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鸟乱鸣|| 得了一块牌牌
笔记时间:2018年11月29日
笔记地点:通城县城
作者微信:Yxdniaoer
全文3节,约1400多字,有删节
01
在闹钟响之前醒来。起床,如厕,洗漱,大约10分钟。
步行去老广场,大约15分钟。进早餐店,点吃一碗牛肉粉,大约7分钟。
步行到县政府大门斜对面的车前,刚好6:50——这是县文联规定的上车截止时间。
车走高速。和洪雄伟、胡雄文两个年轻人坐在最后一排,前面一排是丁红燕和她的婆婆。
副驾驶上坐着本次活动的组织者,县文联美女魏梁,感谢她为大家准备了热热的豆浆,喝下去肚腹非常温暖。
补觉。一觉到崇阳路口醒来,把昨日记分享到朋友圈里,继续补觉。
8点半到达咸宁市会议中心。市文联丁敬文副主席和张丹科长在接待大家。
换中巴车前往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杨畈村,跑了大约一节课的时间。
02
两个高大的红色充气灯笼竖立在村口,红色的垂绦,一边写着“赛诗联,表心声,彰显时代新农民”,另一边写着“颂党恩,促扶贫,撸袖实干享小康”。
往里走,遇到了通山县文联方如良主席,他赞我的日记体文章有文学性,别具一格。
遇到了一身红衣的倪霞,这是她升任通山县作协主席以来,我俩第一次见面。她喊鸟儿,挥起拳头作势打我的样子。
活动会场设在村里的小广场上。广场四周有新式楼房,也有老式古建筑。
我到会场右边的一栋古建筑前走走,看到了四进两个天井,还看到了灰暗的梁上悬着的六七个燕巢,新的旧的都有。
名为“百姓舞台”的会场正前方,巨大的显示屏因为有阳光照映,“咸宁市乡土作家(诗人)命名暨横沟桥镇第五届农民诗歌大赛”的会标显得模糊,有一种朦胧的诗意。
活动开始前,遇到了原咸宁论坛网友钱立根,他亲热地喊我“广场有鸟”。
遇到了《九头鸟》执行主编郑安国,他从媒体席上过来祝贺我。
03
先进行咸宁市乡土作家(诗人)命名。丁副主席主持。
横沟桥镇镇长王波致欢迎词。从王镇长的欢迎词里,知道了横沟桥“是一座文化名镇。思源追溯,旱期的栽田鼓、打硪歌、采莲船、唱山歌、抬花轿、撒帐文等民俗文化遍布村落。”
“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仅孕育了别具一格的非物质传统文化,还催生了'湖北省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特级文化站’、'咸安区公共文化示范乡镇’等荣誉犹如春蕾茂盛绽放、香飘荆楚,为打造农民诗歌小镇莫定了坚实基础。”
主持人宣读命名文件。一共40名咸宁市乡土作家(诗人),八人一组,依次上台从颁奖嘉宾手中领取奖牌。
给我颁奖的是市委原宣传部副部长董思宁先生。
接着进行横沟桥镇第五届农民诗歌大赛。主持人换成了一位女性村干部,她也是参赛诗人之一。
全镇有28名农民诗人登台演讲自己的诗作。评委现场评分。上台的农民诗人有30多岁的青年,有花甲古稀的老人,有退伍的老兵,有退休的民办教师,或一本正经,或手舞足蹈,既有泥土气息,也有诗意。
全部选手演讲结束后,因为天气炎热,我离开座位站到诗人四毛身边。四毛也当选了乡土诗人,他问我观看农民诗歌大赛有什么想法。我说,人,还是要诗意地活着,哪怕是个农民。
颁奖结束后,市文联李专主席作讲话。他没讲几句,突然说天气太热了,随手脱下了外套,然后继续讲话。
阳光洒,外套脱,此之谓洒脱也。
04
午饭在横沟桥镇上的酒店,差不多13点才开席。十来桌,大部分是镇上的农民诗人和被命名的乡土作家诗人。
通城团队加上市文联张丹等坐一桌。四毛等三位男士要开车,女士不喝酒,洪雄伟说昨晚醉坏了没有恢复元气喝不得酒。
胡雄文说诗论赛,兴致勃勃,和我干了一瓶稻花香。
回通城。被小丁的婆婆劝着吃了一个沁甜的柑橘。一路睡觉。
17点多,骑摩托去同仁医院看望学校一位意外受伤的学生。进了医院大厅,给家长电话,家长说已经回家了。
同仁医院正对秀水公园,顺便去园里走一圈,微信运动大约增加了1000多步。
19点多,家里做晚饭吃。一碗猪肝鸡蛋汤,一碗米饭,皆光。
图片拍自咸宁高新区横沟桥镇杨畈村
辛苦了,感谢您看到了这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