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与朱熹的同异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前边几讲是就王阳明心学当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做了一个基本的讲解。尽管这个讲解还是非常的简单的,并且也只是我个人的一种理解。但是我想王阳明心学当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我觉得我们都基本上是提到了。

总体上面来讲,阳明心学最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致良知。王阳明曾经给他过继的儿子王正宪写信的时候说,我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这说明王阳明是非常看重他晚年所提出的致良知这三个字的。这个的确确是一个最核心的基本原则。如果我们一定要说,哪一个观点最能够代表王阳明的心学?我想还是致良知。致良知作为一个本源,它真实所突出的实际上只是心身一元,强调回归到我们每一个个人,我们自我生命存在的真实状态。有诸内必形诸外,心身一元,心身一体,并且同时强调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我一再强调过这个观点,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实际上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情景之中的。在这一个特定的情景当中,就一定有我们与之相对的对象。不管这个对象是什么?是现实生活当中的人也好,物也好,事也好,还是你作为信仰的对象也好,你的理性的对象也好,你的情感的对象也好,等等。

总而言之,都是处在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情境之中的。正是因为这个缘故,王阳明强调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那么是事事物物就皆得其理,皆得其正,这个就是格物。这个问题我们原来实际上做过多方面的尝试。

一.性即是理本质获之于天

那从今天开始,我想稍微做一些扩展,也就是来看一看王阳明心学和朱熹究竟差别在什么地方?王阳明的心学和其他人,包括陆九渊、张甘泉等这些人,差别在哪里?我们今天就先来考虑王阳明和朱熹的关系。

我原来也说起过这个意思,我总觉得好像是社会当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种观点?觉得王阳明很了不起、很伟大、是正确的,朱熹是错了。我说这个观点可能我们要值得重新思考。我原来也提到过这个意思,假定我们不同的人,都到同一个地方去,采取不同的交通方式,那就意味着你有不同的途径到达那一个目的地。坦率的说,朱熹之学也是圣人之学,王阳明之学也是圣人之学,他们也都认为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学说、自己所给出的道路是可以通达于圣人之境的,但是采取了不同的道路、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手段。

那如果按照宋朝以来的理学家们的说法,实际上本体原本是一致的,但是功夫上面各有差异。这个我还想再说一遍,尽管我们原来也说过,比如说就朱熹来讲,他同样承认一点,并且同样把那一点当做自己全部理论所建立起来的核心基础。那个观点是什么?叫做性即理。性即理根据在哪里?简单地说就是天命之谓性,每一个人都从天那里获得道的本质,这个获得的道的本质就成为我们人的本质,称之为性。正是这一个性关联的天和人之间。不止是中庸,包括孔夫子、孟子,实际上都是一个道理,都在讲这个问题。

二.夫子讲仁便是性与天道

比如说过去都说孔夫子是不言性与天道的,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包括现如今的很多朋友也都觉得孔夫子是不讲性与天道的。我的理解实际上孔夫子不是不讲性与天道,仁就是我们的性,仁原本也就是天之德,是从天那里所赋予给我们的,从天那里所获得的。仁的存在同样是普遍的,你不能说圣人有仁,咱们普通人就没有仁。所以我说凡孔夫子讲仁的地方就是在讲性与天道。那也正是因为仁就是性,也就是天道,是性与天道的关戾之处,是个关键,很难用一两句话把它作为一个所谓的定义清楚地讲出来。所以你看《论语》当中,凡弟子们问仁,夫子的回答都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今天人可能也会觉得有点眩惑,怎么都各不相同?孔夫子的这个思想,就是所谓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人、针对不同人的现实的表现。他告诉你,你去偏,改掉你那些个过,改掉你那些个不及,你就接近于仁了。樊迟问仁,孔夫子会告诉他爱人,子贡问仁,孔夫子会告诉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问仁,孔夫子告诉他,克己复礼为仁……针对不同的人,它基于不同的启迪,这是孔夫子的高明之处。

三.四端之心天之所与我者

在孟子那里,孟子首先肯定,只要是个人,他必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所谓四端之心,这个四端之心是哪来的?是天之所与我者,讲得非常清楚,是天赋予给我的。既然是天赋予给我的,它就是我们的本质,人人皆是如此。这样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把天所赋予给我们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个四端之心。呈现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来,那你就是以现实生存实现了先天的存在。孟子坚持性本善。我们今天很多人觉得好像孟子不讲性本善,而是说性向善,这个观点很流行,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或许跟傅佩荣先生有关系,傅佩荣先生在大陆讲学很喜欢讲这个性向善,实际上在孟子那里就是性本善。但是这个本善不是已然善,而是本来善。

如果你现实生活当中没有表现出善,这就是后天和先天的分离。你没有把你自己本人善的先天本质呈现出来。孟子同样告诉你,要求放心,同样告诉我们存心养性、去集义、去养浩然之气。所有这一切活动、这一切功夫,根本目的也只有一个,把我们先天本然善的那样的一个本性,表现到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孟子讲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有人问他,那怎么成呐。孟子说的很简单啊,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在现实生活当中的行动作为上,你真的要想成为尧舜,那你就穿尧所穿的衣服,说尧所说的话,做尧所做的事,那你就是尧。在孟子那里已经有这个观点了,一个人的真实的存在性是通过它的现实的活动来呈现,这个意思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不论是孔还是孟,也还是朱还是王,在这个意思上是一致的。确认每一个人的先天本质,原本来源于天,原本是道在人的内在。

四.性静心动以后天复先天

可是到了朱熹那里,他在确认性即理的同时,也就是确认人的自身本质是先天所赋予给我们的、是和道相同一的这个意思的时候,多了一重思考,这一重思考从哪来?

朱熹大至上的观点是性即理仅仅是、只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先天状态,这个先天状态是没有办法确保他能够直接地呈现到落实到我们后天的日常生活的。为什么?朱子的考虑是说,人的性作为先天的、本然善的、天道在人的内在的这个性是静的,那么为什么?

《礼记·乐记》里头有一句话,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所以朱子就确认这个先天的性是静的,这有点麻烦。它是一个静的,那么怎么把它落实到现实的生活当中来?朱熹强调一个意思,要是先天落实到后天,落实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它实际上是需要一个会动的中介赋予它动力,然后把这个先天原本等同于道的这个性,呈现到日常生活当中来。那么这个会动的是什么?朱熹确认是心。

心是会动的,心又是以性为体的,那么它一动很可能就把先天的本性,本然善的这个性,仁义礼智的这个性落实到了日常生活当中,那是合理的。先天和后天是相互联系的,是相互统一的,人的存在是完整的,是整体的。可是日常生活当中的这个心,它很可能又一动,动出一个别的样子来了,就没有办法把先天本然善的性呈现到日常生活当中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心之动,一动合理的,也就合乎我们人的本善之性的。一动,又不合理的。那怎么会这样?因为心总是感于物而动,也就是说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在现实世界当中,我们这个心那么一动总是和外在的和我们所处于其中的交往对象是有关系的,所以朱熹就按照《大禹谟》里面的那十六个字,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区分出道心和人心。道心是什么心?道心就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这个心感于物而动,合乎先天本善之性,既合乎先天本身之心,它就直接通过自身的动,把先天等同于道的性呈现到了、表达到了现实的活动当中。心之动是正确的,是合理的,所以朱子称为道心。还有不合理的,比如说我看到外面,人家富贵利禄,那羡慕的不得了,我也要富贵利禄,我也不管我眼前什么状况,采取各种各样的行为,要这个富贵利禄。好,这一动你是完全被外在的事物牵引着走的,它是和先天本善之性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先天的本善之性就没有通过你自己的心之动呈现到日常生活当中。同时也就意味着人的现实生活是后天和先天相分离的。同样有这个问题。

朱熹把这种完全是由于外在的对象性的引诱、诱导而发生的心之动称为人心。因为人心是和道心不一样,在性质上是不同的,人心是不能把先天本善之性呈现出来的。在朱子那里,人心就等同于人欲。这个道理讲明白了以后,我想我们各位也就可以明白了。主席为什么要说存天理,去人欲,他讲极端了以后就说灭人欲,都说过,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在人欲主导之下的日常生活,在人心主导之下的日常生活,实际上我们便处在后天和先天的隔离状态。我们没有把我们自我的先天的本质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来,也就是说在人心或者人欲主导之下的日常生活,我们实际上过着的是一种没有本质的生活,流于一种纯粹的现象,人生便成了一个无根基的过程。如果这样,那么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朱子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要主动地自觉地意识到,要把人心去掉,把道心给保存起来,最终达成的一个境界那就是纯粹天理用事。人人都去存天理,人人都去去人欲,我们不断地这么努力,不断地这么去做,渐渐地就会纯粹道心用事,也就是纯粹天理用事,天理或者说天道、我们人本身的先天的本善之心,就通过这个存天理去人欲的过程,完全地呈现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后天的生活就成为了我们先天本质获得完整实现的现实途径。我们真的做到存天理去人欲,真的做到了纯粹道心用事、纯粹天理用事,我们便成为圣人。

我个人觉得他讲性即理,先天后天是区分,存天理去欲,一个很重要的缘故,大致的、非常粗糙的、非常粗疏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五.心即是理即后天即先天

但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恰好便同时可以看到他和王阳明的区别,王阳明讲个心即理,我们无数次的讲到过这个心即理,但是请注意,王阳明是绝对没有像朱子那样,认为性是静的,心是动的,然后要实现先天和后天的连接,先天和后天的关联。

王阳明讲个心即理,心原本就是性的实际存在样态。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本质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本质原本就是先天的,来源于天道的。可是这个本质在人的现实存在的样态,它恰好就是通过心来呈现的。脱离了心,无所谓性,脱离了性,也无所谓心。心和性原本是同一的,这是王阳明的观点。

表面上看起来,阳明讲心即理朱子讲性即理,只是一字之差,但是意思真的是很不相同的。按照阳明的观点,心即理我们人的现实生存,我们人的本心就是天命之性的现实体现者。

我们人的现实存在、我们的本心,也就是那个良知。原本就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是形上和形下的统一。人原本就是只有这么一个,没有什么那么多的,心也只是一个心,性也只是一个性。心即是性。性即是心,所以说心即理。

心会动毫无疑问没有错。心为什么会动?恰好在王阳明那里特别强调的一个意思就是心之动是由性所决定的。性为心之本体,性的自身的存在恰好是通过心之动来呈现的、来表达的。脱离了心、日常活动的心,也谈不上有个什么性,在王阳明那里讲心即理,那么就是先天直贯后天。现实的日常生活原本就是我们的这个所谓的先天也好,后天也好,形上也好,形下也好,本体也好,功夫也好,体也好用也好,所有这一切,关戾处只是一个本心,本心就是天人之际。

正是这个本性,成为我们人的真实的本质的体现者。所以王阳明强调,所谓致良知就是本心的实现方式、本心的实现途径,这里不需要那么费劲的,人心道心之二分,也同样不需要那么费劲的先天后天的关联,这叫做即先天即后天,即本体即工夫,即体即用,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按照王阳明的观点,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时时都处在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情境之中,在当前这个情境之下,致吾心之良知。比如说你见到你的父亲,你总应该明白,见到你的父亲,你是一种什么样的说话的方式、行为的态度,也就是要还原这个事情本来应有的状态;而让你做个文案,那么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这个文案,总要把这个事情做得像那么回事,王阳明说这就叫做致良知。

人的心之本体只有一个,你表现成这个状态,同时其他状态隐退,你表现为那个状态,那你同样的其他状态隐退。这就好比是有喜怒哀乐等,你有欢喜,那么好就不会有哀有怒;表现出哀那么也不会有喜。人在特定的交往关系情景当中,他的情感的表达也好,理性的表达也好,什么别的表达也好,只是一个样子,不能同时呈现出。

王阳明特别强调的一个意思,就是说,人的现实活动,不管你是喜怒哀乐也好,知识活动也好,表达你的信仰也好,从事啊明德亲民的活动也好等等,总而言之所有全部的一切都能够在特定的情景当中,把那个当下情境当中的本心,恰到好处地大中至正地把它表达出来,这就叫做致良知,同时也是你的先天本质,你的心体、你的本性,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呈现,我们这就可以看到这个和朱子的思路的确是不一样的。

由于这一个基本区分,我们可以看到朱熹啊是非常讲究概念之间的分析,同时又关注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用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说朱熹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很强的。王阳明在这一点上就很不相同,说的笼统一点,几乎是在朱熹那里所有分析的东西到王阳明这里全部是综合的,他们这个思路真的很不一样。

六.解读《大学》八目只是一事

那我只能举一个例子,我觉得也很重要,那就是关于《大学》的所谓八条目,我们都是说过的。朱熹他是重新编辑过大学的文本。这一编辑过了以后就很清楚,眉目非常清晰。三纲八目,而且关于《四书》,朱熹是有一个总体观点的,他非常强调的一点那就是学不可躐等。那也就是说当前的这个阶段都没有完成,你不能转入下一个阶段,你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你不能三步并作两步。比如说按照朱熹的读书法,他也是有说法的,《四书》怎么读?先读大学?接着读《论语》,接着读《孟子》,最后读《中庸》,不能倒过来。

比如说讲到八目,按照朱子的观点,我们必须要做的、能够做的对普通人来说,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格物先格物,然后致知,然后诚意,然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台阶。这八个台阶可不能把它拆掉,我们由此也可以了解,为什么格物致知在朱子的思想当中会变得十分之重要。因为那就是圣学的初阶,是进入圣人之道的第一步,必须要做的,也就是说它是有一个很完整的一个逻辑构造的。

到了王阳明那里,你就看到这个所谓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到了王阳明那里只是一件事而已。比如说格物,按照朱熹的观点即物而穷理那叫做格物。我面对这个事情,我要穷尽事物当中所包含的天理,格物也是致知,理的实现也就是致知。

那按照王阳明的观点,格物怎么格?格物就是正事,格着正也,物者事也。我只要把我本心当中原本有的那个正心、心本身的正呈现到事物当中,那么事物也正了。这是王阳明理解的格物。同样的格物也好,致知也好,格物就是致知。因为格物就是正事,正事的前提是什么?良知本性的自我展开。良知原本只是一个正,没有什么不正。

只要把良知本身的正通过你的现实活动展开来、表达出来,那就叫做格物。只要良知本身原本是正的,所以你通过行为活动展开的这个事务那一定是正的,所以事事物物皆得其理,格物就是致知。致知在王阳明那里就变成致吾心之良知。下面讲诚意、致知就是诚意,因为意为心之所发。在王阳明那里,你这个心体本然是正的,你发出来的意才有可能正。意是正的,那就是合乎良知本体自身的本然状态的,那就叫做诚意。也不是说修个身我再去齐个家,齐个家我再去治个国,治个国我再去平个天下。不是这样,在王阳明那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致良知,就是致知。

这个意思上面讲的格物也好,致知也好,这不就是修身吗?你这样子去修身,当你面对什么情景,你都还原一个大中至正之道。这个我们原来都说过,你当齐家则起家,当治国则治国,当把这个公司搞好这把公司搞好,这就叫做事上磨练。八目只是一事,在王阳明那里。你可以看到,这可能是从思维的路数上面来讲,我觉得是王阳明和朱熹的一个重大差别。

当然他们别的一些具体理论的展开,还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我们这里就不再多说了,最后我想说一个意思,朱子和阳明都代表着儒家思想,整体发展过程当中的一种高峰。在朱子的时代,朱子的思想的确它代表着特别是宋代以来理学发展的一种集大成的完善的形态。

也正因为是这个缘故,诸子的思想在后代传承不断,不是没有缘由的。那王阳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把朱熹作为一个解构的对象,他们采取了不同的理论形态,采取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的思想面貌的确是不一样的。正因为他们原本有各自的思想形态,原本有各自的思想解释的手段和方法,我们既不能以王阳明来否定朱熹,反过去同样也不能以朱熹来否定阳明。他们各有自己的理论建构的方式,在他们各自的理论来讲,每一种理论,他们两边都是完整的,都是完善的。正因为如此,它呈现给我们的样态,朱子也好,阳明也好,使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对于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理论建构的那样一种思想之美。好,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希望各位对这个朱子和阳明之间的差别、或者思路的不同有所体会。谢谢大家。

(0)

相关推荐

  • 新知丨王岩:孟子性善说的三种解读方式及其意义——以赵岐、朱熹和伊藤仁斋为例

    孟子性善说的三种解读方式及其意义 --以赵岐.朱熹和伊藤仁斋为例 作者简介丨王岩,山西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山西财经大学新闻与艺术学院讲师. 原文载丨原文载<道德与文明>,2020年01期. ...

  • []王阳明与陆九渊、湛若水的同异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上一讲我们简单讲了王阳明和朱子的思想,在思想结构啊.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供给各位参考而已. 那今天我们来讨论另外一个相关的问题,那就是王阳明的思想,在整个心学的路数当中,他和陆九渊,还有 ...

  •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之说在线收听

    董平:各位朋友好,上一讲我们讲到知行合一之说,在佛教当中,包括在南宋思想家吕祖谦等其他人当中的一些表现,我曾经说尽管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当中,一直存在着要统一知识和行动的这样的一种显著倾向的,并且也有一 ...

  • []王阳明与佛道二教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大家好.上一次呢我们主要谈到王阳明和陆九渊.湛甘泉,他们在思想上的某些方面的一些不同或者说差异. 那咱们今天讨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王阳明对于佛教和道教基本态度,我有的时候往往会被人家问,王阳 ...

  • 233营销基本功:你了解客户真正需求吗?如何才能走进顾客的心里?在线收听

    销售人员不仅要洞察客户的心理,了解客户的愿望,还要掌握灵活的心理应对方式,以达到销售的目的.客户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如何才能打开客户的心门,不是仅靠几句简单的陈述就 能够实现的.灵活的心理策略,是必 ...

  • 感恩眼睛的冥想在线收听

    亲爱的亮眼宝贝,你是这么美,你是这么地好,这么地可爱,这么值得被爱,此刻,请信任地带着爱跟随我前行,来一起完成一段向内看的亮眼旅程. 接下来,请大家找一个安静地地方,让自己舒服的坐着,现在请大家闭上双 ...

  • 001.谁发现的经络?在线收听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 的总称."经"字从绞丝,原本是织布机上纵向拉过来的不动的丝线,所以称"经",而经典的"经"也是指这些书的内涵有恒久不变的意 ...

  • 3500单词听背第83课在线收听

    afterward(s) [ˈɑːftəwəd(z)] ad.后来 again [əˈɡeɪn] ad.再一次:再,又 against [əˈɡeɪnst] prep.对着,反对 age [eɪdʒ] ...

  • 上海评弹团62年香港录音(分回)在线收听

    1962年上海评弹团受命赴香港演出.赴港成员阵容十分强大,有团长陈虞荪,副团长刘天韵,吴宗锡.主要演员有刘天韵,蒋月泉,严雪亭,杨振雄,杨振言,徐丽仙,朱雪琴,唐耿良,薛惠君,刘韵若.另外有上海长征评 ...

  • 68|如何达到逍遥自在的状态在线收听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 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如何达到逍遥自在的状态. 翻开<庄子>这本书,第一篇就是"逍遥游",开头就让人大为惊讶,我用白话来加以说明.他说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