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好纠结,我不知道应不应该这样做,这样做对不对,我真的要做这个决策吗,我总感觉自己没有想好。
我承认,我好害怕,那些都是我没有做过的事,都是在我未知的领域,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万一我在行动过程中没人理睬我怎么办,万一我遇到了挫折怎么办,我害怕受到伤害。
针对这些思维观念,我试着去寻找一些,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做出决策的方法。
生活是一个复杂系统,不是像考试那种只有唯一正确得分答案的单一系统。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在复杂系统中做的每一个选择,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巴菲特都有失手的时候。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将试错成本控制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以及及时纠正、吸取教训。如果到了deadline,自己还做不出选择,那就这个行为本身就已经默认做出了选择:维持现状。关键在于不断行动,不断吸收教训,不断补充更多的讯息。不指望写写一篇文章、或者做某一个决策就能彻底这个问题,有“长期斗争”的觉悟。面对选择题,首先不要只看选项本身,而是要还原目标:例如我的价值观指标就是:追求享受美好人生。我要做的这个决策,与我的价值观指标相比,是违背的,还有帮助的?用已知的、可接受的试错成本,去换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个还是挺划算的,不是吗?针对可能出现的后果,写一份应对的应急方案,相当于风险预案。设定一些原则线,一旦现况触及到原则线,就执行应急方案。(1)如果你做出这个决定,那么10分钟之后,我会是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2)如果我做出这个决定,那么10个月之后,我会是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3)如果我做出这个决定,那么10年之后,我会是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10年之后,这个决策给我带来的生命影响也出现了)把选择、选择的权重,以及选择之后的各种可能进行预先推演。
来自知乎@陈正
来自知乎@沐夏
总结一下:
1、不要执着于找那一个“最最正确”的选择。
2、明白“不选择=默认现状”。
3、理解“复杂问题,长期解决”。
具体方法:
1、目标判定法
2、试错成本法
3、10-10-10法则
4、更加理性的方法:加权打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