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论语》讲习录之摘录《雍也》第六
雍也第六
《公冶长》是讨论、评价的上部,那《雍也》就是下部。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在孔子弟子中,他认为道德、学问都好的是颜回;好勇、军事第一的是子路;政、经、外第一的是子贡;可以做帝王的就是冉雍了。你可以看看: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仲弓,冉雍也。“大”,即太也。孔子说子桑伯子为人做事一个字:“简”。可仲弓对此伸发来却有进一步的看法:(心)怀敬而行(自然之)简,不也挺好吗?(可态度)马马虎虎而行(不在乎之)简,是不是太过于简单——吊儿郎当——了?孔子肯定了冉雍的说法。这就是冉雍帝王角度的认识。对比一下,道学俱佳的颜回:
30,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颜回好学,孔子赞叹。因为孔子主张“学”是得仁之途,必也经过“闻,思,修”。这两个“不迁怒”、“不贰过”几乎是普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呀!
周富济贫,孔子有如此言行: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yǔ)。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釜、庾与秉,古代称量单位。冉子多给了不少,孔子却以为“周急不济富”。再看贫者原思: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孔子给的更多。为什么?因为原思贫穷。现在人们的想法变化了很多,比如有人问:他结婚我随礼两千元,我结婚他还礼三百元,为啥呀?为啥?困难呗。你身价几千万,两千元也不多,他兜里就几百元,三百也不少呀!再问:那也要还礼一样的两千元吧?嗯,你干脆随礼二百万,把他压死好了。
孔子不但不嫌贫爱富,还提携卑下者,唯以德才论。
31,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xīng)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春秋以前,“山川”往往代表天地神祇。这分明就是告诉仲弓“天生我材必有用”!鼓励了仲弓,又提颜回: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颜回能把“仁”的践行坚持三个月,其他人能坚持个几天、一个月就不错了。
每个人都有其长处,长处何用?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
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
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
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这一则为什么这么排列?因为我不同意大多数人的所谓翻译:“于从政乎何有?”——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把重复的问答排列起来看,此三个弟子,孔子确有不让他们出仕的意思,但这样翻译不是成了“孔子鼓励”他们吗?记住,孔子是否定“季氏”的。那个“困难”二字,隐含在哪里呢?季康子,问的“嬉皮”,孔子,回的“笑脸”,而更像是反问——仲由果敢(决断),对于从政有什么用吗?这是孔子把问题抛回给季康子。既表扬了自己的学生又像是质疑季康子:你咋不问“仁德”?!所以,我的理解是“于从政乎何有?”意思是:“对于从政有什么用吗?”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闵子骞,好比不为五斗米折腰之陶渊明。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连说两次,是为感叹。孔子为什么从窗户伸手探视?鲁国炕在北面,孔子来看必面北,这是对孔子不够尊敬。所以伯牛家人把伯牛提前移动到南窗下,好让孔子能面南。但孔子拒绝了这个没用的形式,在南窗下,面北而执伯牛手。这一句“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因为断句会出现两种理解:“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样的人,就有这样的病啊——问人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是人就会有这样的病的——问天也。无论哪一种,都能看出孔子的真心与仁慈。
由此,感叹颜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峰(颜回)回路转,学“仁”不是力不够,是(你)画地为牢,自缚手脚: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真正做“仁”的学问,要达到什么程度?
32,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山人为“仙”,弗人为“佛”,需人为“儒”。君子儒,才德学兼备而行;小人儒,才学为用而无德。
有感于世事,孔子赞扬有自知之明的子游: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赞扬为他人殿后而不夸耀的孟之反: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也发牢骚: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3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质朴,本来的;史,浮夸的,记录虚浮;彬彬,搭配适当。朴无华估计不好看,文饰非则掩盖真相。文质彬彬,里表契合,当然君子。
文与质的平衡,孔子又讲出一个认识: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直质是人的本性,就像小孩子饿了就要吃,不会拐弯抹角的。罔,虚伪也。虚伪的人生存在是幸免而已。取直去罔,人就一定能生存好吗?不一定。于此,孔子又讲出另一个“学”的道理:
3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澄如明镜自然知不足而“好知”,学问通透则“乐知”也。所以教育: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智不平齐,因材施教。
孔子有一句话:“敬鬼神而远之”,经常被人拿出来拉扯个有神无神的没完没了。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敬鬼神而远之”前面有话“务民之义”,讲国君大臣们领导的智慧,不是聊天闲扯。鬼神之道,孔子认为在天,和人不是一路的。说“迷信”的,须先把此二字弄清楚。照镜子看自己挺帅吧,“迷信自己”——你不过就是一具臭皮囊,命终后成粪土。“天道远,人道迩”,我们需要超然的态度。于此,怎样做才是“仁”呢?“先难后易”。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是为佐证。那,什么是真正的智慧?
34,子曰:智者乐(lè),水;仁者乐(lè),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生命在于运动吗?——“仁者寿”!“智者乐(yào)水”有人翻译成“智者喜欢水”,明显错了。泥鳅也是智者吗?结合下面的话我们自然可以知道:智者乐,象水一样,活泼灵动。孔子咋会有这样的比喻呢,估计他看了《易》后说的。山为坤之极,为静为止,柔顺可贞。水为坎为“土之欠”,为补不足,为乾藏坤地,有信行尚。从这里可以一窥孔子认为的“智”与“仁”的端倪。
文化变了: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文化传承是变化了,可以感怀,但变化也是自然之道,没的改变。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做学问成君子,不是要人成为蠢蛋。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先博学后专精,约束合礼,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这一则讲了一个孔子见南子的故事。孔老师有些激动。为什么?“万事谁能知究竟,人生最怕是流言”。“谣言止于智者”,接着就是孔子的感叹: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什么,犹《易》之中正。六二阴爻与九五阳爻,分居下、上卦中;阴位阴爻,阳位阳爻,正;不卑不亢,多誉多功。但是,世事永远变化,这么好的一个状态也是转瞬即逝的。人的能动性就贵在“使之中庸”。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病,担忧;诸,之于(这些);譬,比如,榜样。这里“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还可以这样断句:“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文理也通。“仁”之路,为天下人利益,此事古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