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地理小知识
诗中有塞北的“大漠孤烟”,有江南的“杏花春雨”,有明月的“阴晴圆缺”,也有江河的“奔流到海”。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很多诗歌中都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今天就继续和螺蛳君一起,走进如诗如画的地理世界吧!
Part 2
诗词中的日月星辰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
即使坐在地上一动不动,一天也能行进八万里。这样不费力气的好事是有可能发生的吗?
这就要归功于地球的自转了。地球可以看做一个近似的球体,赤道的半径是6378千米。根据圆的周长计算公式L=2πR,可以算出赤道一圈的周长约为40076千米,40076千米=40076公里=80152里,因此对于赤道附近地区的人们而言,乘坐着这颗蓝色的星际列车,一天就会随着地球的自转移动约八万里的路程。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年四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季节是怎样产生的呢?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一年内太阳直射点会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移动,世界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的更替。
那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夏日长”呢?因为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等长;此后,太阳直射点从赤道逐渐向北回归线移动,因此我们生活的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日照时间变长,气温升高;到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时间也就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
月亮的盈亏变化,是我们平时十分常见的现象,那你是否注意过这样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天文学中,把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叫做月相。随着月亮每天在夜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月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二是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还随地球绕日运转,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每天都是不同的。
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这样的变化具有周期性,其更替周期为29.53天。也就是说,每一个月,我们都能看到一次这样的轮回。
海潮随月大,江水应春生。
——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
“海潮随月大”描绘的正是潮汐现象与月相变化之间的关系。什么是潮汐呢?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它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二者合称“潮汐”。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相互叠加,潮汐现象最为明显,形成大潮。而每当上、下弦月时,月球与太阳引潮力相互抵消,潮汐现象就比较微弱,形成小潮。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杜甫《赠卫八处士》
“世间的挚友实在太难相见,就如天上的参商二星一般。”这是安史之乱期间,杜甫与旧友重逢时发出的感慨。
什么是“参商”?为何要它用来比喻难以相见的情形呢?
这就要先说一说中国的星宿体系。古人观星,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二十八个星区,称之为二十八宿,用来说明太阳、月亮、五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然后依据东、北、西、南四方各方星宿的形状,想象出青龙、玄武、白虎、朱雀四种神兽形象以指代四方天空,叫作四象,每一方各有七个星宿。
“参”指西宫白虎七宿中的参宿,而“商”是东宫青龙七宿中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永不相见。因此也就成了亲友隔绝,不能相见的象征。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诗经·国风·豳风》
可能大家看到“流火”两个字,就很直接地联想到跳动的火焰,所以误认为这个词形容的是七月盛夏酷暑难耐。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的错误。那实际上,它代表的是什么含义呢?
其实这里的“火”并不是火焰,而是指“大火星”,即天蝎座的主星——心宿二。六月心宿二出现在天空正南方,位置最高处;七月以后,它逐渐由中天西降。而且《诗经》里的“七月”,使用的是周历,换算成公历,大概是我们现在的九、十月份。因此“七月流火”并不是说七月天气炎热,相反是指到了七月后,大火星西沉,天气将渐渐转凉。
古人赋予日月星辰美好的寄托,于是我们可以在诗中寻觅到这一抹骄阳、一轮明月、一片繁星。
想知道古诗中还蕴藏着哪些地理小常识吗?且听螺蛳君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