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不会想象到一个月后,世界会变成现在这个样。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发生的事情连最有想象力的编剧都写不出来。一个月前疫情已经有变缓的趋势,那时候我们以为经过全国上下齐心协力隔离和奋战,这场艰苦的战争快要结束了。没想到下半场还远远没有开始。美股4次熔断;国外确诊数远超国内;查尔斯王子、英国确诊,除政要之外明星也不能幸免。疫情之外,AO3被墙,孙杨退赛,外国人居住条例成了中华男子魅力时间大赏……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一个行业不受影响,没有一个普通人不被波及,每个人都是时代下的蝼蚁。似乎只有我的生活一成不变,每天宅着自己找事情做打发时间。记录一下3月的生活吧,看起来只是普普通通的日子,只有我知道这种平静有多难得。
● ● ● ● ●
● 节目 ●
《用性别之尺丈量世界——18堂思想课解读女性问题》可能是我接触女权很晚,总感觉国内好的女权节目、书籍包括科普内容都很少,有时候想要系统地了解一下女权在国内的发展、女权的基本概念很难找到好的资料。
还好最近日刻出品的节目《用性别之尺丈量世界——18堂思想课解读女性问题》弥补了这项空白。两位讲师分别是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念和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柯倩婷,研究领域都和女权、性别相关。张念的讲解偏向于学术从哲学社会学角度看待问题、柯倩婷的则是更贴近生活,更接地气。虽然我是一边散步一边听,真正吸收到的内容很少,但确实被有的观点触动到。看理想出品,一定是精品,带着这样的期待。去看了梁文道、陈丹青的新节目《尔雅·包豪斯的革命》。艺术是有门槛的、审美有高下之分,而我就是那个在门槛外徘徊的人,所以尤其喜欢这种讲解设计、艺术的节目,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起码会让自己在美中逐渐渗透。这款节目的主题是包豪斯这种设计风格,一共两集,第一集梁文道去包豪斯的发源地——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校实地讲解包豪斯风格的起源,第二集是梁文道和陈丹青关于“生活美学”的座谈。
看完这个节目后的收获是,前两天看到一个家居博主发的图,第一眼就认出了那盏MT8台灯,很有成就感。某天突发奇想就找来讲解《易经》的节目来看,我选择的是清华大学教授崔国文的课程《通俗易经课:揭秘中国文化智慧之源》。这位老师讲的确实挺通俗的,既能学到一些基本知识,比如《易经》和《周易》的区别、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分别是什么。也能学习如何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到《易经》,比如阴阳五行的应用、如何看风水、奇门遁甲如何起局断局、梅花易数的预测方法等。课程一共五十节,涵盖的内容很丰富,然而因为我没有太用心,最后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的部分只是看个热闹,还差几节实在看不懂就没看下去。但无论如何,对《易经》的了解稍多了一些,倒也不算浪费时间。
之前看过国内的发展心理学教材,感觉比较枯燥,而且内容有点过时,这本书是国外的教材。
不用一看到教材而且四百多页就头大,这本书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作者在写的过程中列举了很多案例,而且还有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而且其中的实验研究结果和案例不局限于某一个国家,没有地域的局限性。
作者会详细提到每个年龄段的身体发育、认知发展、 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孩子始终是动态发展的,无论是外形还是心理,了解了世界范围内当前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这样才能根据孩子当前发展阶段因材施教。这是一切养育的基石。
这套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0岁到青少年,下册是青年到老年。因为时间问题,目前我只读完了上册,读一读下册也许会对自己的了解也多一点吧。
不喜欢这个书名的翻译,英文名是《The Lost Salt Gift of Blood》,不过全书翻译得倒是很流畅,可以说这本书评分如此高,译者功不可没。好的翻译不仅是准确,原作者和译者的风格统一也很重要,这本书就做到了。这是加拿大作者阿利斯泰尔·麦克劳德以家乡布雷顿角岛为背景所写的七个短篇故事。故事没有太多情节,是我们所熟悉的离家、归乡、衰老为主题,却很吸引人。作者的文笔很有特色,他擅长大量的景物描写和氛围塑造,搭建好这些背景之后,情绪的释放就顺其自然了,克制而不张烈,细腻却不粘稠。
这是一位女性作家写给朋友如何将女儿培养为女权主义者的小书,作者为女孩的父母提供了十五条的建议,涉及了生活中常见的性别偏见。如果我有一个小孩,无论男女我都会让TA在青春期前读完这本书,我相信TA会和我一样从这本书中学到如何尊重另一种性别。这本书比较温和,但是观点铿锵有力。即使不是女权主义者,也能从这本书中了解生活中暗含的性别歧视。全书只有短短的一百多页,阅读门槛很低,适合所有人阅读。这是一本讲抑郁的绘本,却是一本读过之后令人开心的小书。
作者是重度抑郁症和进食障碍患者,正因为如此,她对于生活的感知更为细腻,看她画的画,常有一种“啊,她怎么能捕捉到我的心理”的感觉。除了总是被击中,还被她的真实所打动,也许是疾病的折磨让她很坦诚很真实,生活很丧,也不想抗争了,就躺平任生活蹂躏吧。这样想之后,反倒摆脱了那种折磨。
● 影 ●
央视出的纪录片,在微博上看了第二集的一些片段,被幼儿园的小朋友逗乐了,所以特意去看了第二集全集,没想到被第三集感动得稀里哗啦的。第三集拍摄的是大山里的孩子们学习诗歌的片段,从功利的角度看,诗歌是无用的,写诗不能当饭吃,高考时也用不上。正如片中那句话“上大学不考诗歌,但学了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玻璃。”看得泪眼朦胧那段,让我想起来自己十几岁时的生活,看着天和云,早早地体会到了孤独的滋味,那时候我也希望能有个精神寄托,对于那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诗歌就是个寄托,然而我没有像纪录片中的孩子一样那么幸运,能早一点接触诗歌。
诗歌不仅能化解童年期的孤独,也会伴随一个孩子的一生,因为能写诗的孩子心里永远都是柔软的。这部小短片是时光网出品的,从美术、声音、特效、摄影、配音几个方面入手,采访了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讲解电影幕后的故事。
第一集采访的是著名电影摄影师曹郁,当初看《妖猫传》时就被华丽的视觉折服,这次听他讲解拍摄贵妃那场戏如何布光,深深感觉到这份工作的可贵。已经出的三集中最受启发的也是第一集,他讲如何从画和音乐中寻找灵感,看来艺术是相同的。
可惜片长太短,一集只有十几分钟,看得意犹未尽。如果有一天,我做导演,会拍出什么样的电影?也许就是《帕特森》这样的电影,这是我看完这部电影后最大的感受。一位叫帕特森的公交司机生活在一个叫帕特森的小城,他的生活每天都一样,早晨起床,带上女友做的便当去开公交,在上班前的片刻和同事打招呼,在小本子上写诗,晚上遛狗,去小酒馆喝一杯。每一天都是如此,除了公交车上的乘客不同,写在纸上的诗句不同。帕特森的生活看起来平淡、规律,无法从导演的镜头中看出来他是享受这种生活还是希望从中挣扎出来。总之,导演从周一拍到周五,循环着他的生活,观众如我,倒也享受这种闷骚的表达方式。最后,写过的诗被意外销毁了,好在他得到了一个新的本子,又可以开始写了。生活重新步入正规,aha,平淡生活重新有了诗意。简·奥斯汀的作品,什么时候翻拍都看不腻,因为无论什么年龄都喜欢看这种发生在英国乡村的俗套爱情剧。《爱玛》的翻拍只看过这一部,演员选角中规中矩,服化精致,仅仅是冲着美景也值得一看。2倍速看完的,好羡慕日本这种审核尺度!剧中的几个角色还挺有代表性的:有5个炮友的空虚女主角、喜欢嗑BL的处女、到处约炮却不吃窝边草的炮king、有处女情结最后却爱上伪娘的空窗男、为风俗店小姐氪金的宅男……同一个公司中能凑够这些人,也是挺不容易的。但是抛去这个劲爆的人设配置,剧情挺平淡,可看可不看吧,然而我还是看了一季。BBC地平线系列出品的纪录片,主要知识点:基因决定一部分人无论怎么运动都不会瘦;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就能达到减肥效果(一次30s,一天3次,一周3分钟);不要久坐。薇薇安·迈尔是谁?她生前是个普通的保姆,去世后被人发现是摄影师。本是默默无闻,但有人挖掘出她留下的几箱胶片,这些胶卷被从拍卖行廉价买到,冲洗出来后发现她的摄影作品非常优秀。这部纪录片拍摄的是以几箱胶卷为线索寻找照片主人的历程,通过一系列线索,最终追踪到她是一名工作了四十年的保姆。她没有直系家属,片中采访了她曾经工作过的家庭,照顾过的孩子,拼图版地凑出来她孤僻的一生。我从中看到了强烈的反差,薇薇安·迈尔生前的默默无闻,和她去世后的声名,以及本是被随便处理掉的胶片突然成了艺术品。如果薇薇安·迈尔还活着,她会如何看待自己的走红?也许活着就不会走红了,因为活着的人没有故事可被挖掘。1990-1995之间的美国电影,有着独特的风格,一看就知道属于那个年代,这部电影也同样给人这种感觉。
不能出门的日子里,这是仅有的欣赏春天的途径。春日苦短,多多看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