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争雄:顺天承运的袁绍vs逆水行舟的曹操

袁绍是堂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出身,(就是一个家族连续有四代人都出过三公级别的高官),论家世名望和势力基础,远非曹操这样一个被当时人看不起的宦官家族后代可比。因此,作为新生的士族门阀集团的代表人物,袁绍长期的对手从来不是曹操,而是和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袁术。

汉末群雄割据的历史,早期其实就是二袁兄弟的内战,如果他们不是兄弟霓墙,同室操戈,分别拉拢一群诸侯,袁绍方(曹操、刘表),袁术方(公孙瓒、陶谦、孙坚、吕布),定要拼个你死我活,恐怕刘家天下早已改姓了袁,更没后来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立足之地了。

经过在西汉末年到东汉王朝的二百年积蓄实力,儒家经学士大夫们终于从世家大族进化为士族门阀集团,那之后中三四百年呼风唤雨,在各个走马灯的王朝更迭中始终占据统治地位。袁绍就是这些世家大族在历史上推出的第一个真正杰出代表。

开启士族门阀天下的先驱:袁绍

袁绍同时也是全新士族政治时代的揭幕者。他费心半生心血,所谋划的巨大阴谋,便是推翻了延续四百年的大汉王朝,开启了一个持续四百年的新时代:士族门阀天下。汉末三国争雄的最终胜利者,司马懿司马昭父子代表的河内司马家族,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继承袁绍遗志,效仿他事业的后辈罢了。

从黄巾之乱一直到官渡之战的汉末十五年里,袁绍都是当时天下的头号中心人物。大将军何进只是被他操纵的台前傀儡,听信他的鬼话,定要去和宦官集团势不两立,结果是控制东汉朝堂百余年的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同归于尽。袁绍代表的士族门阀集团从此成为天下大势的主导。

大将军:何进

废立天子、看似威风一时的董卓,同样也是被袁绍利用以驱虎吞狼的的饿虎。袁绍单凭自己势力其实就足够对付宦官集团,他力主请董卓大军进京,就是为了把整个中枢朝局彻底砸烂,让整个天下彻底分崩离析,然后自己起兵,握有讨伐逆贼的大义名分,然后去依次扫荡各地诸侯,最终牢固掌控天下,建立一个全新皇朝。

并州牧:董卓

袁绍在洛阳时名满天下,为当世公认头号俊杰,出奔后便一呼百应,望风景从,为关东联军盟主,进而掌握了河北四州,为天下第一大势力,此时可说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指掌。用曹操儿子曹丕的话说,此时的袁绍,是「得收英雄之谋,假士民之力,东苞巨海之实,西举全晋之地,南阻白渠黄河,北有劲弓胡马,地方二千里,众数十万,可谓威矣,当此之时,无敌于天下。」

而后来的魏武帝曹操,则长期是袁绍的附庸势力,正是在袁绍的支持下,曹操才得以入主兖州,成为袁绍放置于河南,对抗其最大敌手亲弟弟袁术的一枚重要棋子。所以当曹操被吕布偷袭到只剩三个县苦苦支撑时,正是袁绍的大力援助,才让曹操得以逆转局势,实现对吕布的反杀。

曹操起兵后之所以百战艰辛,多遭挫败,首先当然是因为他处于中原四战之地,四面受敌,绝无袁绍那样的地理优势。更关键原因,则是他“求贤令”唯才是举,对儒学士卒限制打压,屯田制和世家大族争夺人口,实质是个大行法家之道,如汉宣帝之言“汉家兼采王霸之道”,以儒为表,而申韩之术为本,以此拯救乱世的复古派,和大力倡导儒家经学的东汉制度已是截然不同。

在汉末历史舞台上,曹操是逆势而行,其妄图规复西汉王朝“儒表法里”制度的政治理念注定不能成功,(他死后施政便被其子曹丕改弦更张,改行和世家大族共天下的“九品中正制”,实属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论起家和发展难度,曹袁二人根本不是一个量级。到官渡之战前,袁绍形成了对曹操的绝对优势,也就是必然了。

曹操:逆水行舟&袁绍:顺天承命

可惜袁绍虽目光高远,却败于自己的军事素质和微操能力不足。在历史舞台高开低走,以坐拥河北四州十余万大军,天下第一强藩之势,最后竟不敌曹操这个曾经自己曾经的附庸,官渡之败,七万袁军士卒被俘虏后斩首。这战让袁绍元气大伤、攻灭曹操一统天下再无可能;而后他愤懑早死,废长立幼引发继承人纷争,又让袁氏割据河北四州的希望也破灭了。几个儿子的首级也沦为曹操的战利品。

做为一个天时地利人和俱有,时代大势在手,历史舞台上的原定头号男主角,袁绍却让曹操这个原本应当扮演反派一号的角色逆推得志,同样也让刘备这样的破落宗室、孙吴这样的寒门武人有隙可乘,竟致天下三分。所以后世对袁绍的历史评价,自然也就大大降低了。

东汉末年的天下大势,正是从秦汉古典帝国,演变为二袁三司马为代表的士族天下,开启该集团魏晋南北朝三百年统治时代的序章。袁绍虽然创业未半而死,壮志不遂,然而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方由士族集团新的杰出代表,司马氏祖孙三代前赴后继,完成了也未竟之志。

士族天下实为历史必然。不论曹操、刘备还是诸葛亮,他们能力超卓,毕生努力,却注定不能实现自己恢复“儒表法里”制度的政治理想。而袁绍袁本初所奋战一生的士族天下,终究要变为历史现实,并从此延续数百年,直至为更新的先进阶级所取代。

大势如此,非人力所能抗衡,没有人能真正超越自己的时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0)

相关推荐

  • 失衡的定位,吕布成为悲剧英雄的必然性

    在一个机构的等级制度中,每个员工都趋向于上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地位:进一步的推论是:每一个职位最终都会由对工作不胜任的员工把持.----彼得原理 烽烟四起的东汉乱局,在边陲小城出身的吕布,凭借自身冠绝天 ...

  • 袁术做了一个什么举动造成了满盘皆输的结局?

    东汉末年中原战乱不断,各路群雄纷纷而起.袁术集团作为汉末军阀的一支具有鲜明的特点.袁术集团是汉献帝前期势力最强大的军阀势力之一,它迅速壮大却又迅速失败.它是汉末唯一公然僭号称帝的政治集团,它的败亡对魏 ...

  • 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汉末主公为什么要经常亲征?

    了解汉末三国历史应该知道,汉末三国时期的主公特别喜欢亲征.曹操和刘备直到生命结束前的最后几年都还亲自出征,孙权虽然不用自己打江山,但也多次亲自出征,打出了"孙十万"的"赫 ...

  • 曹操他是一位文武全才,他善于谋断,是三国中一代枭雄

    如何评价曹操呢?真实的曹操,要想还原真实的曹操,就必须要摒弃原来演义里面曹操的形象,演义中过于脸谱化曹操这样的重要人物,反而显得没有那么真实.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非常复杂的人,要分析一个人的性格,能力 ...

  • 从高平陵之变,看门阀势力对曹魏政权的影响

    一.高平陵事情的发展和原因 高平陵之变,是一场彻底改变曹魏权力结构的夺权事件.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曹爽三兄弟和其大量亲信带着少帝曹芳离开洛阳,前往高平陵拜谒魏明帝之墓,司马懿趁机在洛阳城发动 ...

  • 异说前三国至隋统一路(一)——前三国风云(上)

    目前主流的对三国时代的理解是自曹丕灭亡汉朝建立魏国为开始至晋灭吴为结束,但实际上,在历史上存在两个三国鼎立的时代,汉末三国时期属于前三国时代. 在三国归晋的两百年多年后,随着北魏爆发的那场席卷整个中国 ...

  • 汉末诸侯林立,袁绍是早期霸主,为何曹刘孙最终能脱颖而出?

    三国时期,只有三个团体是新兴政治结构.这都是跟他们起事的先天条件有关系,有利就有弊.旧团体代表:袁绍团体依然是曾经的领主门阀共制,这种政治结构对比曹操有落后性,大家不团结无法握紧拳头出击,袁绍的失败有 ...

  • 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公孙瓒篇(特别篇)——怎样搞乱幽州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公孙瓒重大事件之十--幽州乱象 公孙瓒在初平四年(193)斩杀了自己的上司大司马.幽州牧刘虞后,上书朝廷自表为幽州刺史,终于不用处处受刘虞掣肘,成为幽州的实际掌权者,< ...

  • 【百家评论二】如何评价分析魏晋时期的颍川荀氏?

    作者:杨威(网络搜集,版权归作者所有) 1.荀氏八龙,慈明无双. 2.颍川为郡名,治所在阳翟.据说,上古时代,夏禹之国,便在此地. 至秦时,颍川已演变为国之大郡,辖17城,民百万口.其境继承申.韩遗风 ...

  • 吕布为何最终没成事

    在三国里,谁第一谋士,谁第一皇帝,每个人的意见大概都有不同.但对于第一勇将几乎没有人有异议,就是吕布吕奉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英战吕布可谓深入人心,但抛开三国演义不谈.就真实的三国而言,吕布最终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