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风降火愈耳鸣!耳鸣难治,试试此方

I导读:耳鸣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受困扰的患者日益增多,耳鸣可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造成影响,严重可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在临床诊疗工作中须引起足够重视。

耳鸣

作者/周德生,刘利娟

【原文】
《素问·五常政大论》:“厥阴司天······风行太虚,云物摇动,目转耳鸣。火纵其暴······其发机速。”
【释文】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晕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
【临床应用】
耳鸣选择使用灵磁石、石决明、牡蛎、羚羊角骨、响铃子、路路通、石菖蒲、鲜仙鹤草、天麻;双耳鼓膜见钙化斑加丹参、桃仁、红花。
【案例】
1.孙文垣医案:吴官詹少溪翁,原有酒积,且频伤于怒,致右胁之火冲上作疼,耳鸣眩晕,大便艰涩,脉右寸关滑数,左弦,以当归龙荟丸加牛胆南星治之而愈。
2.梅松政医案:阎某,女,62岁,1998年8月5日初诊。患者2年前大发脾气后耳鸣如潮,以为是短暂的“七窍不通”,没有引起重视。2周后,耳鸣没有缓解迹象,到综合医院五官科检查,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以神经性耳鸣治疗1月余,未见明显好转。后间断请了诸多中医、西医治疗,疗效不显。近2周耳鸣加重伴心慌,再次到综合医院检查发现有脑供血不足,余无异常。遂求诊中医。刻诊:消瘦病容,时有叹息,自述双耳内时有如潮水响声,头晕,纳差,心慌,偶有心烦。査双耳耳道未见异常,血压:100/65mHg,心率56次/分,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西医诊断:脑供血不足,神经性耳鸣。中医诊断:耳鸣,辨证属肝肾阴虚,虚火上冲。
处方:炒山楂15g,当归20g,杜仲10g,炒何首乌10g,柴胡15g,郁金12g,熟地黄15g,大枣10g。7剂,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温服。
二诊:耳鸣有微弱缓解,头晕减轻,余症如前。把炒山楂加至20g,加木香15g,10剂。
三诊:患者服用二诊处方6剂后,头晕目眩半小时,随后矢气数次,耳鸣突然好转。真是“郁气不通,阻碍七窍;肝肾阴虚,无力推气”。遂调整用药。组方:炒山楂20g,当归20g,人参15g,鸡血藤12g,木香15g,郁金15g,大枣10g。10剂。
四诊:耳鸣明显好转,饮食佳,余症消退。再加减治疗3周后,诸症悉除。随访2年,耳鸣未复发。
本文摘自《黄帝内经临证精华》,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周德生,刘利娟。

聪耳止晕汤治疗神经性耳鸣

作者/谢强

【组成】磁石20g,五味子6g,益智仁6g,骨碎补12g,炙黄芪12g,葛根12g,黄精12g,三七粉3g,钩藤6g,竹茹6g,石菖蒲3g(做药引)。

【功效】益肾聪耳,益志宁神,息鸣止晕。

【主治】神经性耳鸣,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属精气不足型。症见时有耳鸣,耳聋,眩晕,健忘,食纳差,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苔薄或腻,脉细或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君用磁石潜阳益阴,聪耳宁神,息鸣止晕;五味子补肾养心,益精安神;益智仁益阳固精,益志聪耳;骨碎补益肾聪耳;臣配黄芪、葛根、黄精、三七,升清益气,养血活血,助君药聪益耳窍;佐以钩藤、竹茹熄风除痰,清烦止呕,助君药聪耳宁神、息鸣止晕;使用石菖蒲上通耳窍之性,聪耳宁神,引诸药入耳窍,共达聪耳息鸣止晕之功效。

【加减】耳鸣眩晕甚、口苦咽干者,加菊花、桑叶、黄芩各10g;头困重、胸闷、呕恶者,加姜半夏10g、藿香梗6g;耳鸣、耳聋、眩晕日久,气血亏虚者,加当归、党参各15g;耳鸣、耳聋、眩晕日久,阳气亏虚者加熟附片10g、党参15g。

【点评】本方可作为治疗耳鸣、耳聋、眩晕的基本方,随症加减。体虚者黄精、黄芪、葛根、骨碎补可重用;病初起风火痰甚者,则钩藤、竹茹、磁石可酌加。

【验案】陈某某,女,53岁,家务。2005年10月5日初诊。患眩晕4年,每年发作4~6次,近2日又复发眩晕。症为晨起眩晕心悸,耳鸣耳闭,恶心呕吐,身出冷汗,体重困倦,腹满便溏,苔白腻,脉略弦滑。检查: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水平性自发性眼震。西医诊断:梅尼埃病;中医诊断:耳眩晕,证属阳气亏虚、精气不足。治以益肾聪耳,益志宁神,息鸣止晕法。处方:

聪耳止晕汤加熟附片10g,苍术10g,姜半夏10g。

服5剂眩晕除。检查:未见水平性自发性眼震。继服20剂,体复大便成形。检査:听力恢复正常。遂进聪耳止晕汤原方调治1个月,神清气爽,耳聪无恙。1年后随访未复发。

本文摘自《国家级名医秘验方》,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主编/隋殿军,王迪。作者/谢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