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吃过的“美食”

【往期选读】

愿儿子改变自己

举手之劳

八月开篇,日日欢心

品读我的第一批学生

牵着蜗牛去散步——暑假学车有感

我小时候吃过的“美食”

扬州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听说扬州电视台江都频道正准备一档“寻味江都”的美食节目,探寻江都已经或正在消失的美食。这个资讯一下子勾起我儿时的记忆,我很快地想到了儿时吃过的所谓美食。

搂米茶。首先说明,此茶非彼茶,乃是饭,我们扬州说吃早茶,就是指吃早饭。搂米茶是一种稀饭。先将米在锅里搂搂炒炒,一有焦黄即可。注意火候,千万不能炒焦了。炒好后,盛起来,冷却。每到要吃搂米茶时,取一点炒制的米放到水里,煮成稀饭,便是搂米茶。这样的搂米茶,呈现的是黑褐色,闻着的是类似大麦果子茶的清香。吃起来,别有风味;如果冷却,风味尤佳。搂米茶,能开胃,助消化,清热解毒,防暑降温。

彩儿粥,又称彩彩粥、彩子粥。所谓彩子,就是大麦面。先放半锅水,加上一小把米,煮沸。待到米粒开花后,用凉开水把大麦面稀释成糊状,倒入锅中,搅匀,再煮一段时间,直至变稠。也可以滴几滴碱水,这样煮出来的粥颜色发红。待凉下来喝上两碗,比喝其他饮料不知要强多少倍。中医认为,大麦具有健脾和胃、养阴消暑作用,所以在夏季坚持喝彩儿粥能够养生。今年暑假,我就喝了不少呢,肚子都喝大了。但小时候吃这玩意,绝不是冲着养生去的。那时候,家穷,米少,一天三顿当然基本就是彩儿粥。结果是:吃了上一顿,下一顿不到肚子就咕噜咕噜地叫;晚上喝了彩儿粥,半夜常常尿床。但其中也有温馨的画面,犹记得,每每吃饭,母亲总将粥里数得过来的米用铜勺子劈出来给我们孩子吃。

菜粥。我们宜陵那儿叫辣刮哉(音),现在一般叫菜稀饭。淘上少许米,倒入锅中,加上充足的水,煮沸后,再倒入切碎的青菜,添加些许油、盐、生姜丁煮沸即可。一清二白,清清爽爽,看着就养眼。菜粥的原料主要是米和菜,也可再加一些花生米、长豆、萝卜条等。吃的时候,再挑点荤油拌一下,更是香喷喷的。而今,我常常烧菜粥吃,本是爱吃干米饭的我老婆,似乎也爱吃菜粥了。

彩菜粥。即彩儿粥和菜粥的混合版。这种粥,我的母亲最爱吃。我母亲做的时候,偶尔再做几个小面(即小麦面)疙瘩放进去。我已经三十多年没吃这种粥了,等个时间来做做看,重拾过去。

焦面。焦面实际也是一种大麦面。大麦脱粒、晒干、炒熟,再放入机器里磨成细细的粉,即为焦面。吃的时候,挖上适量的焦面到碗里,倒入些开水(冷水亦行),调成厚墩墩的欲稠不稠欲干不干状,然后用筷子挑着吃。有钱的人家,还会在焦面里拌进少许白糖,吃起来自然是满嘴甜香。我小时候,大部分家庭都是勒着裤带过日子,几乎家家都吃焦面的。大麦是个好东西,按理,焦面也是好东西,对身体还是有益的。但我小时候实在怕吃它。现今嘛,好像没看到有人再吃了。

菜饭。不等同于菜粥:菜粥是稀饭,菜饭是干饭。自然,做法略有不同,主要体现于水的分量。做菜饭,菜尽可能切细碎一点。菜饭也非常好吃,特别是在拌有荤油的情景下。

大椒酱。大椒,即辣椒。这个酱绝对不是商店里卖的那种调味品,而是一种面食。这个面,不再是大麦面,而是小麦面(小面)。制作的原料一般有大椒、茄丁子、毛豆米、小面,另有辅料油、盐。具体怎么制作,我已经不大清楚了,估计是先将大椒、茄丁子、毛豆米炒一炒,再倒入水冲搅匀过的小面,煮黏稠了即可。待凉了吃,味道绝对不得话说。现在饭店里常有螃蟹酱这样一道菜,与此类似,但螃蟹酱用料一般是螃蟹、螺蛳肉之类。

油锅儿。这是一种面食,是一种烧饼。制作时,先用勺子挖上满满的油往锅里箍(倒)一圈(不是将油倒入锅底),然后再将冲水调匀过的小面在锅里箍上一圈,接着赶紧用锅铲子不断地将流淌到锅底的小面往上抹,也不断地将锅底的油往小面上抹,直至烧饼烧好。注意两点:一是油要多,二是小面不要多。这样,制作出来的油锅儿薄薄的,油油的,酥酥的,黄灿灿的,色香味俱全!可惜,小时候我是难得吃上一两次的,毕竟这玩意儿耗油,家里耗不起。现在想来,吃那油锅儿,就是一种奢侈。

干卷子。就是馒头片。小时候吃得不少,也毕竟喜欢吃。但也只有到过年的时候,家里做馒头,顺便要做干卷子。做出来了,晒干了,收起来,一直要吃很长时间,所以有时上面发生霉变。到了忙时,肚子饿了,拿两块干卷子啃啃,或者用开水泡泡吃,都是很方便的。

我小时吃的当然远不止上文所列。对照今天,过去的日子异常艰苦,吃的没有几样是值钱的、精致的、真正属于美食的。今天没有必要生硬地忆苦思甜,但岁月过后,有些东西以及其背后的故事的确值得回味。越是回味,越是珍惜今天的美好,越是感谢时代的进步。

8月8日

(各位网友,你记忆中的“美味”又是哪些呢?欢迎留言哦)

安好,世界!安好,朋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