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葬礼后死谏的唯一大臣 痛斥慈禧一误再误然并卵

1875年1月12日清同治皇帝载淳在年仅19岁的时候因为天花死去。本来按规矩,应该是同治的儿子继位,但因为同治尚未有子嗣,应该群臣商议后,在同治子辈中寻找一人继位,以表示“以子传子”。但是掌控着清王朝的慈禧太后却一反常规的立了自己妹妹所生,醇亲王4岁的儿子做皇帝。慈禧给自己的这个外甥赐年号光绪。

慈禧独断专行的所作所为,引来了大臣们的非议,但因为畏惧慈禧的淫威而敢怒不敢言。而这时候有一个名叫吴可读的吏部主事认为德宗之立,以弟承兄,这样下去,将来必定在皇位问题上出现问题。因此决定执行死谏。

同治皇帝在去世近4年后以后,1879年4月11日,光绪皇帝两口子一起被葬进了为他们修建的惠陵。在安葬典礼结束后,吴可读并没有随大队人马回京,而是滞留在了蓟州马伸桥三义庙。

4月25日,吴可读闭门具疏后,先准备悬梁自尽,但因为担心庙宇年久失修,房梁腐朽而难以承受他的重量而被人救起。于是就决定以先服毒后上吊的方式,给自己的死谏来了个双保险。

吴可读在留下的奏疏中直言“两宫太后,一误再误......祖宗家法,以子传子,骨肉之间万世应无间然,乞我两宫太后再行明白降一谕旨,将来大统仍归大行皇帝嗣子”,吴可读还继续指责两宫太后“为中华留不尽,毋创祖宗之所未创”。

吴可读的死谏可以说是人之将死,其言也猛,对两宫皇太后毫不客气的指出“一误再误”,封建王朝统治下是实属罕见。

尽管吴可读以“文死谏”实现了封建忠君报国的最高境界,但事实证明他的所作所为然并卵,白白送了自己的一条性命,除了赢得了当时士大夫们的一片称赞,其他一点用处也没有。

吴可读死了以后,当时的士林在蓟州为他建立祠牌进行纪念,慈禧也被迫妥协颁旨表示吴可读“以死建言,孤忠可悯,著交部照五品官例议恤。”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