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灿读经典---杨守敬王粲《登搂赋》登的是当阳麦城楼
楚文化在当阳,主要依靠长江支流沮水、漳水当阳流域的傍水之地或傍水之城而形成楚祖厚载的地理文化。楚人先祖自湖北荆山沮水漳水发源地而出,沿沮漳两岸落脚远安当阳枝江。沮河在西,源出保康县荆山西望佛山(1848)西南麓欧店响铃沟。笔者1986年随水文局、设计院入沮河峡谷,但见水色清澈,两岸夹峙,不见天日。漳河源出南漳县荆山东麓今名板桥镇三景庄。南漳县北有庄王墓。东有罗国城遗址,今不属宜城但迩近。楚人卞和得“和氏璧”之玉印岩在其境,地显古朴,幽深奇险。沮河南流径古楚地远安县,漳河南流径当阳,二水会于汉乌扶邑即今河溶镇、两河镇南为沮漳河。大典本《水经注》。《湖北建制沿革》:“河溶于汉,为枝江之乌扶邑。”《襄阳府志》:“今河溶,汉枝江之乌扶邑也。”《山海经》注:“漳水出临沮县东荆山南,至枝江县北乌扶邑。当阳、枝江交界有季家湖楚城遗址,古为枝江县治,地名沮中。发掘证明,沮中是楚人早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有“金玉是出”的古传。这是王粲游当阳的文化背景。
王粲东汉末参加撰《水经》,考察全国各地水道,力挺曹操水利功绩。时间大约在217年他去世前,说见《三峡文化》。王粲一生,短短四十一年,足履南北,在荆州15年,到过当阳县,登过东南的麦城(昭王所筑),即当阳楼。南面不远是楚祖枝江沮中之地,他极目四望,写下了一段怀楚悲时,担心虚度年华而“惧悬”的赋文。显然,《登楼赋》撰写的时间是他在当选曹操侍郎职务之前: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州。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点明地望挟沮、漳,北有生产陶器的红层陶土牧乡作坊,西有楚昭王墓,在今河溶镇观基寺村鹰落湖之滨。
“遭纷浊而迁逝兮,慢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咏。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怀旧,突出引用了楚人创业荆山、楚人乐官钟仪被俘不忘弹奏楚曲的故事。楚昭王筑麦城。杨守敬曰:麦城东有驴城,西有磨城,麦城猗角。昔伍子胥所造,以攻麦城。谚曰:东驴西磨麦自破。关羽关平,西保麦城。北走河溶古乌扶邑、绿林、香炉、远安临漳古漳乡,父子英雄,一世罹落。郦道元谓漳水又南经麦城东,沮水又南经麦城西,是麦城在沮漳间,昭丘东对麦城。熊会贞曰:“西接昭丘,证之仲宣所登为麦城之楼矣!”
后来,王粲“荆州坏,尽焚其书”,所以存世作品不多。杨守敬在《沮水.疏》文中说:“沮水又南径楚昭王墓,东对麦城,故王仲宣之赋《登楼》云‘西接昭丘’是也。”
王粲当阳楼之下,就是枝江县治沮中。《水经》说:江水“又东过枝江县南,沮水从北来注之。”盛弘之曰:“县治沮中”。熊会贞说:“沿沮水上下为沮中,”指出了大概地点,一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发掘楚墓群,才知道“沮中”在今当阳季家湖。《水经注疏.三峡注补》:按《中国测绘图》,沮漳古入长江河口在今枝江七星台大埠街。沿沮水上下为沮中,则上下各约百公里。远安无沮中,所谓“沿沮水上下为沮中”,所指应以当阳河溶沮漳会合处至枝江大埠街入江处,即沮漳河上下为沮中,上下各约三十余公里,正在今当阳草埠湖农场季家湖。