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头戏——社会规则

在一个呜帕的游戏课程中,小朋友们和日常一样,开始玩呜帕哭哭棋,准备进行一轮好玩的手工棋盘游戏。

今天玩的游戏是《疯狂的毛毛虫》,小朋友们在进行了一轮刺激的棋盘游戏之后就要开始拿着收集到的材料来制作这个棋盘的主题毛毛虫了。

就在要制作前,恺恺和小泽之间发生了这么一幕。

小恺因为在棋盘游戏中没有收集到毛毛虫的眼睛,但是小泽收集到了4只眼睛材料,很巧合的是小泽没有收集到短的扭扭棒,而小恺却收集到了很多的扭扭棒,所以小恺开始跟小泽商量交换材料的方案,最终两人在协商后完成了眼睛和扭扭棒的交换方案,当天小恺和小泽都完成了毛毛虫的手工制作。

以上的这个案例您可能看到的是两个小朋友之间的交换材料场景,但这其实是幼儿阶段社会性教育的重头戏——社会规则
其中有一类规则是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相对应,同儿童为满足自己需要和目的而进行的自主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
这些规则不是预先就明确地存在着,不是事先制约人们着交往与实践活动。
相反,它们总是暗含在交往和实践活动之中,是因为有了交往和实践才会出现的规则,是有了碰撞、协商、交换、合作等行为之后才会出现的规则。
其实小朋友在日常中都会遇到种种的规则。
但现在幼儿的生活中有太多的禁令,幼儿不能理解这些禁令,而当某些幼儿违反这些禁令的时候,成人往往会变得无可奈何。
因此利用生活体验让幼儿体验规则的必要性,并引导他们自己讨论制定规则是十分有必要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