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河富了里下河

【往期回读】

走,到宜陵唀螺蛳!

我爱香樟树,我爱我妻子

今天我买了一位老奶奶的菜

向天再借五百年

我的健康行动

新三阳河富了里下河

丁伙镇   刘文

【作者简介】刘文:男,1938年2月生,丁伙镇乔墅人。江都作协会员。曾在扬州晚班、江都日报等发表近百篇作品。

老三阳河尽管形势弯弯曲曲,却纵横苏北里下河几个县市,南接江都段老通扬运河,北连射阳湖、淮水,东达泰州入长江,为里下河地区航行、抗排立下过汗马功劳,却也因河道狭直容量小,河水泛滥,坑害过两岸人民。提起三阳河,也勾起我对开挖新三阳河的一段回忆。

三阳河一期工程从宜陵三阳闸(原是控制老三阳河水位设制的单闸)至东汇乔港,去弯拉直,一线南北向,为江都三阳河段。江都境内全长30多公里、宽120多米。工程动用了扬州所属县市民工数万人,开挖成功后,水深能达到行千顿轮船。它既是南水北调的配套工程,又是解决里下河地区县市抗排及航运的重要设施,还能减轻京杭大运河苏北段抗、排、航压力。1973年八、九月实施开挖新三阳河计划,实际上扬州水利工程指挥部测绘人员从夏天就开始查勘放样、划段分配给各县市团的施工地段,扬指设在宜陵(新通杨运河河南),由宜陵至东汇各地段分别是靖江、泰兴、姜堰、江都、兴化、高邮、宝应等县市团。

我原在邵伯水机厂工作。1973年调到三阳河配套某造桥工地打前站,到丁沟水利工程团部报到时,正赶上开挖三阳河的鼎盛时期。从家里到丁沟,半路上远远就能听到丁沟方向人声鼎沸,号子声、12匹柴油机的轰鸣声响彻云霄。近前一看,由丁沟至宜陵一线犹如银河洒落人间,“银河”内外人山人海,数不清的五色彩旗迎风飘拂。千万民工挥锹担土,有男有女,挑泥的一队一队,步调一致,如雁队展翅;抬土的三三两两,奔跑如飞,似猛虎登山。下面挖土的都是神锹手,实在难“啃”的黄岗土,坚如磐石,便由两人合挖一把锹,名曰“双龙抱柱”,他们挖上来的一锹土能装满一畚箕,力单的挑不动一头两锹土。

我们江都团也有挖河任务,邵伯水机生产的爬坡机帮了大忙,对挖河起到突飞猛进的效果。爬坡机是为降低人力爬坡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的简易机动牵引机,由一台12匹柴油机带动卷扬机,上下间距间支上龙门架,距离越远,相应地龙门架就应多支。龙门架上有滑轮托住钢丝绳,卷扬机牵引着钢丝绳,经过龙门架上的活轮传送,由一个老把式车手稳住独轮车两个把手,毫不费力地把一车土牵引上坡顶,再由专人摘下钢丝绳,让推车手把一车土推到一边,倒入坡下空档里,一车土能抵几个人挑的份额,几分钟就由河底送上坡顶。从第一辆上摘下来的钢丝绳,已有专人送到河下挖土区牵引另一辆装满土的手推车,跟第一辆一样,如法泡制,爬上坡顶……如此这般装车牵引,拉上送下,来来去去,不光省力省时,还提前完成了挖河任务。

在那肩挑人抬的年代里,有了这个半机械化的爬坡机的加入,能抵几十个人的功效,明显加快了挖河进度。没有爬坡机的县市团纷纷向邵伯水机厂购买,弄得厂里供不应求,只好杨柳枝儿大家洒洒,每家供应几台。虽然我没有直接参加爬坡机的生产,但曾作为厂里的一分子,听见别人夸赞爬坡机,也觉颜面荣光。

江都三阳河从1973年下半年开挖成功,一直是条旱河。因为河址是南北向,原来的河址通道都被三阳河隔断,需要配套南有杭庄、朱套、马庄、丁沟,北有新华、大同、樊川、三阳、乔港的八九座汽车桥和农用拖拉机桥,才能便于两岸人民通行。那时造桥技术还很落后,桥的底座、桩基都得立模现浇,由于设备简陋,扬指要求各造桥工地抢在汛期前完成桥下桩基。所以旱河直到第二年汛期前才从宜陵三阳闸北边拆坝放水,成了一条宽阔大河,各桥段未通行之前,主要通道设有渡口,专人撑船免费摆渡为过河民众服务。建桥水上部分都是在预制场立模预制,经过吊装组合而成的。

为了提升三阳河抗、排、航运等各项功能,在丁沟建立了三阳河河道管理处,以辖原有的三阳节制闸和后建的樊川节制闸,三阳河涵接各分支河上分别建了横沟、丁泰、丁西、癞东、癞西、三里及乔港等七个套闸,肩负着所属乡镇抗旱、防汛、航运任务。三阳河配套工程完善后,突显了它的功能与作用。首先,航运上能行千吨轮,几千、上万吨的船队任意通行。里下河干旱时,由它输送引江水抗旱,汛期排涝时,能把乡镇排出来的积水输送给水利枢纽排入长江,确保里下河地区免受涝灾绝收之患,同时也减轻了邵伯大运河调水的压力。

解放前的江都水系异常复杂,每年汛期都要组织民工上邵伯大运河保堤防汛,尽管这样,里下河地区还是遭受十涝九不收的水荒之苦,为了生存,只有携儿带女,举家一锅挑,到江南大城市谋生。刚解放那时,在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不少棚户区都住着拉黄包、踏三轮、扛包做苦力活的贫穷人,他们大多是兴化、盐阜等地因水荒逃出谋生的。解放后,这些“江北佬”成了老上海,但有些江北口音、淮城俗语还在下辈人中延续着。

以武坚镇为例,解放前,那里农村是沟河交错,农民住的都是(丁头虎)舍(厦)子,出门离不开船,农田都在水里泡着,名曰沤田。每年春耕大牲畜下不去,都是用人力拉犁犁田,根根毛孔冻得出血辛苦呐。为了抢季节,特选“六十黄”早熟水稻品种,总想能提前一个月收获把丰收抢回来。尽管如此,每年还是看着由青转黄的稻子即将到手时,突然一场秋雨,被沉入水中,成了“镜中花水中月”。为了减少损失,只有花钱请帮工站在齐腰的水里帮忙捞水稻,收上来的稻子中混杂了很多小螺蛳,就是老嫩不均的稻子收上来晒干了碾成米都不好吃。

解放后,特别是引江枢纽建成和三阳河开挖以后,武坚等乡镇都筑起了护田圩,高一点的地方旱能灌、涝能排的土地,一律水改旱,原来一季稻子都收不全的改成稻麦两熟田,几百斤一亩的低产“六十黄”改种每亩千斤以上的高产品种,低洼地开成河塘,放养鱼虾蟹、茨菇、荸荠、藕等经济作物。水洼地区的农民不再受大灾大涝之苦,腰杆子伸直了,旱涝保收了,成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三阳河开挖上来的泥土,不仅带动了周边乡村制砖制瓦业的兴起,还带动了为数不少的三产企业,给众多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拉动了村镇经济产业链,增加了农民收入。

要说老三阳河富了丁沟,那么,新三阳河是富了整个里下河,使之成为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若干年后,要有人问起三阳河是什么神仙给造出来的,历史可以见证,这路“神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下的亿万人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