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博物馆的中国艺术
全球化视野之下的今天,我们关注中国艺术,海外博物馆成为不可被忽略的重中之重。诸多海外博物馆大规模、系统化地收藏、研究、展示中国艺术品,也成为中国艺术在世界亮相的重要途径。近期,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推出【海外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系列,试图观察在东西历史文化具有巨大差异的背景下,海外博物馆如何理解中国艺术?各大博物馆在研究与展示中国艺术时的侧重与角度有何不同?他们的研究又为中国艺术注入怎样的活力?
该系列的第六篇,我们推出的是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纳尔逊博物馆)。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
纳尔逊博物馆的中国艺术收藏有多精美?据说,194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会邀请王世襄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博物馆考察。在纳尔逊博物馆,王世襄就呆了三四个月。
《八公图》局部 陈闳
摹周昉《调琴啜茗图》
晴峦萧寺图 李成
的确,纳尔逊博物馆的中国艺术收藏体系完备,以中国古代艺术品,尤以中国书画作品著称于世。这里在中国美术史上鼎鼎有名的古画:国宝级文物唐代陈闳的《八公图》、摹周昉的《调琴啜茗图》、李成《晴峦萧寺图》;这里有世界顶级的明代家具收藏,包括明家具教材必提的“黄花梨拔步床”;这里有众多青铜重器、玉器,有南北朝的孝子石棺、唐代金银器、果亲王允礼的画像和百鹤吉袍服。当然还有那北宋乾隆题字的钧瓷、北宋磁州窑的龙纹大瓶、南宋青白瓷的阴阳瓶、明代宣德的对瓶……
卣 商代晚期
虎形把手杯 宋
难以想象的是,这些叹为观止的文物,竟是一路“捡漏”而来。
一路“捡漏” 跻身一线中国艺术馆藏
20世纪早期,美国经济腾飞,房产大亨威廉·纳尔逊和马丽·阿特金斯迅速积累了财富。1915年左右,两人先后去世,捐赠毕生收藏,建立博物馆。
1930年,博物馆开工建设。彼时,美国经济危机横行,中国战争肆虐,全球艺术品市场涌现出大量低价倾销的珍贵艺术品。在美国经济低迷,甚少有人问津之际,纳尔逊博物馆凭着两人留下的财富,一路扫货捡漏,成就了其今日的中国艺术收藏面貌。
青年时期的劳伦斯·史克门
而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人便是劳伦斯·史克门。他硕士毕业于哈佛大学,自1953年出任该馆馆藏,在任25年。
1930年,23岁的史克门从哈佛毕业,来到中国。史克门自幼喜欢亚洲艺术,来到中国后,聘请了专业学者教授书法、绘画和诗歌。平时闲来无事,他还会去文物市场转转。
三鱼图 刘宰 南宋
竹石图 王原祁 清
1930年到1940年,日军侵华,局势动荡。凭着一张“美国脸”及其财大气粗的纳尔逊博物馆,史克门不仅安然无事,还连同奥托·布彻德(Otto Burchard)购进了一批又一批珍贵罕见的中国艺术。这时的纳尔逊博物馆中国艺术收藏的主要标准为“体量大”:比如北京智化寺的藻井、广胜寺壁画、定亲王陵门瓦。
北京智化寺的镶龙藻井
水月观音 辽金时期
二战爆发后,即随军队由美入印的史克门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1945年,日本战败,日元在中国一文不值,史克门带着军方的25万美元化身“超级大亨”,从缺钱的外国人手中收来许多珍贵文物。史克门不再囿于“体量大文物”,而利用自己的中国文化底蕴及专业知识,将自己看中的优质中国艺术品全都收入囊中。从北京收完,史克门又受军方所托到日本收购文物。就这样,史克门一路“买”到日本,有一些当时没有意识到的中国艺术精品就被稀里糊涂地收购进来,包括南宋陈容的《五龙图》。
五龙图 陈容 南宋
鱼跃 高其佩
史克门对纳尔逊博物馆的中国艺术收藏贡献斐然,重中之重仍旧要属明代家具。在当时,人们更偏爱晚清的家具,但史克门先意识到明代家具的重要性,开始大量收集明代家具。从而使纳尔逊博物馆成为明家具收藏重镇。
就这样,纳尔逊博物馆靠着史克门的慧眼识金,一路捡漏,缔造传说。即使是1930年开馆,纳尔逊博物馆还是买来了七八千件中国艺术品,2000多件日本艺术,以及1000件左右的印度东南亚艺术,成为享誉世界的亚洲艺术重镇。
卣 青铜 宋
纳尔逊博物馆里的中国艺术:主场的没落
纳尔逊首次凭借馆藏,在中国艺术展示上傲视全球,还是在1980-1981年。那时,它同克利夫兰美术馆联合举办了一场名为《八代遗珍》的绘画大展,两家博物馆把压箱底的282幅绘画全部拿出来展示,轰动全球,同名画册《Eight Dynasties of Chinese Painting》更是成为中国美术史专业必读书籍。
易县罗汉像之一
那个年代是中国美术在世界范围最为耀眼的时刻,也让“中国”这个名字,成了诗与远方的代名词。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战、文化隔阂、专业学者缺失等诸多原因,纳尔逊博物馆不再专攻中国艺术。官方网站业已公开的2019-2020年展览中,仅有一个展览,亦是将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进行比较,选取的文物亦是相对较易理解的人物画,不再是那在海外观众眼中执拗、深奥的山水。
帝后礼佛图
2019年4月6日至9月8日,纳尔逊博物馆推出“中国历史中的面孔:人物画的新方向”,展出了中国人物画以及精选的欧洲版画和微型肖像。这些对象为不同文化中肖像习俗的共性和差异提供了见识,揭示了这两个艺术团体如何相互影响。
“中国历史中的面孔:人物画的新方向”展品
中国画鉴定的美国主场逐渐没落,连古画背后的哲学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也鲜有问津。那些在中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的文物,静静地躺在库房里,日复一日地等待着清点与晾晒。纳尔逊博物馆,及曾在中国艺术中纵横一时的美国亚洲博物馆不再成为中国学者聚焦的地点,这里不再有争论、喧闹。而场馆内,中国乃至亚洲艺术势衰,美国本土艺术、欧洲传统艺术交织,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叹。
环形青铜器
但不得不提的是,纳尔逊博物馆在家具中独特的展陈方式。同大都会,费城艺术博物馆,明尼阿波利斯美术馆那种用中国家具来做情景复原来展示不同,纳尔逊博物馆直接将一件件家具分别展出,让观众能够近距离地欣赏明代家具的魅力。很多地方甚至都没有防护带。
成王方鼎 西周
这无疑要考验观众素质,但较之纳尔逊博物馆中国艺术的现状,这一展陈方式或许更接近文物应有的面貌——与公众见面。
注:文中文物均为纳尔逊博物馆馆藏,图源纳尔逊博物馆官方或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