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棒厂扶贫是要有情怀的选择,你选吗?

做扶贫这个事情,要说还能盈利,恐怕很难,毕竟需要扶贫的地方和人群都是有其缺陷的,在正常水平农户盈利都受到市场压力的时候,他们如果完全按照市场价格去购买菌棒,那就基本上很难获利,更不用说达到比打工更好的收入,何况打工是无需投入成本的,而经营菌业还是要担很大风险的。

所以纵观全国的扶贫项目菌棒厂,其销售价格要么被政府卡死,然后政府以硬件建设为前提补助给制棒企业,这样的方式,其实虽然看起来补助了农户和企业,但实际上谁也无法获利。另一种是按成本价销售,根据销量去补贴菌棒厂,但这种补贴方法空子很大,就有人贩卖扶贫菌棒了,或者联合造假骗补。按市场价格销售菌棒而给农户补贴购棒款的模式,农户也常常会以略低于市场行情价格卖棒取少量利益而放弃从业。

菌棒实现盈利的价格,即使免税,也需在直接可计算固定成本之上0.3-0.5元,而政府为了保证让农户感觉自己有便宜,通常最多在可计算成本外给0.1-0.3元空间。政府的定价理由是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会低于农户生产,可不要忘记,农民的模式很多时候是不计算自己的劳动成本的,而菌棒厂得一分不少的支付给工人。所以实际上大型菌棒制作工厂是很难比农户模式更低成本的,如果管理略有差池,亏本是分分钟的事情。工厂化制棒的实际优势在于质量和可靠性,而这两方面都要靠成本去取得,现在失败的那些企业主要就是技术成本投入不足所致,当然硬件投入不足而以放大的农户模式做的也有,同样这也是难以维持的。

而扶贫款能不能终身发放?估计是不可能的,所以即使有扶贫款也不太可能盈利,而办菌棒厂必须考虑没有补贴的经营条件下的利益,说穿了,没有补贴能够保持不亏,把菌棒生产当成扶贫事业不计利益去干,都只能是一种情怀。而亏损还继续,那就不是普通的情怀,直接是慈善了。

由于这样的现实,全国从东北到西南,从木耳到香菇,菌棒厂的扶贫模式基本上都趋向于失败,因为政府在做这个事业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新农户能够接受的成本缺乏市场基础。加上政府公信力问题,想的很美满的扶贫食用菌产业,基本上最后都陷于难以为继。而在这方面能够坐稳的都是相对来说小打小闹、步步为营的那些不被树为典型的局部。哭笑不得的是,有些比较成功的例子不仅不被总结推广,反而被政府赶着要赶快加大步伐,弄得那些老板苦不堪言。

情怀是个好东西,但情怀不能当饭吃,就是有这种情怀满满的老板,也要让人家的情怀有所回报,一次两次奉献情怀可以,终身搞情怀是不行的。政府是个虚词,实际干活说话的还是官员,而官员们通常是总不接受教训的。

我曾经和一位扶贫官员谈这个问题,人家就找出一些异地如何如何成功的报道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反倒弄得我不好说了,再说下去人家就会说你没本事罢了。虽然我不在乎他们承认或不承认本事,但被人挤兑也不是快乐的事情,所以选择闭嘴。不几天,这位官员他们自己那里也有报道了,我一看离实际太远。我相信这位官员很清楚自己这里的报道有多虚假,也可以推理到别人的报道其实也不靠谱,不过在为官之道这个角度看,他们其实应该是被上级所逼迫的,因为上级的要求理由和他反驳我是一模一样的。他反驳我,我可以嗤之以鼻,他们可没有胆量对上级嗤之以鼻,只好大家一块儿作假,法不责众最后不了了之。

也有希望以市场行情销售菌棒的,由于这样的价格比自行生产菌棒成本略高,所以很难做得下去,比如在黑龙江的牡丹江一带,很多菌棒厂的道路走得也不顺利。实际上,多出的这些利润就是农户的风险保证金,与自行制棒冒风险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且规避了发生“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可能性。

所有投资扶贫食用菌事业的老板,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投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