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西医头疼的“瘘”,中医怎么治?

  “瘘”指的是体内结构出现不正常的通道,肿瘤科里遇到的瘘,主要是因为正常组织受病灶的侵蚀破坏,使相邻但各自为政的器官之间,出现了不正常的通道。
  打个比方,春节联欢晚会中黄宏林永健有个小品,因为两家都在同一面墙上掏壁橱,墙体被掏薄,最终破了个大洞,邻居顺着洞跳过来争执起来。这个大洞就是个“瘘”。
  常见的瘘如食管气管瘘、直肠阴道瘘,分别是食管癌、盆腔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因食管、直肠属于消化系统,细菌含量高,形成异常通道后,常合并感染,治疗难度大,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都受到很大影响。
  西医治疗多以姑息性手术为主,常因瘤体的存在,使手术受到很大限制,可手术的比例和手术成功率皆不高,故而很多患者来求助于中医。
  中医如何看“瘘”这个概念呢?
  它和外伤、手术后一样,都是肌肉的破坏,这“肌肉”和“破坏”便是病机的重点。中医的治疗主要就是让它“长上肉”加“防止再破坏”,使瘘道自行封闭。
  首先谈肌肉,这是瘘道形成的内因,什么脏器与肌肉有关呢?《素问·痿论》有言“脾主身之肌肉”,脾虚中气不足,是肌肉不生的主要原因。
  什么方药中提到肌肉呢?
  张仲景在《伤寒论》第16条谈到桂枝汤中曾言“桂枝本为解肌……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这里的肌,有肌肤肌表之意,也有肌肉之意,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的解剖学里,肌肉占据了肌表很大的比例。
  以桂枝为君药的桂枝汤正是解肌的代表方。
  当代医家裴永清曾剖析说:“桂枝汤原本不是一个发汗剂,而是一个解肌剂。解肌与发汗不同,发汗是通过药力的向外开散、透达、泄越发散之功使皮毛、腠理、魄门得以开泄,外邪随汗出而解,如麻黄汤;解肌是通过药力,使在表的营卫得以调和,肌腠得以疏解,邪随汗出而去……桂枝汤以桂枝为君,臣以苦酸寒而具补敛之性的芍药,更佐以大枣,与麻黄汤以麻黄为君迥然有别。麻黄汤开泄皮毛,峻汗无补;桂枝汤调和营卫而解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言:‘麻黄通彻皮毛,故专于发汗而寒邪散,肺主皮毛,辛走肺也。桂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脾主营,肺主卫,甘走脾,辛走肺也’。李氏对麻、桂之见,亦可见麻黄汤之发汗与桂枝汤之解肌之一斑。
  其中的意思,一是桂枝汤是通过调和营卫来解肌的,二是桂枝汤解肌的作用与脾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肌肉、脾、桂枝汤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见图一)。
  《金匮要略》中进一步说明桂枝汤可以和脾胃,《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一条:“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於法六十日当有此证”。
  这是仲景用桂枝汤原方来调和脾胃,以治妊娠恶阻。仲景所创小建中汤以桂枝汤为底,用以温中健脾,可见桂枝汤与脾的渊源之深。当代医家肖相如更是认为桂枝汤本质在于补脾胃以驱外邪。
图一    脾、肌肉、桂枝汤三者关系示意图
  明确了这三者的关系,我们再来谈解肌的“解”字,这里有这几层意思:
  1. 为何要解肌?

      瘘道虽然处于体内,但一般发生在空腔脏器,比如食管、气管、直肠、子宫,它们其实皆与外界相通,中医认为属“表”,又属肌肉,当解肌。

  2. 只“补”不“解”也不行。

      如果长肌肉仅当补脾,则有众多补脾名方,如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为什么不用它们呢?因为化材之后,它们更重温中补虚,而失于解肌之用,换言之,它们可长肌肉,而无解肌之“解”字。

  3. “解”是调和气血。

      提到“解”字,必须把刚刚一带而过的词,重重的提起来——营卫。《景岳全书》指出:“人身不过表里,表里不过阴阳,阴阳即营卫,营卫即血气”,《医宗金鉴》认为,阴阳“以其定位之体而言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

      营卫源于水谷之气,靠脾胃化生,实为肌肉内的气血,我们解肌,实为调和好肌肉的气血,肌腠得以疏解,邪气可自毛孔而出。而无论外感,还是我们今天说的瘘道,都是有肌肉的破坏,肌肉内的气血是怎样的呢?

      其一,脾虚为本,肌肉的气血不足;其二、邪气壅滞,形成气滞血瘀,西医所谓“微循环障碍”。
      
      众所周知,桂枝温经通阳活血,白芍敛营和血,生姜疏散,大枣益气,正可养血活血,益气行气。正如章楠在论桂枝汤时说:“此方立法,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身。融表里,调阴阳,和气血,通经脉”。

  4. 脾和营卫在肌肉破坏这件事中扮演的角色。

      首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脾虚为根源,它导致营卫气血不足,则肌肉不生,或生而不固。

      其次,营卫气血不和,加重了“破坏”,使邪无所出,肌肉无法恢复正常。这也回答了第二条,“只补不解也不行”的原因。

  5. 真正的主方是黄芪桂枝五物汤。

      仲景取桂枝汤之意而进行加减变化之方,大约有26首之多。黄芪桂枝五物汤就是其中之一,其方是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组成,原用来治疗营卫之行涩而痹郁并兼表气虚的“血痹”。

      基于上述的解释,我们不难理解治瘘为何要加黄芪,黄芪补中益气,行于表而实营卫,当代医家彭建中老师曾仿其师赵绍琴教授,用以治疗直肠阴道瘘,谓黄芪“阳生阴,气生形,以无形之气生有形之质,非重用生黄芪不能为功也”。

      倍生姜是取其辛温,温阳通络,疏散邪气,并去甘草之甘缓壅滞,更可加用大量白术增加健脾生肌的力度,这种种做法无一不与上述病机相吻合。

  谈完了肌肉,我们再来谈“破坏”。
  刚才提到,气血不和是一种破坏,它属于内因,而外因的破坏有哪些呢?(见图二)
图二    瘘道形成的病因示意图
  其一,这与瘘道的部位有关。直肠阴道瘘位处下焦,湿性重着趋下,下焦容易滞留湿邪,湿性又易腐,不易令肌肉愈合,故直肠阴道瘘尤当注意避免湿邪,影响直肠最常见的湿便是腹泻,治瘘不可令患者腹泻。
  李东垣的《脾胃论》中有“升阳除湿”一法,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用利湿之法是可行的,但在脾胃久衰,清阳不升的患者,若“用淡渗之剂以除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气矣,是阳气愈削而精神愈短矣,是阴重强而阳重衰矣,反助其邪之谓也,故必用升阳风药即瘥。
  所谓升阳风药是指羌活、独活、柴胡、升麻、防风等,或再配以黄芪。根据中医取类比象,自然界中,潮湿之处多无风,有风之处多无湿,风可散湿,风可化湿,故风药能胜湿,清阳升则湿邪去,为治湿另辟一法。
  这种治湿方法,在《脾胃论》中多处可见。后世喻嘉言治疗表邪入里所引起的痢疾,用人参败毒饮以“逆流挽舟”,也包含有升阳除湿的作用在内。
  另外马齿苋清热利湿,使湿自下排出,也需当用。而食管气管瘘,食管为中通的管道,当避免食物的存留,进而进入气道,当降气为先,故当予旋覆代赭汤和胃降逆,引气下行。
  其二,局部气血不通,阳气闭郁化火,在肌肉破坏的局部必有火邪,故治瘘当清热。
  从西医角度分析,瘘道常伴局部坏死,加之消化道多有细菌聚集,易合并感染,当抗感染治疗,中医多为清热解毒之品。
  直肠阴道瘘,常给予公英、败酱草、白头翁,食管气管瘘常给予银花、栀子,根据病情,可适当增大清热去火力度。
  以上就是中医对瘘道治疗的认识,当代医家彭建中老师曾发表过对直肠阴道瘘治疗的认识,上述观点中对彭老师的观点多有赞同。
  由于病机类似,黄芪桂枝五物汤不仅在治疗瘘道方面有效,在去腐生肌,治疗创面久不收口方面也有着较好的疗效。
  肿瘤科常见的瘘还有很多,如胰瘘,前列腺瘘,膀胱阴道瘘,还有一些与肿瘤无关,但与放化疗后,免疫力下降有关,如肛瘘,在此仅将常见的食管气管瘘、直肠阴道瘘作例进行分析,临床上可举一反三,详加分析。

作者: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针灸微创肿瘤科 王卉

王卉

出诊时间:周三周四下午

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硕士。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黄金昶教授。从事肿瘤临床工作9年,对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肠癌、胰腺癌、妇科肿瘤的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肿瘤合并症治疗及预防、放化疗副反应防治等方面经验丰富,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临床工作能力。

告患者书:

  1. 本公众号旨在传播黄金昶教授肿瘤治疗的学术观点,并不能在线就病情进行诊断治疗,关于诊断和治疗的建议请到门诊面诊,病人本人不能来,也可以由家属携带资料前来代诊。

  2.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本公众号所发布文章中涉及的方药,请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有经验中医的指导下化裁运用,不要胡乱照搬。

  3. 黄金昶教授目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微创肿瘤科、北京仁医堂雍和宫馆和北京三溪堂中医馆出诊,具体挂号等事宜请查看公众号下方关于我们菜单中的就诊指南

  4. 我科室病房目前开展全身静脉化疗、动脉化疗(增加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微创(主要是TACE、氩氦刀、射频消融等)、中药口服外敷、针刺(可将化疗药物聚集到肿瘤局部,疗效明显提高)、艾灸、手法纠正局部异常结构等治疗,请与门诊联系住院事宜。

  5. 目前挂号方式有:北京114电话预约挂号,北京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网站(微信),医院自助机,京医通微信挂号平台,除这些以外,其它电话和网络挂号方式都不是官方行为,请擦亮眼睛不要受骗上当,也不要给号贩子以可乘之机。

弘扬传统中医文化,创新肿瘤治疗思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