南朝北,门临绿水,背依青山。 在这里,循着领袖的足迹,寻觅着伟人少年时期的生活、学习和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点点滴滴。看到陈列区中的许多旧物,如书桌、煤油灯、毛笔、长凳等,都曾留下毛主席及其亲人的印迹,目睹着主席的这些遗物,就像看到主席和他的亲人们当年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场景。
门前就是毛主席少年时写出“……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池塘,向左是主席启蒙时读书的私塾—南岸。青山叠翠,绿树环绕。站在这里,仿佛又听见当年朗朗读书声,看见了少年时毛主席孜孜不倦,刻苦求学的身影。
中午时分,沿着一潭荷花池缓步慢行,结束了韶山行。在韶山这片红色的大地上,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信念”与”信仰”的含义;第一次真正理解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
历史已然尘封,但韶山和毛主席精神永存。
来源:封学敏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