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泾县、宁国三县的古戏台(上)

宣城、泾县、宁国三县的古戏台

茆耕茹

宣城自古为郡治所在。至明,演古唱今之戏曲活动,岁时节序村村锣鼓,乡乡笙歌。宣邑在地域文化上,又与江宁(南京)、徽州(今黄山市)、苏州毗邻,故也是明万历年间昆山、弋阳(青阳)、海盐、余姚四大声腔,以及徽调的交融之地。这一时期戏剧家汤显祖、屠隆,因与宣城梅鼎祚等人交往甚密,汤还数次来宣相聚,这些无疑对当地的戏曲活动有所影响和推动。

因宣邑明清两代戏曲演出之盛,地面上留下的此类戏台,也是数不胜数。历史沧桑,虽经咸同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这里,一场历经十年的争战浩劫,大量文物损毁。一九八四年宣城文物普查时,尚发现遗留之戏台,仅广德(今隶宣城市)一县,即多达十三处。宣城文昌乡还发现了歌舞殿遗址。今留存之乡地的古戏台,大多残破压地。但它们都见证了戏曲在这里曾发生过怎样的影响,以及根植于民间的深厚基础。

戏曲演出首需有戏台。唐前之歌舞、百戏,大多择地观看表演。至唐始有歌台、舞台的称谓。同时,民间还出现了表演、歌唱的看棚。宋时,市民文艺空前活跃,汴梁(今开封)、临安(今杭州)等地,便又出现了一种叫瓦舍勾栏的表演场所。因棚内表演区略高于平地,且有栏杆相围,但无棚顶,故此类勾栏又被称作露台。这是最早可在台上看到戏曲故事的演出,故又称戏台。这时的戏台,都可四面围观。如再加上顶棚,恰似一凉亭,故也有的地方叫戏亭。后来为便于演出,始将此种戏台,改为三面围观,留出一面以屏幕相隔,屏幕后的台下供化妆等使用。随着戏曲活动在民间的普及,直到清中叶,这类观看的三面戏台,仍未有见。不过,台之前伸部分已日渐收缩,台上屏幕后竟成了演员的化妆之处。台之演进,终逐渐成为今日一面观看的平面戏台。

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四年,在对皖南花鼓戏史的调查中,接触到了宣邑的古戏台。发现每一戏台都有自己的身世和动人的故事。自此,对宣邑古戏台的情结总是难以割舍。一九八七年一个偶然的机遇,克服诸多困难,也只接触有戏台六座。似可分为乡台二,庙台四,共两类。对以上六台资料今作一整理,以期望能予引起同仁的关注和补缺。

一、宣城市水东镇东冲小胡村万年台(乡台)

去后,村人据该村家族宗谱记载介绍说:“此台原是东冲胡姓家庙的戏台,故称万年台。胡姓是后唐至南宋间的名门望族。淳熙七年(1180年)由湖州迁到这里,始建村落。”进入村中,曲径幽巷,过百十间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终见到了小胡村的万年台。首先令人吃惊的是:这里怎么会有一座今已难见的三面围观的古戏台?(图1)

图1  1987年所见宣城市水东镇小胡村万年台之全貌

该台为三间四柱T字形。砖木结构,台顶中央承古制有一木条大方格藻井。(图2)台前檐口的抬梁中部,有三组木雕彩绘戏图。台前左右两柱上端,各有一幼狮绣球的木雕雀替。余梁枋及柱只有简易的彩绘。台基至台面高约1.85公尺,下层为贮藏室。台面至前台檐口抬梁,高约3.2公尺。前台伸出部分宽约6.45公尺。台深约6.40公尺(含戏台表演区后端的左右两边,各占有一辅台,面积各约宽3.15×深2.0公尺)。后台宽12.75公尺×深5.1公尺。(图3)

图2  小胡村万年台当年之木质方格藻井

图3  小胡村万年台平面示意图

关于戏台三面观看的问题,村民说:“戏台一直是三面都可看戏的。后因村民嫌其丑陋,直到近年戏台的东西两边角,才补砌成现样。同时,还将戏台屋檐也都改为翘檐。”仔细一看,被改处竟确也处处留有新迹。(图4)戏台因多次修葺梁柱更换,以及墙体不断被刷新,加之不同时期砖块的使用,今已难知该台准确的建造年代。

图4  小胡村万年台梁柱及后增台檐支架之新迹

戏台还留有民国五年(1916)《同村重修万年台碑记》一块,碑宽68公分×高54公分,嵌于台基的右面。(见图1)碑记关于建台的年代,只记有:“惟我村中戏楼,创自土民前人之手,延及前清光绪末年(1908),朽坏不堪,狼败已极。业经土客同议,合力敬修”等语。余为胡、周、陈、黄、张、李各姓村民,捐款修台名单共五十三人,也未见记及准确的建台时间。据八十四岁的村民周传经说:“我曾祖父同治八年(1896)由湖北英山县迁到里时,就有这个戏台了。”

该台还有一个特点,宣邑少见。村民告知,直到现在台上演出,都很少使用扩音设备。此台座北朝南,沿南高北低的坡地而建,坡度约有2.5公尺之差。因此,台上演员发声有共鸣聚音的效果,一试果真如此。选地聚声,虽明清戏台也有之,但确可见早期胡族选址建台之用心。

碑记所载,知此台此时已“朽坏不堪”,村民才“合力敬修”。由此推断当在这之前的光绪年间,此台已为全村不同姓氏村民所共有,才会有后来的村民集资敬修。因为共有,碑上才会有三则禁规的镌刻。今读起来,仍能为我们知晓当年村中之生活与习尚:“一、禁戏楼上下,不准堆积柴草、树木等项,违者罚戏一本、酒五席。一、禁楼下、四墙脚,不准栓牛堆粪、小儿扔石打瓦,违者罚大戏一本,酒五席。一、禁戏楼四围以内,不许堆积瓦砾、污秽之物,违者罚规如前。”因为该台已为不同姓氏的村民共有,在戏台的使用上也无一定的禁规。村民介绍说:“自同治年间,即有目连、徽京等戏班,来此登台演出。十年一大唱,五年一小唱,多为专业班社,且与玩灯、赛会结合。”

小胡村始建戏台之年代,这里作一点个人的推测。胡族迁来时是湖州的名门望族,既迁此安家立业,建村造屋,按当时的礼教习尚,理应有家庙和戏台的附建:1、一九八七年所见小胡村戏台,规模小,用料单薄。甚于连台基的石础,均用不同的石料杂凑垫撑。这很容易使人联想,此台非胡姓所建之原物。2、三面式的戏台,虽发端于宋元,但康熙年间仍十分流行。小胡村前伸之戏台,比之康乾时期此类戏台已大为缩短,且与前后台连体建造;屋檐角虽无翘角,台之基本结构与乾隆时期戏台之样式,十分近似。3、小胡村戏台如为咸丰年间所建,台顶之屋角虽无翘角,台面却为三面,但仅此并非就能确定系元明所建。不排除当时社会动乱,经济萧条,无力而为有关。由以上理,如按一九八七年所见小胡村戏台的建造结构和样式来看,上限不会超过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即便从咸丰元年(1851)算起,至一九八七年也已一百三十六年了。如此简陋的一座砖木结构的戏台,历经风雨,竟能支撑一百三十六年确也不多见。

二○一五年八月二十六日,本人又去小胡村,第二次见到这一戏台。此台已于二○一四年四月至十月,由安徽省文物局在一九八七年所见小胡村戏台原来的基础上,重建之新台。保留了三面围观的特点,整体美观大方,使人见之快慰。(图5)

图5  2014年重新修葺的小胡村万年台之新貌

二、泾县云岭乡关帝殿万年台(庙台)

殿为云岭陈姓家庙。殿内康熙四十七年(1708)碑刻有载:“万历辛卯(十九年·1591)剏(创)造殿宇”,“戊子(四十七年·1708)春三月欲鸠工改造”,“不两月而崇台两庑立为告竣。”殿侧观音堂道光九年(1829)《义助碑记》又载:“圣庙之建创自前明万历(1573-1620),而盛行于天启、崇祯(1621-1644)。至国朝康熙戊子(1708),然后庙前台榭落成,迄今二百余载。”(图6)

图6  1987年所见泾县云岭关帝殿全景

台为砖木结构,共二层。台基至台面高约2.2公尺,台面至台前檐口之抬梁高约3.2公尺。台宽约4.5公尺,左右两边辅台各宽约1.3公尺,台共宽约7.1公尺。辅台后是贮藏室。台之表演区深约4.5公尺。后台总宽7.1公尺×深约2.5公尺。(图7)台前中部较宽处为表演区,台之两边辅台均配以木质栏杆。台中屏板横隔成前后两台。前台檐口抬梁,刻有众多彩绘的戏曲人物。两边台柱的雀替上,也镌刻有幼狮盘球吉祥图案,台檐飞翘。梁枋及柱,均刻有戏文故事。正脊、垂脊、戗脊,以镂空砖雕装饰。戏台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图8)台前两柱,镶以戏联一副:“顾曲小聪明,当日可怜公瑾;挝鼓大豪杰,至今犹骂曹瞒。”

图7  关帝殿戏台平面示意图

图8  关帝殿戏台之一角

该台建成后,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祭关羽和唱关帝戏。《续文献通考·郡祀考三》有记:嘉靖十年(1531年)前关羽之封号有称汉寿,封邑;亭侯者,爵也,有误。封号即更为“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并于此日遣官致祭,这应与此日这里祭关有涉。这里每六十年陈氏修宗谱一次,亦需唱戏,谓之“谱戏”。如遇干旱,需唱龙王戏。但每次所演剧目,必须要有徽、京班中之夫子戏(关羽戏)。其它剧目还有《武家坡》、《上天台》、《乌龙院》、《大登殿》等等。该殿后期陈氏还设有供养田十余亩,供该殿修谱、修缮、赛会使用。每次较大的活动,均按陈祠宗亲下属各支会,轮流组织运作。

光绪而后,该乡每三年还兴演高腔目连戏,有时尚有黄梅小戏演出,但均不得入庙登台,只能殿外临时设场。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军部驻云岭,曾在此台演过抗日题材的自编小戏(包括小话剧)。一九四一年元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军五十二师邀班,在此台演过京戏。

自该殿例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数次修葺,保护原貌,整旧如新。

(作者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员)

关注

扫描二维码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微信id:xclswh99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