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论语滋味长09

(一)观观不对观观对

观观不对:任何人的三观都不会完全一致的。

观观对:每个人的三观都是值得尊重的,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别人的三观。

世上没有真正的共情和感同身受。哪怕共同经历,人类的悲喜也并不完全相通。一个人变得成熟的标志,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看法。透过它,人可以理解这个世界并且与它互动。

世界观是一种认知框架。它从客观实践中产生,并反作用、影响人类社会的各个环节:知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科学和道德……

举例来说:

人们对于实践活动产生的因果关系有各式各样的理解:单向的,循环的,或是螺旋性的。

单向的世界观会产生一神教的观点,认为世界历史只有一种方向,世界有究极的初始状态,并且将会在某个时间点结束,如同基督教所说“我是开始亦是终结”。

循环的世界观则认为世界的状态是系统性而不断循环的,如同四季不断更迭,例如佛教的轮回。

因果关系理解还左右着人类思想的其他层面,例如历史观、政治观和理论观:民主、独裁、无政府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有了线型和非线型的不同世界观,便会产生对行动和事件的不同理解,进而产生种种对立。

自由意志的世界观认为,世界的原则是简单的法则,他们总是维持稳定不变,在科学上它们称作经验主义;

决定论的世界观认为世界的原则是由动态的系统组成,在科学上称作理性主义。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一个人的人生观包括了社会关系模式、消费模式、娱乐模式和穿着模式:

律己主义、禁欲主义、爱书族、健身族、嬉皮 、追星族、 穷游族、单身族、奴族、御宅族、月光族、炫耀性消费、数码族、吸毒者、素食者 、简约生活族……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

一个人拥有某种“人生观”,这意味着他可能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许多组行为当中选择出其中之一。

价值观:是一种处理事情、判断对错、做选择时取舍的标准。

有益的事物才有价值。对有益或有害的事物评判的标准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不同的价值观会产生不同的行为模式,进而产生不同的文化。

价值观是可变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价值观都存在着,它有最大价值、第二价值、第三价值、第四价值……一直排列下去,比如有人认为爱情比钱有价值,有人认为钱比爱情有价值。

人只会想他认为有价值的和他能相信的,想了之后才会产生行动。没价值的和不相信的,任何人根本不会想更不会做。

物品的价值大致分为金钱价值、独特价值、纪念价值、体验价值。面临抉择时,人只会选择他认为价值大的或价值靠前的。

价值顺位就是这个人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深藏于内心的准绳,是面临抉择时的重要抉择依据。

(二)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段在讲如何从孝道上培养君子之道: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换位思考)。

几:事情在它最初、最微小的发展阶段,任何人尚未察觉它发动的时候就叫作“几”

谏:规劝

孔子说,服侍父母要用不被父母察觉的方式规劝,如果父母不听从。仍要顺着父母的习惯做事情。自己多干点就多辛苦点,不要去埋怨父母。(从父母开始慢慢培养责人之心责己的君子之道。)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段在讲如何从孝道上培养换位思考。

孔子说,父母健在的时候,尽量不要出远门(让父母操心),如果要出门的话,一定要告诉父母去哪里了(让父母少操心)。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段与学而第一1.11重复。

为什么重复呢?也是值得品味的地方。

换位思考很重要,如何修炼换位思考呢?从孝道开始修炼。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段在讲如何从孝道上培养君子之道: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

孔子说,(换位思考有多重要)就拿父母的年纪说吧,作为孝子必须要知道父母的年纪。喜其寿,惧其来日之无多。喜惧一时并集,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啊!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段开始讲如何修炼“信”,与事父母几谏的修炼方式映照的品味。

言之不出:慎言

事父母几谏:用父母察觉不到的方式规劝

孔子说,之所以要敏于行而纳于言,是怕说出来做不到啊。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这段是将如何减少过失的方法。

约:约束

孔子说,(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用流程管理)约束自己的欲望,这样的话很少会犯过错。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明事理的人说话保守但做事积极。”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德:(按照规矩办事)正直的人

邻:亲近的意思

孔子说,按照规则制度办事的人不会被孤立起来,绝对会有人来亲近他。

4.26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这段用子游的观点继续讲换位思考。

“君”和“友”是社会关系,与“事父母”的家庭关系是不一样的。

事父母要几谏,那么事君、事友要不要几谏呢?

子游说,对国君的不足一直规劝,会招致羞辱;对朋友的缺点不停劝诫,会疏远关系。

从社会关系上提供论据支持孔子的论点:“事父母几谏”,进而修炼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换位思考)。

(0)

相关推荐

  • 论语:孟武伯问孝(2—6)

    孔子在从为政的角度去论述孝道的原则以后,继续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述孝道,特别是从具体的事情上去深入思考.孔子注重推己及人,比如孔子认为,父母时时担心子女成长过程的健康,子女也应该以同样的心情和态度对待.孝 ...

  • 且将孝道寄心田——《论语》悟读【23】

    最是人间重晚晴,且将孝道寄心田. <论语>第二篇第七章: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请教什么 ...

  • 感情的三观指的是哪三观? 恋爱中的三观指的是什么

    感情的三观指的是哪三观? 除了以上大家说的三观都非常好.我在加上,感情的三观还包括亲情观,友情观,爱情观. 爱情中的三观是哪三观?会对爱情有什么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观一致,两人才灵魂契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1

    (一)前言 世间书籍皆是桥梁, 人间众生身处井中. 桥梁有长有短指引人生方向,井口有宽有窄开拓眼界大小. 放眼望,生猛的年代永远是以前而不是现在,因为时间的沉淀让我们有了机会对过往进行生猛的包装解读.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2

    (一)井论 十年前,看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演讲,讲述了生命中的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如何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当你展望未来时,你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过去时将他们串在一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3

    (一)观物观 以眼观物可取风,以心观物可识雅,以理观物可知变. (二)为政第二 2.1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此段为为政者画一个愿景讲--如何受人爱戴.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4

    (一)论心与论迹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家贫无孝子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二)为政第二 2.5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5

    (一) 1.1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字面翻译: 有子说,礼的作用啊,最重要的是让人心境安顺,处事自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6

    (一)圈定切割大小君 论语中谈论事情圈定在一起,无非天时的事.地利的事.人和的事. 把论语的事切割碎了品味下,只有大人的事.小人的事.君子的事. "大""小"&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7

    (一)论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开放的题目,开放的答案.管理没有绝对的对与不对,因所处位置的不同,着重点的不同,管理只有好与不好,适合不适合. (二)八佾第三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 ...

  • 再读论语滋味长08

    (一)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二)里仁第四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与乡里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周礼·地官·遗人>:&qu ...

  • 再读论语滋味长10

    (一)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邵雍 (二)公冶长第五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