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报亡国之恨,此人挥刀自宫,忍辱负重,竟推翻了一个大帝国

他是赵国旧王孙,自残肢体入秦王宫,一己之力祸乱秦政,和六国复国军里应外合、杀尽秦朝宗室名将,一手将大秦帝国送入地狱。

再坚固的堡垒永远是从内部被攻破,推翻秦朝的真正首功之臣,不是巨鹿大战打垮四十万秦军的项羽,不是攻破数百年难攻不落之关中的刘邦,而正是此人。

他就是在史册留下千秋骂名的秦朝丞相赵高。(??-公元前207年)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考证》记载:「谓高本赵诸公子,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乃自宫以进,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以勾践事吴之心,为张良报仇之举。」

明· 赵时春《史论》记载:「本赵公子,为秦擒,被宫。六国未叛于外,而高先行阴谋于内,欲亡秦而报赵久矣。」

原来,赵高本是赵国远支宗室,在赵国被秦国灭亡后,为报却国仇家恨,他毅然残毁肢体,入秦国王宫为宦官,忍辱负重等待报仇机会。他从最低等的仆役做起,因为力气大,善书法,通晓狱法,被秦始皇看中,任用为中车府令,兼掌符玺令事,并让他担任皇子胡亥的老师。

赵高凭着自家的勤勉工作和过人才识,一步步得到秦始皇和胡亥父子的信任,掌握秦帝国中枢纪要二十余年。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死时,赵高利用丞相李斯与皇长子扶苏的矛盾,诱使胁迫李斯,篡改遗诏,赐死扶苏和大将蒙恬、重臣蒙毅,拥立胡亥为秦二世。胡亥对赵高言听计从,封赵高为郎中令,令他实际掌握了秦帝国中枢大权。怀着为赵国复仇之心,赵高开始了杀戮历程。

赵高先将秦始皇的其他九个儿子尽数诛杀,(「六公子戮死于杜,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于内宫,皆流涕拔剑自杀」),同时又利用自己掌控的帝国国家机器,变本加厉地行使苛政,让秦朝民心尽失,关东六国故地皆反。然后赵高便以平乱不力为罪名,逼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自杀,将左丞相李斯五马分尸,将秦国的王室贵族、忠臣良将杀戮一空。

秦朝丞相:李斯

此外,赵高又诱导秦二世胡亥耽于享乐,不问朝政,同时对他封锁消息,让他根本不知道帝国早已处处烽烟;对秦朝的平叛将领和地方官吏,则以严刑峻法逼他们要么叛变、要么去死,逼得章邯所部二十万秦军走投无路,只能投降项羽,最后于新安尽数被坑杀。

秦二世:胡亥

等到秦国的统治支柱皆被砍伐后,已经是丞相的赵高当着秦二世的面,做了著名的“指鹿为马”实验,朝中群臣皆被吓软了骨头畏惧赵高,而宁可违逆皇帝。

不久后,赵高即将已无利用价值的胡亥杀死,完成了对秦帝国的彻底复仇,并暗中派遣使节,和刘邦的反秦义军协商战后势力分配。岂知他选中为临时招牌的秦王子婴,假意屈服,暗设埋伏将他暗杀,令这位真正的灭秦第一功臣,倒在成功黎明的前夜。

然而,秦国的国家机器、秦军的战争机器已经被赵高彻底摧毁,子婴空有八万关中军团,却难以抵抗刘邦的两万楚军偏师,仅仅支持了四十六日便拱手而降,延续四百年的秦国社稷,至此彻底灭亡。

汉高祖:刘邦

两千年来,因为儒家士大夫的封建君臣观,身为宦官天生被歧视、同时又欺君弑君的赵高,一直被《史记》为代表的传统史家所批判,认为他是祸国殃民的卑琐小人、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却忽视了他的本心为何。如果赵高仅仅是为一己私利而篡夺天下,他在已经得到帝国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后,又何必种种倒行逆施,非将国家弄到濒临灭亡的地步?

——只因为对一个赵国旧王孙而言,他从来没有将秦朝当成自己的国家!

战国七雄并非是后世的王世充窦建德、陈友谅张士诚那种军阀政权,而是有着少则两百年历史如赵魏韩、多则八百年历史如楚燕、货币不同、语言不同、文字不同、有自己统治精英集团、形成了自己民族意识的真正国家。

是以在相互兼并战争中,才能动辄出兵数十万(战兵+辅兵+民夫),将全国十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投入一场战争,打得出类似近代工业化国家的残酷总体战。

秦灭六国战争,两次重大失利,一次是桓齮十万大军攻赵,被李牧全歼;一次是李信蒙恬二十万大军攻楚,惨败于项燕。其后秦国更举国空甲士,举六十万大军灭楚;论亡国之惨烈,论抵抗之坚决,也以楚、赵两国为最。

秦始皇虽然有车同轨、书同文的努力,统一到他去世尚不到二十年时间,根本不足以磨灭关东六国的民族意识。不论对楚人项羽,还是赵人赵高而言,秦帝国就是灭亡自己国家的侵略者。要复国、要报仇,这样的信念写进了他们的血液和骨髓。

秦国灭赵,靠的是用反间计离间赵国君臣,先让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坚守不出的廉颇,方有长平惨败,四十五万赵军被屠;再用重金收买奸臣郭开,驱逐了“尚能饭”的老将廉颇,更害死曾歼灭十万秦军的良将李牧。其手段不可谓不卑鄙。因此赵高潜身秦国内部,反杀秦国的忠臣良将,正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从赵国的立场亦无可指摘。

赵国相国、武安君:李牧

当项梁兵败被杀时,楚怀王熊心麾下只不过残兵数万,却豪情万丈喊出了“先入关中者王!”,一边让项羽范增率五万楚军主力,去迎击章邯王离两个军团的四十万大军,一边让刘邦仅仅带领数千兵马游弋迂回,一路招降纳叛,最后兵临武关,杀进空虚的关中。为何新败之余的楚王,竟会有这等自信,自然是因为秦国最高层人士已经和他暗通消息的缘故。此人不是赵高,又会是谁呢?

楚怀王:熊心

整个灭秦过程中,赵高的过人智慧、坚定意志和深谋远虑,足以令后人叹服,远非荆轲那种匹夫之勇可比,和刘邦、项羽等反秦英雄正是志同而道合,彼此遥相呼应,内外默契,方能一举功成。

【赵高赵国诸王孙,求为秦贼肢体残。鹿马计胜长平战,赵高功冠汉诸臣!】

正因为赵高灭秦,对取而代之的汉朝居功至伟,因此汉朝虽然为了宣扬君臣大义,没有从官方角度去肯定他的功绩、洗刷他的恶名,但汉朝时人们还是通过民间笔记和传说来纪念他,认为赵高魂魄不死,位列仙班。

汉时《列仙传》中记载,赵高和齐地方士韩终同游交好,得其传授仙术丹法,因此不畏寒暑。《拾遗记》进一步补充说,赵高得到仙术后,冬月可坐于坚冰,夏日可卧于火炉之上,而冰火九重天,皆不能伤。秦王子婴擒下赵高时,先将悬于井中,七日不能淹死;更以滚烫汤水生煮赵高,同样毫无效果,只得以刀剑加身杀之。

【秦时赵高得传韩终丹法,不畏寒暑。】——《列仙传》

【(子婴)囚高于咸阳狱,悬于井中,七日不死;更以镬汤煮,七日不沸,乃戮之。子婴问狱吏曰:“高其神乎?”狱吏曰:“初囚高之时,见高怀有一青丸,大如雀卵。”时方士说云:“赵高先世受韩终丹法,冬月坐于坚冰,夏日卧于炉上,不觉寒热。”】——《拾遗记》

除此之外,赵高还是一位对中国文字进化颇有贡献的书法大家。他善于“大篆”字体,著有《爰历篇》六章,和李斯一起,将大篆简化改为“小篆”,

可说他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这一汉字简化进程的先驱;同时更是秦朝统一华夏文字,“书同文”的重要贡献者。因此被北魏王情的《古今文字志目》,列入古今五十九位书法家之列。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仓颉篇》,赵高作《爰历篇》,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手握江山,权倾天下,胸怀丘壑,逆转乾坤;如许人物,百年千年,方得一见;如许人物,千人万人,唯此一人……

【当年举世欲诛秦,哪计为名与杀身?留侯椎铁荆轲匕,不及秦宫一赵高!】

写文不易,若您喜欢,请轻轻一点下方栏,支持原创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