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在四十年之后【岳林】

表姑父是1949年前往台湾的,走之前原准备带表姑一起走,可那时表姑刚怀孕不久,反应特厉害,姑父怕路上不方便,万一有个闪失,殃及到孩子,麻烦就大了。后来就决定:"我先走,到了那里,一切准备妥当,再来接你们吧!"表姑性格开朗爽快,无所顾忌,说话干脆利落,一口答应。

当然,姑父也不是故意为之,这一走就是几十年。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大陆与台湾不通信息,相互谁都不知道谁有谁无……

表姑和我们家都住一个村,而且就住同一个胡同。坐月子时,母亲三天两头去看她,怕她心情不好,怕她伤心落泪,帮她洗洗涮涮,帮她开心解闷。姑奶(表姑的母亲)每晚都来陪伴女儿,给她熬粥做汤,陪她谈天说地,讲笑话。女人坐月子最娇黁,一旦落下毛病,非得等到下一次坐月子时才能根除。姑奶常常跟母亲唠叨:"这女婿一走无音信,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真把闺女害苦啦!"每每此时,母亲就陪着姑奶流泪……

表姑整整等了姑父30年,盼星星,盼月亮,天天思,夜夜想,盼到地老天荒……表姑躺在病床上时,还不住地念叨姑父,当她感觉自己真的等不到丈夫回来那一天了,就对儿子说:"奇儿,娘是等不到你爹回来了。无论他啥时候回来,你都说给他,娘一直等着他!"

表姑去世后,按老人言说道,在她身左边又摆放了一个小棺木,里边放了把新笤帚,并用男寿衣抱裹好,还戴了帽子,明人不用细讲,象征这墓穴里是"两个人"。

那天,父亲在地里干活儿,发现表姑坟墓塌陷了个大洞,人头都露出来了。不知谁浇地时不小心把渠水灌到了墓坑里,还是被人黑夜里盗了墓,灌进了水以毁灭现场……父亲顾不上多想,当即就泪眼汪汪,急忙找到她儿子,伙同俩工人把坑里水舀干,买了个稍小点的棺材和衣服,整理埋好后,有用大方体石块把墓堆周围构筑一圈,避免再发生类似事情。

第一次两岸能够通信的时候,姑父写信回来,表姑已经去世三年,表哥已经40岁,从教生涯18年,女儿正在读高中。表哥是墓生儿,没有见过父亲。姑父寄来自己一张黑白照片,信封上写着表哥爷爷的名字。姑父要求表哥也给他寄张自己的黑白照片,就算认识了。

1987年两岸准许双方探亲,姑父寄给表哥1000美元,要求他带全家三口人去台北探亲、旅游观光。正当他们准备走时,有好友给他确切消息:为两岸的文化交流,应台湾名伶李女士的邀请,到台湾演出的河南豫剧团某月某日要赴台湾,你们可以一同前往。表哥是位老实巴交、不善言辞的缅腆人,尽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是林县政协委员,还是秉性难改不好意思沾人家便宜,非要付出机费才坐,最后对方无奈只好收了一半才达成"协议"。

姑父提前在台北某宾馆租了房间,双方相见后,姑父和表哥紧紧拥抱在一起,越抱越紧,越抱越亲,谁也舍不得先松手……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一言难尽啊!还是姑父先开口了,泣不成声地说:"儿子,爹对不起你!更对不起你娘啊!"姑父把这句话重复十来遍,表哥一个劲儿劝说父亲,"爹,您别太激动,我理解您,您也是身不由己啊!"爷爷一把把孙女拉到面前,"好乖乖,你不恨爷爷吗?孙女天真烂漫地撒娇:“我不恨爷爷,爷爷最好啦!"边说边跷起俩大拇指给爷爷点赞!爷爷这才满含热泪哈哈大笑起来,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见到父亲后的第二天,全家人一起去看家乡戏---河南豫剧。演出可谓盛况空前。观众有的是驱车几十里、上百里路冒雨赶来的;有的被家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儿女搀扶着耳聋耳背或行走不便坐到前面被特意安排有指定位置的……有年轻气盛干活儿利索一来便当起了"义工"一一一贴海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擦抹桌椅,拉扯幕布,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情深深,意切切,人人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对台北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人,叙家乡情的。有位80多岁的老人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来了精神,狠不得一步跨入家门……说着说着就像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有位大娘说:"我吃过台湾几十种水果,世界上几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槐花、榆钱,味道细腻鲜美;没有柿子、石榴,滋润实惠,甜在心里,几十年不尝了,做梦都想啊!"

台北的河南同乡会一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和河南人习相近,心相映,世世代代不忘根,祖祖辈辈不忘河南人的纯朴厚重!"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那暗然的神情,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不正是内心深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

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啊

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家乡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同甘共苦、恩恩爱爱的结发妻郎?还是想起了挥泪《十八相送》的难舍难离?数十年,无言无信,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伤痕,叫人怎能不思绪万千,痛哭悲伤?!

姑父和表哥一家人(这四口就是一家)也都专心地看戏,随着剧情发展也不断流下泪水,谁都想忍住,却谁都没忍住。几十年的悲苦,几十年的思念,随着眼泪一起落下。

后来表哥表嫂和侄女买了礼品,都到家里看望未曾谋面的继母和奶奶,磕头拜谢。感谢她老人家几十年来对父亲的关心和体贴照顾,祝福二老健康快乐,长命百岁!

临走时,表哥给继母一万元养老费,被二老硬退回来给了孙女作为压岁钱。

姑父写了个纸条塞给表哥:我避开无事时过分热络的友谊,这使我少些负担和承诺。我不多说无谓的闲言,这使我觉得清畅。我尽可能不去缅怀往事,因为来时的路不能回头。我当心的去爱别人,因为比较不会泛滥。我爱哭的时候便哭,想笑的时候便笑,只要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

2020、10、18

【作者简介】:岳林,退休职工,爱好文学,爱好演讲,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0)

相关推荐

  • 【岳林专栏】我爱你家乡

    我爱你家乡 岳林 我爱你家乡 我爱你太行 我爱你一草一木 我爱你地老天荒 我虽是身居几千里以外的游子 也日日夜夜时时刻刻想念家乡 尽管你曾经十年九旱,连年灾荒 我也相信你将来一定会 变个模样 尽管你曾 ...

  • 【渭风文斓】六股杈的老柿树/ 周海峰

    六股杈的老柿树 周海峰 一 那时候,老柿树很精神地立在老家院子中央,树身龟裂着,像披着厚厚的铠甲:树头生有六股杈,似盘结着乌黑的虬龙.老柿树是爷爷用软枣苗作砧木嫁结的.我出生的时候,老柿树的年轮已有六 ...

  • 【李冲原创】我的姑父任崇廉先生

    ▲题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的姑父任崇廉先生 文 | 李冲 之所以称我的姑父任崇廉为先生,是因为姑父本身并不是教师,但是他身上散发的那种儒生雅静的气质.淡定从容的睿智和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深深 ...

  • 王文杭《家乡的胡辣汤》指导老师:阮世联

    家乡的胡辣汤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中心小学 王文杭 我的老家在河南,对于大多数河南人来说,他们的一天很多时候是从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开始的.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是中国北方河南早餐中常见的传统汤类名吃 ...

  • 往事随风——烈士遗孀的平凡人生

    往 事 随 风 --烈士遗孀的平凡人生  1 母亲1920年出生,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多年了. 姥姥家很穷,舅舅有病,母亲出生后,怕养不活,打算送人,是我大姨苦苦哀求,姥爷才没把母亲送出去. 母亲从小跟着 ...

  • 成长只在一瞬间

    文〡晓无涯 图〡二哥画画 前天周六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休息日,眼看着就要过年,而年货我却一样没买. 连日来莫名手麻,让我很多事力不从心,于是,上午的时间里抽空去扎了针灸.下午打算带着娃们一起逛超市打年货 ...

  • 四十二年重聚首,相逢谱写快乐歌

    四十二年前的青葱岁月,年轻的我们不懂得离别的滋味,同学之间没有机会互道珍重,甚至连一张班级的合影像都没有留下,就先后离开了南票矿中,踏上了知青上山下乡的道路.别了,我们的故乡!别了,我们的同窗好友! ...

  • 【东方诗苑】庄蝶‖高中同学阔别四十年相逢感赋等诗五首

    高中同学阔别四十年相逢感赋二首(七律) (一) 相别弹指四十秋, 微信群聊语不休. 昔日青葱朴稚脸, 今朝暮气雪霜头. 沧桑穿越精神在, 岁月淘濯友谊留. 荣辱得失须看淡, 人生苦短莫添愁. (二) ...

  • 阔别四十年又相逢

    陕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每一座山,每一道梁,每一个村庄,每走一步,都有如诗的文化传说... 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冬至.早上7点多,我和两个侄子党建刚.党建强,我们一行三人,开车前往乌审旗无定 ...

  • 李自成当了四十几天皇帝,从民族英雄到千古罪人?到底该给他怎样的评价?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一说明朝亡于(1368-1683)等,又称大明王朝.大明帝国,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统一王朝. ...

  • ​《止学》名言四十句,集大智成大事 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除了爱,更重要的还有性

    <止学>,是以道家思想论处世之道的典范之作,作者王通,号文中子,隋朝大儒,史书中关于他的文字不多,他的门下弟子则有大名鼎鼎的魏征.李靖.徐世勣.房玄龄等大唐开国元勋,可以说他对开创唐代文化 ...

  • 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六十不.....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常浩朗读音频 来源 | 一心问禅 ID:yxwc1927 人到中年,经历过世事无常,也体会过人间冷暖,越发觉得,有些事情,其实无需看得那么重. 就如仓央嘉措在诗中写的:" ...

  • 宁小仙 | 夏天的诗 ——这是第四十九个

    编辑:霞满天 组稿:下弦月 上一期(↓) 谷雨集 | 我们不曾相见,也不曾分离 FRUIT MEISHI (宁小仙的诗) 夏天的诗 --这是第四十九个 ① 我来人世已久. 你听-- 南风又吹开了小花 ...

  • 【陕西临渭 曹改良】原创//我写了四十多年新闻宣传稿

      2021第129期总第1473期  我写了四十多年新闻宣传稿 我今年68岁了,是区委党校一名退休干部.回顾大半辈子的人生旅程,要说真正干了点啥有意义的值得回味的工作,我觉得就是为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写 ...

  • 越秀四十年老牌粤菜馆,每天街坊斩料排队看不到头,烧鹅尤其好吃

    越秀四十年老牌粤菜馆,每天街坊斩料排队看不到头,烧鹅尤其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