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率了,原来土豆真的可以长那么怪......
“打脸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图1
昨晚我发布了以勘误为名义,顺道介绍三种块茎植物的新文“对不起大家,我错了......”,还在结尾扬言“等我哪天搜到原图出处再作分解”,偏偏有位不听忽悠、专爱较真的朋友adel很快就在评论区指出图1那些“就是土豆”,并附上了原文链接。看到这条留言心头一惊,难道我又双错了?
图2 卫报官网截图
打开链接一瞅,原来是英国卫报官网的一篇关于秘鲁马铃薯博物馆的报道(中文版见文末“阅读原文”),报道中确有此图,但我觉得还有一丝“反转”的余地,你想啊,记者搞错配图的情况多了,难道就不能是记者错了?然而记者是对的,配图来自于文中提到“博物馆”,也就是秘鲁的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
图3 手机截图
图4
图5
昨天在写文时也想过搜索一下图1的源头,“普通但自信”使我错失良机,事实上根本用不着什么复杂的逆向搜索技术,某度识图即可轻松破局,搜到的第一个链接即指向“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简称CIP)”官网,见图3截屏。我在官网中并没有找到那张图,但发现了其它的,如图4、5。没啥疑问,土豆确实可以长这么怪。
CIP官网中如是说,“There are more than 4,500 varieties of native potatoes, mostly found in the Andes”,意思是说那里有超过4500个本地土豆变种或品种,绝大多数出自安第斯山脉。那可是土豆的“龙兴之地”,越是发源地,遗传多样性就越是丰富,别处则相对贫乏,这是农作物的一般规律。
图6 马铃薯二倍体栽培种
图7 S. ×curtilobum
不过,如此繁多的土豆品种未必都是通常栽培的四倍体阳芋/Solanum tuberosum,还有些其它近缘种,如马铃薯二倍体栽培种/S. phureja、S. ×ajanhuiri、S. ×chaucha、S. stenotomum、S. ×curtilobum等等,谁是谁的种儿真是不好说,反正都是土豆家族,爱咋咋地吧。
图8 印加萝卜/Lepidium meyenii
在CIP官网“NUTRITION”网页中,列举了Potato和Sweetpotato(“甜土豆”,指番薯)之外的其它9种根茎类作物,有Maca、Yacon、Ahipa、Oca、Ulluco、Mashua等,前三个即“印加萝卜(玛卡)、菊薯(雪莲果)和豆薯(凉薯)”,后三个是上一篇中提到的土豆小老乡,分别是酢浆薯、胭脂薯和块茎旱金莲。
图9 秘鲁胡萝卜
图10 Mirabilis expans
图11 Mirabilis expans
图12 蕉芋
还有三种:Aracacia,伞形科芹薯属的Aracacia xanthorrhiza,“秘鲁胡萝卜”;Mauka,紫茉莉科紫茉莉属(居然?)的Mirabilis expansa,中文名未知;Achira,在国内南方地区也有栽培,美人蕉科美人蕉属的蕉芋/Canna edulis,现已被处理成美人蕉的栽培品种,学名写成C. indica 'Edulis',这个有谁吃过吗?
总结陈词:本篇算是针对勘误的勘误,捎带手又补充了一些新“知识点”,应该是不会再出什么大毛病了。言多必失,就到这里吧。最后向指出问题的adel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