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们是如何在瑟瑟寒风中坚持下来的?|| 玄派资料库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渺渺家里冬至是吃饺子的~
不知道大家昨晚有没有吃到好吃的饺子呀~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分享:古人过冬至的习俗与过冬的一些办法。
一、冬至习俗
冬至,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
冬至在古代是很重要的日子:《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后汉书》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二、过冬方法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将中国过去 5000 年的气候变化大致划分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以下是四个寒冷期:
①第一个寒冷期:西周寒冷期是中国5000来的第一个寒冷期,持续了200年之久。
《孟子·滕文公下》提到武王伐纣时“驱武、豹、犀、象而远之”,其实是这些动物不是被人赶跑的,而是由于天气缘故成群地退出了黄河流域。
②第二个寒冷期:魏晋南北朝寒冷期(公元初~公元600年)。
魏晋南北朝寒冷期的年平均气温可能比现在低1℃~2℃左右。据《晋书.慕容皝载记》“公元333年至公元336年,从辽东湾西北岸到东南岸沿海连续三年全部结冰”
③第三个寒冷期:南宋寒冷期(公元1000年—公元1200年)
在这一时期冷出的新高度是,华北的梅树不能生长,公元1111年太湖结冰,洞庭湖庭山柑橘全部冻死,北方九月份普降大雪,京杭大运河苏州段经常性的结冰...以上种种足可见这个寒冷期的寒冷到底有多厉害!
④第四个寒冷期:明清寒冷期(公元1400年—1900年)
在明代北京的年均气温比现在可要低3摄氏度左右,清初东南沿海一带的冬季气温可能比现在低7摄氏度左右,据史载:“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淮河流域普降大雪,大雪降至次年二月份才至”。也就是足足下了半年雪!
面临如此寒冷的冬季,没有空调、暖气、暖宝宝,古人是如何度过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村里的人家会在夏季或者相对干燥的天气,上山收集干燥的柴火,用于冬日取暖。
但是柴火不一定耐烧、烧起来也有较大的火灾隐患。所以后来,炭火渐渐代替柴火。
火盆与火炉,都是我们在影视剧中比较常见的取暖方式,这也是最经济,最直接的取暖方式。在明清时代,这种取暖方式很常见,尤其是处在深宫之中的皇室贵族。
古代皇宫还有一个专门供应木炭的机构,叫做惜薪司,专门负责皇宫内木炭的供应以及使用。在冬天木炭的消耗量是非常巨大的。
据《宛署杂记》记载,在明朝万历年间,一次殿试就消耗了大约一千斤的木炭,可见平时皇宫的木炭消耗量该是多么巨大。
甚至皇宫中,还利用炭火,制造了古代版本的“地暖”——暖阁,这是皇帝专用的过冬的住所。
在暖阁的地下有一个专门供暖用的管道,在里面可以放一些烧红的木炭,这样暖气就会通到暖阁里面。
我们把炭火和火炉浓缩一下:就是古代大家出门最爱带着的手炉啦:
说到冬日热食,最典型的就是——火锅,其实在古代很早就有了。
最早有记载的火锅叫做——宋朝时候的“拨霞供”。
据史料记载,笔者大雪天去武夷山见止止师,路上打了一个兔子,但没有厨师料理,止止师就告诉他,可以把兔肉切成薄片,稍微腌一下,再桌上放一个小炉子,准备半锅汤煮着,等汤一开,每个人分一双筷子,夹着兔肉在汤里摇摆,等到肉熟了,捞出来沾点调料,就可以吃了。
这不就是今天的火锅吗!
五六年后,笔者又去南京见到了当日一起吃兔肉锅的友人,想起当年大雪纷飞的寒冬,与三五好友围聚,边谈笑边涮肉的场景,当即作诗怀念当时场景“浪涌晴江雪,风翻晩照霞”,所以给这个火锅起名叫做“拨霞供”。
向游武夷山六曲访止止师,遇雪天,得一兔,无庖人可制。
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候汤响一杯后,各分以箸,令自挟入汤摆熟啖之,乃随宜各以汁供。
因用其法,不独易行,且有团圞热暖之乐。越五六年来京师,乃复于杨泳斋伯喦席上见此,恍然去武夷如隔一世。
杨勳家,嗜太学而清苦者,宜此山家之趣。
因诗之:“浪涌晴江雪,风翻晩照霞。”末云:“醉忆山中味,都忘贵客家。”
猪、羊皆可作。
——《山家清供》
对于游牧民族、猎人和达官贵人而言,皮毛,就是很好的保暖衣料。
对于平民百姓而言,皮毛则是消耗不起的贵重物品,直到后来棉花在汉朝被引进中原的时候,这才有了较强的保暖物品。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
感谢大家的阅读,祝福大家在这个冬天温温暖暖,快快乐乐。
玄派
你贴心的的小说创作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