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心力衰竭】张某,男,54岁
【案例分析—心力衰竭】
张某,男,54岁
【主诉及病史】喘咳近20年,加重伴心悸、水肿、尿少1个多月。咳喘已约20年,症状时发作,时缓解。
症见:呼吸喘促,不能平卧,心悸胸闷,动则加重,痰多而稠,不易咳出,小便短小频数,全身水肿,以下肢为甚,面色黯淡无华,舌质淡 黯,舌苔黄白厚腻,脉虚数无力。
【辨证】 心肺肾气虚,痰瘀阻滞
【治法】养心强心,兼顾肺肾,活血化痰
【方药】补肺汤化裁
红参、黄芪、蛤蚧、泽泻、沉香、核桃仁、紫菀、五味子、白石英、车前子。3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气喘渐平,心悸好转,仍小便不利,于上 方去镇纳逐饮的五味子、紫菀、核桃仁、白石英,在双补肺肾的基础上,加宣肺利水的麻黄、桑白皮。再予10剂。
三诊:喘平肿消,胸部舒适,纳差食少,大便不黯,舌苔白,脉虚无力。病有好转,改用补肺汤合参苓白术散化裁为治。 红参、黄芪、当归、茯苓、白术、炒扁豆、木香、砂仁、陈皮、神曲、谷芽、泽泻。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服药后纳食增加,大便正常,气喘、心悸亦无加重,病情暂告缓解。又用补肺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为丸,嘱患者长期服用,此后随访2年病情稳定。期间咳喘虽时有发作,但发病程度均较轻。
【小结】
对于心力衰竭属阳虚的,不少患者并无明显畏寒等症状,其证候如何确定?林老认为辨证的关键是看舌象、脉象,在舌象、脉象中,有时又以其中之一为虚寒征象的,辨证时也需重视。如本例中舌象表现即为阳虚阴寒、血凝瘀滞,所以虽脉象为 弦虚,也应从舌象来辨证,即使从其弦虚之脉分析,也可为寒证、为瘀血、为阳气亏虚。所以结合舌象和症状,不难辨为阳虚。在临床上,表现为心气虚者,虽尤寒证,但心气虚则不行, 心阳不温则不通,故治疗上也应该以通阳为治。然而心气虚毕竟 不是阳虚内寒之证,所以在用药上应以益气为主。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