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服野象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舜即帝俊,他的神格原本是天帝,以后才从天帝降为人帝的。拿《山海经》这部保存神话资料最丰富的书来说吧,其中也有若干舜神话的片断,有些片断仍看得出来做天帝的他的身影的。例如下面两个:

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烛光,处河大泽,二女之灵,能照此所方百里。(《海内北经》)

帝舜生无淫,无淫降臷(dié)处,是谓巫臷民。巫臷民朌姓,食谷。不绩不经,服也;不稼不穑,食也。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大荒南经》)

前条使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帝俊的两个妻子羲和与常羲,她们是生日月的女神,她们所生的日月,光照大千世界。舜的两个女儿宵明、烛光,“处河大泽”,其“灵”也“能照此所方百里”(《淮南子·地形篇》作“方千里”),范围大小虽有所不同,性质却是一样,二者当出于同一传说的分化。后条叙写舜的后裔巫臷民所处的境地,那么得天独厚,简直就是人间乐园。这在古人的设想中,自非神裔莫办。从这两段,尚可看出原属天帝的舜的身影。而此外的一些零星片断:如舜葬所、舜台、舜所浴渊等中,就看不出什么来了。尤其是舜葬所,虽然《海内经》《大荒南经》《海内南经》都有记述,但都说是葬于苍梧,和史传所载并无异辞。看得出来,舜已经开始以一个人帝的身份而出现了。

舜从神降为人,人化以后的舜,起初仍然是一个神性的英雄,他毕生最大的功业,就在于驯伏野象。但是,神话逐渐演变为历史,舜服野象的神话,就变成了《楚辞·天问》所说的“舜服厥弟”——舜和他的名叫“象”的傲狠的弟弟所做斗争的传说了。虽说这样,舜确实还在尧二女——两个具有神性的姑娘——的帮助下,和以弟弟象为代表的整个舜全家作过斗争,终于击败了他们想要害死他的阴谋,整个故事还是具有着浓厚的神话意味的。后来再经儒家之徒删削、篡改,干脆便成了宣扬“孝弟之道”的家庭伦理故事,而英雄舜也被装扮成了列于“二十四孝”之首的大孝子,这真是为人们始料所不及的。

现在须要努力扫清尘氛,恢复神话的本来面目。先说“舜服厥弟”,实际上应当就是舜服野象——舜的弟弟象,本来就是一头野生的、长鼻大耳的动物象。

何以知其然呢?这是有证据的。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括地志》说:“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十里。故老传云,舜葬九疑,象来至此,后人立祠,名为鼻亭神。”非常奇怪,后人给舜的弟弟象所立的祠,竟称“鼻亭”,祠的神主,竟称“鼻亭神”。鼻,本来是动物象的最大特征,现在却用到人的身上来了。难道人的象和动物象二者之间有什么关联吗?

答曰:有的,而且关联还很早。《孟子·万章篇》说:“象至不仁,封之有庳。”《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说:“《孟子》曰:‘封之有庳。’音鼻。”原来“有庳”就是有鼻。鼻,居然作了象的封地的名称,那么人的象和动物的象之间的关系,岂不就可想而知了吗?

这以后,诸书对象封地的记载,就干脆以“鼻”易“庳”了。例如《汉书·武五子昌邑哀王髆(bó)》说:“舜封象于有鼻。”《后汉书·袁绍传》说:“象傲,终受有鼻之封。”《三国志·魏书·乐陵王茂传》说:“昔象之为虐至甚,而大舜犹侯之有鼻。”,等等。“有鼻”当然是对的,因为“鼻”是正字,而“庳”则是“鼻”的借字。

不仅此也,《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王隐《晋书》还说:“泉陵县北部东五里有鼻墟,象所封也。”《路史·发挥五·辨帝舜冢》罗苹注也说:“始兴有鼻天子冢、鼻天子城,……昔人不明为何人,乃象冢也。”凡此封地、葬所,等等,都把动物象的特征的鼻,来做了人的象的称号。“鼻天子”三字,尤其生动形象。因而不能不教人怀疑人的象在最古神话中,就是一头长鼻大耳、凶猛难驯的野象。它是被著名的猎人舜,在“洞庭之山、帝之二女”的帮助下,经过几番激烈的战斗,才终于驯服的。

舜,古称虞舜(《书·尧典》),又叫有虞氏(《礼记》《国语》)。所谓“虞”,是什么意思呢?《潜夫论·志姓氏》说:“舜姓虞。”《尧典》孔颖达疏说:“虞,地名,尧封舜于虞,遂为天子之号。”这些恐怕都是后起之说,未足为据。虞舜的虞,实当是《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的“虞”;也是《书·舜典》“咨益,汝作朕虞”的“虞”。这个“虞”,古注以为是“掌山泽之官”,其实在还未设官分职的原始时代,“虞”应当就是山林中的猎手。所谓虞舜,翻成现代话,就是猎人舜。

于是,舜象斗争神话的最早面貌就容易看清楚了。舜,这个生长在丛莽中的勇敢的著名猎手,在和野象的斗争中,由于野象的凶悍狡谲,几番险遭它的毒手。后来靠了天女的帮助,才终于战胜野象,使它开始在农业上为人类服役。而猎人的舜,也因为建了大功业,为人民所拥戴,终于成了他们的领袖。

这当然不是凭空臆想。除以上所说而外,还可以找出一些证据。《吕氏春秋·古乐篇》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周公乃以师逐之,至于江南。”可见古代殷(商)民族原是服象的,到周公时代,且能把所服的象使用到战争上去。卜辞卜田屡有获象的记载,知道象在殷代黄河流域一带还长期生存过。甲骨文“象”字作

,作为这种动物的长鼻正确地在图画中显现出来;“为”字作

,画的就是人手牵象的光景:都表现了观察的精细。更从“为”字的字义推想,古代殷民族的驯服野象,恐怕还在驯服牛马以前。舜所居住的地方叫“妫”(《书·舜典》),从女从为,恰又和“商人服象”的传说有关。作为殷民族始祖神的舜,古代有驯服野象的神话流传,岂不是合乎情理的事吗?

而且以前的古籍中,还屡有“舜葬苍梧,象为之耕”(《墨子间诂》辑《墨子佚文》《论衡·偶会》等)这样的记载,是说舜死后象曾来为他耕过祀田。舜在生时,也真有役使象耕田的民间传说。近代坊间所出《二十四孝图说》,首绘“大舜耕田图”,舜所使用的牲畜,就是长鼻大耳的象,便是明证。

总上所论,我们可以下一断语说,《楚辞·天问》所说的“舜服厥弟”,在最古的神话中,其实就是舜服野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