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赏析》孔子论教化之目的——弘道

教化之目的——弘道

孔子认为,人只有经过教化,才能“成人”。但“成人”并非目的,孔子培养“成人”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他的仁爱之道,实现他“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的政治理想。

孔子的一生,致力于学道、行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就是他把道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自我表白。由于自己不得志,他就把希望寄托在弟子们身上。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他认为,只有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君子、成人,才能弘扬他的道。人如果不学习,不修身,缺乏德行,道就不会在他身上体现,更不会使这样的人得到弘扬。他告诫前来求学的读书人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一个读书人,重要的是要立志于学道、行道,那种把穿得不好、吃得不好当作耻辱的人,是不值得与他商谈学习的。他对弟子们的要求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所谓“善道”,就是仁爱之道。要坚定不移地相信这个道,认真努力地学习它,至死也要坚守住这个道。

孔门出色的弟子对此都有深刻的领悟。子夏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子张》)各类工匠只有居于其作坊之中才能制成器物,君子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身体力行那个道。曾参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一个读书人,不能没有坚强刚毅的品德,因为他责任重大而道路遥远。以实现仁爱之道于天下为己任,这不是责任重大吗?这样的重担直到死时才能放下,这不是道路遥远吗?曾子之言,坚定有力,寓意深刻,志存高远,令人感奋,永远激励着后来人。他一生的学问都体现在修身克己、尽孝尽忠上,是孔门弟子中“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杰出代表,被称为思孟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者之一,对后世影响甚大。

孔子把培养弟子读书做官视为弘道的重要途径。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做官有余力要去学习,学习有余力要去做官,这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描述。孔子则明确地表示了他主张“学而优则仕”的态度,他说:“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先进》)在当时,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的人,也就是“学而优则仕”的人,是那些出身郊野没有爵禄的普通人。有了官位而后学习礼乐的人,也就是“仕而优则学”的人,是那些出身高贵的卿大夫子弟。孔子说:如果要我选用人才,我主张用先学习礼乐的人。这说明孔子对那些承袭父兄庇荫、倚仗父兄权势去做官的人,是看不上的。

在“文化大革命”中,所谓“读书做官论”被当作孔子的一大罪状。教育学生读书做官就不对吗?这要看为什么去做官、靠什么去做官、选什么样的人去做官。

读书人为什么去做官呢?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礼坏乐崩”,“道之不行”。隐者们选择的是洁身自好、消极避世的态度,孔门师徒选择的是挺身而出、积极救世的态度。《论语》中记载了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后面,遇见隐者问路,隐者对他们不理解,态度冷淡,子路恭而有礼,隐者转而留他住宿、吃饭的故事。孔子得知后,让子路再去见他,说明自己的主张。子路去后,隐者已外出。子路就对他的两个儿子说:不出来做官是不符合道义的。父子之节固然不能废弃,君臣之义又怎么能废弃呢?隐居起来是想洁身自好,却是乱了君臣之道这个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这就清楚地表明,孔子主张的“学而优则仕”,是为了“行其义”,尽其应尽之责。他明知自己的道已经行不通,仍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读书人靠什么去做官呢?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他告诉弟子们,不要发愁得不到职位,应该发愁的是没有任职的本领。不要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追求的是足以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选什么样的人去做官呢?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请教老师如何为政。孔子讲了三条:一是“先有司。”就是要身先下属,给官员们做出表率。二是“赦小过。”就是要宽以待人,原谅下属的小过失。三是“举贤才。”就是要任人唯贤,举荐提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论语·子路》)。

综上所述,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到各个诸侯国去做官,通过贤臣治国,实行“德政礼治”,从而实现他治世的理想。这些宝贵的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